考研数学三具体怎么复习啊

如题所述

考研数学三复习方法 一、夯实基础 需要书目:高等数学教材(同济版)+高等数学辅导讲义(张宇) 线性代数(同济版清华版均可)+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李永乐)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毫无疑问浙大版经典)+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辅导讲义(曹显兵) 计划复习时间大三下学期开始,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对照大纲复习课本,注意一定要对照大纲,数三的内容考的跟数一不一样,比如高数下册书,有将近一半是不用看的,所以对照大纲很重要。高数上下册差不多用一个半月时间看完,然后做张宇的高数辅导讲义,张宇的这本书我个人觉得很好,语言简明易懂,题目设置也好,有很多技巧性的东西讲解的很全面。做题差不多一个月,这时候可以开始线代课本了,同济版线代课本很薄(我个人用的是同济),看起来也不费力,两个星期就可以搞定,这时候差不多过去了3个月,大三期末考试开始,在复习期末考试时候每天抽时间看李永乐线代辅导讲义,记住看就行了,不需要做题,把那些公式定理小技巧一定要记住,题不用做。概率论留在暑假再看,现在不着急。大家一定要注意夯实基础,尤其是高数部分,基础不牢固,题根本没法做,强化期就会很吃力,而且每年考研数学最难得就是高数,所以一定要注意夯实基础。 二、强化期 所需书目:数学复习全书(个人推荐李永乐的)+数学历年试题解析

这时候大家差不多都已经放假,建议就算回家最多一个星期就行了,考研复习要紧。暑假数学的复习,以强化提高为主,每天早晨必须保证至少3个小时的数学全书时间,下午两个小时,晚上一个小时,每天学习数学至少6个小时,别问我为什么,考研数学的重要性就跟当年理综对于整个高考的重要性一样,考研单科过不过线看英语,总分过不过线看数学,数学考砸了你也就跪了。早晨3个小时做全书的高数部分,下午2个小时做线代,现在可以开始做线代的题,因为基础期你已经把线代的各公式定理小技巧掌握,并且能把各章节串联起来,现在做题刚刚好。晚上看概率论课本,概率论很简单,一个多星期就看完了,然后做题。就这样一直持续到开学,慢的话可以到九月份,记住千万不能拖到十月,否则会影响进度。 三、提高期 所需书目:数学历年试题解析+全真模拟经典400题(水平检测5套题) 进入九月份,数学全书已经做完一遍,现在开始做历年真题,近十年就可以了,再往前的话考的重点不一样,意义不大。用一天做,两天时间去改,一定要认真改,不单要做会这个题,还要会做所考知识点对应的数一和数二的题(李永乐那个历年试题解析在书的后半部分就按章节把对应的数一数二的题也列了出来,近几年每年都会出现数三的试题中的一两道是往年数一数二试题的变形题)同时把自己薄弱的地方对照数学全书再复习,10年真题30天搞定。时间到了10月份,开始做全真模拟经典400题(水平检测5套),一早晨一套,两早晨
去改,15天做完,做完后继续把历年真题错的再做一遍,半个月时间搞定。 四、冲刺 所需书目:全真模拟400题(最后冲刺5套题)+冲刺135 11月了,政治专业课复习时间加大,影响了数学,不过没关系,按照上述,你已经打牢了基础,现在要做的是查漏补缺,保持状态,进一步提高。学习数学也服从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同样的时间,刚开始学到的内容多,到最后收获的东西少。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放弃,放弃的话你的边际效益就变成负值了。11月主要看冲刺135,这本书有难度,做起来会困难,别灰心怀疑自己,实在搞不懂的题就放过去,我们的目标是查漏补缺,不知钻牛角尖。12月,大概看完后做400题的最后5套题,并且再做一遍近5年的真题,真题很重要。做真题时要注意观察每年考得知识点都是什么,大纲中的掌握部分有哪些今年没考,连这几年没考得一定要注意。这样一步步下来,只要你踏实认真,数学130左右没问题,妥妥的。 最后切忌:一定要亲自动手做题,不要看题,看懂了和你再做出来是两个概念,要是做得少看的多,那你到考场上看到真题就会觉得这些题我都见过,可就是做不出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2

你好!

