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上的字迹模糊,这个合同还具有法律效力吗?

如题所述

合同上的字迹模糊,如果无法辨认,影响这个合同效力。
一般来说,合同最少是一式两份,另外一份只要清楚就具有法律效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29
这个问题首先要看模糊的字迹主要是哪些条款,合同的一般条款字迹不清晰,不影响合同的成立与效力,只要能够判定合同的主要内容,一般条款可以通过参照交易习惯、行业惯例或者其他证据认定的,不影响合同的有效性。但是如果涉及到合同价款、履行方式、违约条款或者是签字模糊无法辨认且无法通过其他证据加以补正或者释明的,该合同条款无效或者该合同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好的,如果有需要,随时欢迎你的询问。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1-26
有法律效力。合同文本字迹模糊的,不影响合同的成立与效力。只要能够判定合同内容,则合同成立。如果合同文本字迹模糊致使无法辨认,则可以参照交易习惯、行业惯例或者其他证据认定双方约定的交易条件。
法律分析
合同上的字迹模糊,首先是要确定到底能不能辨认合同内容。如果能辨认合同内容,且双方没有歧义,就算模糊也没有影响的。不过应该还是尽快与对方补签一份,在明确一下双方权利义务内容,免得日后产生歧义时没有参考标准。而且,合同在很多纠纷当中就是最为重要的证据,所以应该保持合同明确清晰。合同效力是法律赋予依法成立的合同所产生的约束力。合同的效力可分为四大类,即有效合同,无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 合同的效力,有狭义概念与广义概念之分。 狭义的合同的效力,是指有效成立的合同,依法产生了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果。依合同法的建构逻辑,合同的订立是规范缔约当事人之间如何达成合意,合同的效力则是进一步规范当事人的合意应具有怎样的法律效力。合同自由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和灵魂,只要当事人间的合意不违反国家法律的规定,当事人的意志即发生法律效力。一般而言,我们所讲的合同的效力,通常指的是狭义的效力概念。 广义的合同的效力,则是泛指合同所产生的所有私法效果。在合同法上,不仅有效成立的合同能产生一定的法律效果,无效的合同、效力待定的合同、可撤销的合同,也会产生一定的法律效果,附条件或附期限的合同在条件或期限成就前也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3个回答  2020-03-27
只要合同签订双方认可签字盖章就可以。字迹模糊不影响合同的法律效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