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从何而来?

如题所述

货币是指任何一种可以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和完全流动的财富储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作是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编辑本段]货币历史   物物交换   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物物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但是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珍稀鸟类羽毛、宝石、沙金、石头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过。 黄金货币   金属货币   经过长年的自然淘汰,在绝大多数社会里,作为货币使用的物品逐渐被金属所取代。使用金属货币的好处是它的制造需要人工,无法从自然界大量获取,同时还易储存。数量稀少的金、银和冶炼困难的铜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金属。某些国家和地区使用过铁质货币。   早期的金属货币是块状的,使用时需要先用试金石测试其成色,同时还要秤量重量。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逐渐建立了更加复杂而先进的货币制度。古代希腊、罗马和波斯的人们铸造重量、成色统一的硬币。这样,在使用货币的时候,既不需要秤量重量,也不需要测试成色,无疑方便得多。这些硬币上面带有国王或皇帝的头像、复杂的纹章和印玺图案,以免伪造。   中国最早的金属货币是商朝的铜贝。商代在我国历史上也称青铜器时代,当时相当发达的青铜冶炼业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交易活动的增加。于是,在当时最广泛流通的贝币由于来源的不稳定而使交易发生不便,人们便寻找更适宜的货币材料,自然而然集中到青铜上,青铜币应运而生。但这种用青铜制作的金属货币在制作上很粗糙,设计简单,形状不固定,没有使用单位,在市场上也未达到广泛使用的程度。由于其外形很像作为货币的贝币,因此人们大都将其称为铜贝。 黄金货币   据考古材料分析,铜贝产生以后,是与贝币同时流通的,铜贝发展到春秋中期,又出现了新的货币形式,即包金铜贝,它是在普通铜币的外表包一层薄金,既华贵又耐磨。铜贝不仅是我国最早的金属货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货币。   金银   西方国家的主币为金币和银币,辅币以铜、铜合金制造。随着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量逐渐增大,到15世纪时,经济发达的佛兰德斯和意大利北部各邦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的恐慌。从16世纪开始,大量来自美洲的黄金和白银通过西班牙流入欧洲,挽救了欧洲的货币制度,并为其后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起步的条件。   纸币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属货币同样显示出使用上的不便。在大额交易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金属硬币,其重量和体积都令人感到烦恼。金属货币使用中还会出现磨损的问题,据不完全的统计,自从人类使用黄金作为货币以来,已经有超过两万吨的黄金在铸币厂里、或者在人们的手中、钱袋中和衣物口袋中磨损掉。于是作为金属货币的象征符号的纸币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在宋朝年间于中国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11
人民币发出去以后就变成了市场的流动金。所以不要看现在往上升的时候,它确实意味着中国出口能力增加,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加,同时它在悄悄改变着市场宏观平衡的局面。从线条来看这个变动是非常大的。1993年中国无论是年度顺差还是我们的外汇储备非常少,但是2004年中国外汇储备高达4000亿美金,2004年以后仅三四年中国外汇储备升到两万亿。这个变动是好事儿,但是经济活动的很多好事儿也会带来一些挑战。最大的问题是会引起宏观景气很大波动。 为了理解2008年、2009年的变化,我们看的稍微长一些,1997年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那时候中国经济也提出了"保8"的目标,基本实现了。实现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开放的环节,90年代中做了大刀阔斧的跟进,进入了WTO,那个变革使得中国在全球的相对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因为中国拥有非常便宜的要素成本。过去我们多少年受穷,没有想到开门以后,这个穷会转化成竞争力,所谓"穷"就是人工成本低,同样的产品,只要发达国家做,一旦我们也会做,放在中国可以做出来,在世界市场就一定有竞争力。 中国90年代以后经济的飞速发展不单是因为人工成本低,改革开放以前我们的人工成本也很低甚至更低,但是如果没有制度的变化,人工成本低不能直接变成竞争力。它一定是我们这个系统的制度成本、组织成本大幅度下降。第三点非常重要,就是中国人会学习,在开放的环境下中国人学习先进的理念、先进的管理技术,学习的成本降低了。这三条结合到一起,所以1997年以后中国可以很快从亚洲金融危机中恢复,并且成为亚洲、某种程度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大国。 但是还有一条,1997年以后,汇率机制始终不够明朗。这个汇率机制1993、1994年的时候,中国政府是领导了一波非常勇敢的汇率改革。把1993年认为高估人民币的因素消除掉,人为把人民币的币值定得偏高,这是不利于中国产品出口的,所以这一步改革是1994年完成的。但是97年以后,中国的外向一方面很踊跃,中国的内需也开始拉动,最突出的政策是当年政府主动启动了国债,带动了银行贷款,兴起一波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波既拉动了当时的经济增长,同时又给进一步的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

另外中国政府为了加入WTO,我们在很多高端领域进行了认真地改革,消除了海外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这些因素结合到一起,实际上中国从1997年到2002年已经开始全面的高涨。对外热、国内也热,所以2004年中国宏观经济开始有一些走势上的调整。 所有人都知道如果偏热的经济不加以调控,下一轮就会非常紧张,所以中国政府实施了一部分调控,现在来看调控经验的积累是比较多的,比如说为了不对整个国民经济发生太大的影响,调控的早期是集中在某些领域,比如最早期钢铁、水泥、电解铝是三个过热行业之一,提出了很多措施。房地产的问题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很多买了房的人希望房地产上涨,那意味着家庭财产上涨,但是没有买上房的人觉得自己的工资追不上房价感到很沮丧。 所以宏观方面对房地产采取了很多措施似乎要调控,不要让房价冲的这么快,因为有些地区、有些城市每月房价上涨10%以上,但是好象房地产的调控也没有起到很大作用,房价还是在往上冲。在房价上冲的过程中,中国股市开始了一波从未有过的行情。上证指数从1000点到6000点。 我们再看看其他的西方国家,我们在冬天应该回顾一下我们曾经有过一个非常热的夏天,所有的投资比没有拉出一条超历史水平的高线,无论是古董、钱币、艺术品,甚至普洱茶价格都拉的非常高,这些现象个别的看,各有各的道理,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道理,就是总需求非常旺,什么是需求?就是用货币来表达的需求。我们人们有无穷的需要,但是受到一个限制就是口袋里的钱。在中国2002年以后,整个经济体内,市场中有巨量的钱在涌动。

刚才讲的三大行业也好、九大行业也好、房产也好、股市也好,其实从某一个角度看都是这个力量在涌动,所以我们要问哪儿来这么巨大的力量。我们看一下中国巨大的货币量从何而来?我们不能通过印钞票支撑财政的需要,财政要靠国债、中国不存在人为的财政需要多发钞票的问题,这对中国经济长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第2个回答  2020-10-24

纸币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人们最初认为,只有金属货币才是货币。纸币、银行券等价值符号出现后,人们又把它们纳入货币范围之内。

第3个回答  2013-12-11
是人们的需求把 。。需要一种东西来衡量彼此的价钱。货币即货物的价值
第4个回答  2013-12-11
为了满足人们的不同的需求,为了实现等价交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