作为曾经的考研人,关于考研数学的复习,几点建议:

    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

    学习不能速成,这个道理大家心知肚明,但同学们依然在寻找快捷方法的路上不知疲倦。今天就明确告诉大家学习没有速成的方法,只有高效的学习方法让你少走弯路,以最少的时间、精力取得最大的成果。数学尤其如此,盘根错节的概念定理,灵活多变的题目都决定了学习数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必须配以正确而又高效的学习方法,才能在考研这一年既学好数学,又不耽误其他科目的学习。

    学习方法本身分为很多方面:坐姿、书写、草稿纸的使用方法、知识理解、答题、计算、归纳……每一个东西背后都有着博大精深的学问,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能够吃成胖子!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最大的学习方法是规划和工具,也就是时间安排和教材。同样是做一件事情,时间不对效果就会千差万别,工具不对就会吃力不讨好。

    时间安排

    同学们能够在各种地方可以看到类似时间规划:基础(2月-6月)、强化(7月-9月)、冲刺(9月-11月)、押题(12月-考试)。

    这样时间节点的划分从时间和学习的量上来说是比较合理,但是这只是理想状态,实际操作中你有各种事情耽误学习时间、个人学习能力的不足等,如果还是按照这个时间节点学习,对于你来说那就是毁灭性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每一个阶段做什么,学的怎么样,花费多少时间,能否进行下一步的学习,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客观评价,从来没有固定的时间规划,一切以个人的实际情况为准。

    学习工具

    学习工具是学习效率保证的另一个重要的载体!都说做题,但到底做什么题?

    有些老师随便拿题目来拼凑,搞了一个题源1000题,还有的老师觉得1000题不够劲爆,又搞了一个接力1800,当然了市面上还有660题、300题……也有的同学是把所有比较知名的书籍全都买了一套,并且坚持刷完的(这类同学最可怕,占用了大量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还不一定能学好),我遇见过很多声称自己把这些都刷完但却没有把数学学好的同学。

    市面上的书每一个都比较专业全面,但是都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难题、偏题混杂在一起。拿做题来说,书籍中绝大部分都是历年考研真题,很多同学在刚刚开始复习的基础阶段,就大量的做题,忘记了基础的铺垫,在大量难题中磨掉学习兴趣,让自己越学越低效,到了强化冲刺阶段,开始大量做题的时候,却因为基础不牢,出现做题速度慢,看不懂题的尴尬局面,于是开始返工学习基础,浪费了时间精力,与周围学霸一比较心态立即崩溃到想放弃考研。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数学并不是这么学好的!一份好的学习工具应该有难度的划分,有重点的学,比如列出个科学的课程表,再根据配套习题册练习,测试卷进行检测,有学习、练习、测评才能算一个合理的搭配。

    学习评价—最终要的环节

    妄自菲薄会挫伤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复习进度;妄自尊大又会是自己飘飘然而不知所以然,白白浪费学习时间,所以正确的认清自己很重要。当然,自己的学习好坏不能由自己评价,不少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总会说到“老师,我已经把XX刷了X遍了,但是……”。我尤其强调,你学习好坏不应该由自己去评价,而应该通过测试卷、模考卷检测之前学过的知识是否已经掌握,然后老师根据对你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决定你是否可以学习下一节内容,这样的评价才能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稳扎稳打,最终取得高分。

    结语

    凡事预则立,考研是个耐力活,希望大家在考研这条道路上一路走下去,预祝大家都能看见风雨后的那个彩虹!

