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固体废弃物,什么叫危险废物,他们对环境有何危害,

何谓固体废弃物,什么叫危险废物,他们对环境有何危害,巴塞尔公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

一、固体废物物

1、含义: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国外的定义则更加广泛,动物活动产生的废弃物也属于此类),通俗地说,就是“垃圾”。

主要包括固体颗粒、垃圾、炉渣、污泥、废弃的制品、破损器皿、残次品、动物尸体、变质食品、人畜粪便等。有些国家把废酸、废碱、废油、废有机溶剂等高浓度的液体也归为固体废弃物。

2、危害

固体废弃物产生源分散、产量大、组成复杂、形态与性质多变、可能含有毒性、燃烧性、爆炸性、放射性、腐蚀性、反应性、传染性与致病性的有害废弃物或污染物、甚至含有污染物富集的生物。

有些固体废弃物难降解或难处理、排放(固体废弃物数量与质量)具有不确定性与隐蔽性,这些因素导致固体废弃物在其产生、排放和处理过程中对资源、生态环境、人民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甚至阻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危险废物

1、含义: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2、危害:

(1)破坏生态环境。随意排放、贮存的危废在雨水地下水的长期渗透、扩散作用下,会污染水体和土壤,降低地区的环境功能等级。

(2)影响人类健康。危险废物通过摄入、吸入、皮肤吸收、眼接触而引起毒害,或引起燃烧、爆炸等危险性事件; 长期危害包括重复接触导致的长期中毒、致癌、致畸、致变等。

(3)制约可持续发展。危险废物不处理或不规范处理处置所带来的大气、水源、土壤等的污染也将会成为制约经济活动的瓶颈。

扩展资料

对于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如下:

1、一般防治固体废物污染方法首先是要控制其产生量,例如,逐步改革城市燃料结构(包括民用工业)控制工厂原料的消耗,定额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提高废品的回收率等;

2、开展综合利用,把固体废物作为资源和能源对待,实在不能利用的则经压缩和无毒处理后成为终态固体废物,然后再填埋和沉海,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压实、破碎、分选、固化、焚烧、生物处理等。

对于危险废物的处理方法如下:

1、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通过浓缩或相变化改变固体废物的结构使之成为便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形态,包括压实、破碎、分选、增稠、吸附、萃取等方法。

2、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采用化学方法破坏固体废物中的有害成分,从而达到无害化,或将其转变成为适于进一步处理、处置的形态。其目的在于改变处理物质的化学性质,从而减少它的危害性。这是危险废物最终处置前常用的预处理措施,其处理设备为常规的化工设备。

3、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分解固体废物中可降解的有机物,从而达到无害化或综合利用。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和兼性厌氧处理。与化学处理方法相比,生物处理在经济上一般比较便宜应用普遍但处理过程所需时间长,处理效率不够稳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体废弃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危险废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3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通俗地说,就是垃圾。主要包括固体颗粒、垃圾、炉渣、污泥、废弃的制品、破损器皿、残次品、动物尸体、变质食品、人畜粪便等。

危险废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固体废物(包括液态废物)。

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的,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需要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

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危害有,污染大气,废物的细粒被风吹起,增加了大气中的粉尘含量,加重了大气的尘污染,生产过程中由于除尘效率低,使大量粉尘直接从排气筒排放到大气环境中,污染大气,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有害成分由于挥发及化学反应等,产生有毒气体,导致大气的污染。

污染水体,大量固废排放到江河湖海会造成淤积,从而阻塞河道、侵蚀农田、危害水利工程。有毒有害固废进入水体,会使一定的水域成为生物死区。污染土壤,固体废弃物露天堆存,不但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其含有的有毒有害成分也会渗入到土壤之中,使土壤碱化。

影响环境卫生,固体废弃物长期弃往郊外,不作无害化处理,可以使土壤碱度提高,使土质受到破坏,还可以使重金属在土壤中富集,被植物吸收进入食物链,还能传播大量的病源体,引起疾病。