第2个回答  2016-01-18
就考试形式来说,数学的本质就是解题,考研数学也不例外。因此可以说,考研数学的复习过程就是培养解题思路的过程,所以,如何解决问题是考研数学获取140+高分的关键之所在。汤家凤2017《考研数学接力题典1800》
  第一、准确把握大纲要求的三基
  所谓“三基”指的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只有对基本概念有深入理解,牢牢掌握基本定理和公式,才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分析近几年考生的数学答卷可以发现,考生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基本概念、定理理解不准确,数学中最基本的方法掌握不好,给解题带来思维上的困难。而数学的概念和定理是组成数学试题的基本元件,数学思维过程离不开数学概念和定理,因此,正确理解和掌握好数学概念、定理和方法是取得好成绩的基础和前提。
  第二、要加强解综合性试题和应用题能力的训练
  综合题的考查内容可以是同一学科不同章节之间的综合,也可以是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近几年试卷中常见的综合题有:级数与数列的综合题;微积分与微分方程的综合题;空间解析几何与多元函数微积分的综合题;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的综合题;以及微积分与微分方程在几何上、物理上、经济上的应用题等。在解综合题时,迅速地找到解题的切入点是关键一步,为此需要熟悉每个知识点规范的解题思路。
  第三、要重视历年真题的强化训练
  每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高等数学内容较之前几年都有较大的重复率,近年试题与往年考题雷同的占50%左右,这些考题或者改变某一数字,或改变一种说法,但解题的思路和所用到的知识点几乎一样。所以希望考生要注意年年被考到的内容,对往年考题要全部消化巩固。这样,通过对考研的试题类型、特点、思路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并做一定数量习题,有针对性地重点解决解题思路问题。
  综上所述,同学们要想提高解题能力,熟练掌握三基、强化训练综合应用题和重点题型解题思路、做历年真题并归纳总结历年真题命题规律并有针对性的突破,是提高解题能力考得好成绩的必须要素。最后,可以给你推荐
汤家凤的2017《考研数学绝对考场最后八套题》预祝各位同学考研成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1-12
我今年考研了 考的也是数学三 我数学基础也还行 今年数学考的还不错 差点满分
建议想要考高分的话 还是早点复习 我是在大三的下学期开始复习数学的 这学期把数学复习了一遍 算是第一轮复习了吧 当时 我用的复习书是我们学校自己出的 一个选修课老师出的一本资料书 很基础 暑假的时候学了其他的 就没有继续考研的复习了 十月份以后就开了全面的复习 算是第二轮了吧 用的是李永乐的复习全书 难度比我之前的那本稍微大点 我觉得这本书不错 不管是解题思路和方法上都很有技巧 上面的例题我都是自己做的 实在是解答不出来 我才会看看上面的方法 然后做上记号 即使是自己解对的题 也要看看人家的解法 比较好的也做上重点符号 数学最重要的就是练习 所以上面的题不管是简单还是怎么样 都得自己亲自做 到最后一个月的时候 我买了一本历年真题 隔一天做一套 按照考试规定的时间做 数学是下午考的 所以就在下午的时候做 做完了对答案 错的自己看看 第二天的时候在看看 剩下的就是要看看复习全书上面的着重号 就是之前自己记下的 时间允许的话 可以把复习全书从头到尾看一遍 做过的题错了再看看让自己弄懂是很重要的!!!
第4个回答  2014-07-04
我是今年考的研,就是考的数三,给你讲讲我的经验。我个人觉得很好,而且考试的时候觉得考试题不是很难
2~4月,把教科书看一遍,做到基础应用没有问题,了解一下各章的题型和各章间的联系
5~7月,把复习全书和历年考试真题结合起来再看一遍,先按章节看,并总结出各章容易考的题型,及解题方法。历年真题一定要都做了,而且要仔细!!复习指南最好能都做了(其实历年真题可以看出数学是有规律可循的,后面我会给你介绍基本参考书,都是很不错的,都是我在众多书中挑的精华)
8~10月,把之前做的真题错题一定要看2遍,做到知道自己错在哪,保证再看到不会错,然后根据自己薄弱的地方再做针对的练习。不用整本的做练习题,挑些自己不太会的章节做就可以。
11~12月保证每2天可以做一套模拟题就行,不用多,做几套就可以
以上这些阶段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适当安排。
其实时间很宽松,不是很挤,每天上午看数学下午看英语就可以。最后2个月是数学和英语的模拟阶段,模拟其实不用做很多,因为市面上没有与真题难度特别接近的模拟卷。只是让自己适应考试程序和心态的。政治和专业课最后2个月再看就可以。而且专业课考试有很多学问,呵呵,要是想好考的话可以问我,我给你讲讲~~下面给你介绍基本参考书:
我数学买的李永乐和陈文灯的,但是对比起来还是李永乐的比较好,他有个厚本的叫复习全书,所有应该复习的内容都有了,这本书我觉得很好,讲得比较全,而且把做题技巧和题型都给归纳了,数学还得做真题,有本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历年数学真题,这本也比较好,是把历年数学真题按照各章节和题型分类,讲解也比较好,还有章节练习题是把数一数二数三的相关题放里了,因为有的时候真题就是考的以前的题,比如你考数一,有可能考试的时候会遇到以前数三考过的题。这本书的后面就是按年份排好的历年真题了。线性就是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这本书写的很好,但是我建议你最好能听听他讲的课,这样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只是看书的话会很费时间而且不容易理解,我就是报班学的,但是只觉得线性讲的好,别的就很一般,你可以在网上搜搜应该能找到他的视频课件。如果你以前学文的话我建议你还是先把学校讲课时用的书看懂再看同济的,一下子看可能会看不懂,其实不会很费时间,这样基础也好而且弄得比较透彻,其实数学比较重基础,虽然有的题可能会用到简便算法,但是基础扎实也会做出来的。练习册有本是数学基础过关660题,我同学都推荐这个,但是我没做,因为上面两本书上的题就不少了,模拟题有两本,是陈文灯的模拟考场15套和李永乐的全真模拟经典400题,李永乐的比较难,比真题难,陈文灯的和真题相似。这个就可以自己比较下。其实我数学就只做了复习全书和真题,但是我的基础很好,所以觉得今年考的数学很简单。数学不光多做,最好反复看,不见得做的多就好,最好能做一道就懂一道,尤其是历年真题一定要都做了,没有哪套题比历年真题更接近考试难度的了,而且按分章节的做完你就能总结出规律。祝你考试成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