危险废物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对水体、大气和土壤造成污染,危险废物随地表径流流入江、河、湖、海,污染地表水,危险废物中的有害物质随渗滤液渗入土壤,使地下水污染,若将危险废物直接排入江、河、湖、 海或者通过打井排入地下水系, 会造成更为严重的污染,且多为不可逆的。

对大气的污染,危险废物本身蒸发,升华及有机废物被微生物分解而释放出的有害气体会直接污染大气,粉末随风飘逸,扩散到空气中,会造成大气粉尘污染,在危险废物不规范的运输,贮存,利用及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粉尘也会直接或间接排放到大气中污染环境。

危险废物的粉尘、颗粒随风飘落在土壤表面,而后进入土壤中污染土壤;液体、半固态危险废物在贮存过程中或抛弃后洒漏地面、渗入土壤,有害成分混入土壤中会继续迁移从而导致地下水污染或通过生物富集作用而进入食物链等。

《巴塞尔公约》基本原则是旨在遏止越境转移危险废料,特别是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和转移危险废料,公约要求各国把危险废料数量减到最低限度,用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式尽可能就地储存和处理。

基本内容;如出于环保考虑确有必要越境转移废料,出口危险废料的国家必须事先向进口国和有关国家通报废料的数量及性质;越境转移危险废料时,出口国必须持有进口国政府的书面批准书。

公约还呼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通过技术转让、交流情报和培训技术人员等多种途径在处理危险废料领域中加强国际合作。

扩展资料;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系指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废物鉴别标准认定其具有危险特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

医疗废物是指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及其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传染性、毒性及其他相关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废物共分五类,并列入《国际危险废物名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要求,企业事业单位应对其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加以利用。对暂时不利用的,必须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建设贮存设施,场所,安全分类存放,确定不能利用的,必须无害化处置。

禁止止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场所;确定有必要关闭、闲置或者拆除的,必须经所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危险废物

百度百科--固体废弃物

百度百科--巴塞尔公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8
1、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以上定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
3、危险废物特性:毒性、腐蚀性、易燃性、爆炸性、反应性、感染性
4、主要危害:大量堆积,占用土地资源;污染具有滞后性、潜伏性,处理、处置不当将会对大气、水体、土壤及地下水产生污染;还可能发生毒性或急性化学反应,直接威胁到环境安全和人身体健康。
5、《巴塞尔公约》旨在遏止越境转移危险废料,特别是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和转移危险废料。公约要求各国把危险废料数量减到最低限度,用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式尽可能就地储存和处理。公约明确规定:如出于环保考虑确有必要越境转移废料,出口危险废料的国家必须事先向进口国和有关国家通报废料的数量及性质;越境转移危险废料时,出口国必须持有进口国政府的书面批准书。公约还呼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通过技术转让、交流情报和培训技术人员等多种途径在处理危险废料领域中加强国际合作。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8-23
您好,危险废物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是多方面,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对水体、大气和土壤造成污染。
(1)对水体的污染,危险废物随天然降水径流流入江、河、湖、海,污染地表水;危险废物中的有害物质随渗滤液渗入土壤,使地下水污染;若将危险废物直接排入江、河、湖、 海或者通过打井排入地下水系, 会造成更为严重的污染,且多为不可逆的。
(2)对大气的污染,危险废物本身蒸发、升华及有机废物被微生物分解而释放出的有害气体会直接污染大气;危险废物中的细颗粒、粉末随风飘逸,扩散到空气中,会造成大气粉尘污染;在危险废物不规范的运输、贮存、利用及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粉尘也会直接或间接排放到大气中污染环境。 
(3)对土壤的污染,危险废物的粉尘、颗粒随风飘落在土壤表面,而后进入土壤中污染土壤;液体、半固态危险废物在贮存过程中或抛弃后洒漏地面、渗入土壤,有害成分混入土壤中会继续迁移从而导致地下水污染或通过生物富集作用而进入食物链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