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的400字作文多个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如题所述

孤独的孩子

1937年8月28日,天黑沉沉的,太阳被层层的乌云遮住了。但在上海的火车南站还是热热闹闹的,准备乘火车出发的人们一点儿也没有注意到,一小队全副武装的日本士兵正向火车站的入口处逼近。他们手里端着冲锋枪,腰间挂着子弹袋,用恶狼般的眼睛迅速地扫视着四周忙碌的人们。

突然,一名指挥官模样的人举起手中的冲锋枪对着喧闹的人群一阵扫射,检票口处的几个年轻人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吓得不知所措,转眼都倒在了血泊中。那些坐在站台前休息、玩耍的孩子们,有的胆小的,早被吓的大哭起来;还有一些胆子大的,都向四处逃散开了。整个火车站被恐惧笼罩着,空气中凝固着阵阵杀气。

伴随着“嗡嗡”的响声,几架颜色不同、形状各异的领结式战斗机正朝这里飞来,只见它们像几只凶恶的老鹰盘旋在火车站的上空,丢下了几颗炸弹,然后远走高飞了。一小时前还热热闹闹的火车南站瞬间变成了一片废墟。

从火车南站的废墟中传来了一阵接一阵的稚嫩的哭声,只见一个小男孩儿正坐在溅满鲜血的地上无助地哭着。他衣衫褴褛,瘦弱的身体支撑着大大的头,显然又是一个营养不良的穷苦孩子。他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同时也是一个最幸运的孩子。当敌机丢下炸弹时,年轻的父母把熟睡的孩子压在了自己的身子底下,用自己的生命为他提供了一个避难的场所。几分钟后,一块钢板不偏不正地落在了这对夫妇的身上……

孩子醒来时,他怎么也无法从周围面目全非的尸体中找到自己的父母了。孩子可能已经意识到了最爱他的人已经离他而去了,除了哭泣,他不知还能做些什么。

这是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段。当然,可怜的孩子被一位好心的路人收留了,长大后的孩子向全世界人民呼吁:“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老人不再失去儿子,全世界的人民应该一致行动起来,在新的二十一世纪里为战争敲响丧钟,让世界成为真正的人类的家园。”

当春天的脚步向我们走近时,我们会伸开双臂静静地等待。当战争的枪炮再次响起时,我们却要用心祈祷,在春风里世界上的人们都能沐浴和平和爱的阳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05
1937年8月28日,那是一个痛苦的日子,就在那天,日本侵略者轰炸了上海南站!

那时,正是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上海南站候车室中挤满了逃难的人,父亲母亲和他们的孩子就是其中的三个人。

眼看车就要到了,一霎那间,只听见天空中“轰”的一声,火车南站的整个候车室就倒下了,顿时,车站内尸积成山,血流成河,多少人就这样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车站里充满害怕的尖叫声、痛苦的呻吟声,还有的人开始惊慌失措地疯跑……车站一下子乱成一片!

被炸弹炸过的车站显得那么狼籍!满地都是倒塌的房屋的钢筋、砖块、玻璃片,还弥漫着大片的烟雾,时不时有碎片落到地上,发出许多杂声……

这时,一阵震耳欲聋的哭声惊动在场所有的人,那是小凯伦,他才一岁三、四个月大,看不到父母,他被吓得撕心裂肺地叫着爸爸妈妈,可是他的父母已经被压在了废墟下。

但是,孩子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仍哭喊着,奋力寻找他的父母。忽然,从废墟的一个角落里传来一下微弱地呼唤:“孩子……孩子……”小凯伦听出了母亲的声音,他拼命地向那里爬过去,尽管烟雾使他看不清前方,玻璃碎片使他的手脚都有了一道道伤口,倒落下来的钢铁阻挡了他的去路……但是孩子仍然不顾一切地向发出声音的地方爬去……终于,他爬到了母亲的身旁,并呼喊:“妈妈——妈妈!”可是妈妈已经死了。

就这样,本来幸福的一家人被日本侵略者的一枚无情的炸弹给毁了!

“轰”,又是一枚炸弹,又是一阵哭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4-13
1937年8月28日下午4点,日军轰炸上海火车站,一个婴儿在铁轨的废墟上哭泣,他的父母已死于刚才的轰炸,他的名字叫多多。在这次轰炸中,1800人,大部分是等候撤离的妇女和儿童,只有300人活了下来。每次看到这张照片都禁不住令人落泪。
当天的上海火车站被炸成了“垃圾场”。
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8月28日,这是悲惨的一天。日本进行周密的计划过后,准备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来给中国一个下马威。 人们闻风而逃,收拾好自己行李,冲向大街,跑向火车站,而火车站正是日本轰炸的焦点。多多一家也不例外,父亲带着妻子和多多,跑到了火车站。爸爸好不容易在卖车票的地方买了两张车票,又到了站台上等车,一起都是跑步进行的。来到站台上,多多一家惊呆了,人山人海,站台上摆满了行李,人们像泥鳅一样挤来挤去,争着往前面挤,想在上火车的时候早点上去。“呜,呜——,呜,呜,”这个声音由远到近,显然是火车来了,人群开始骚动起来,大家抢着往前面冲,火车刚停稳,人们就上去了,几分钟的时间,车厢里就挤满了人。突然,人群听见了“嗡嗡嗡,嗡嗡嗡”的声音,随即,看见了天空上出现了几个黑点,人们傻呆呆的看着,没有反应,忽然,黑点俯冲了下来,越来越近,看清了,是飞机,机面上闪耀着银光闪闪的膏药旗,还可以看见非肉体武器,“啊,飞机,飞机,快逃,快逃啊!”不知谁说的,人们开始了疯狂的奔跑,有的到火车上,有的到站台上,多多的妈妈被“潮流”推着,和爸爸分散了,她思索着怎么保护多多的安全,看到了一块由一些破烂搭起的小棚子,她把多多塞了进去,正想找个地方自己也藏起来,两架轰炸机飞得更低了,一架飞机扔下了炸弹,两颗炸弹落下来了,一枚落在了火车头上,一枚落在了站台上,“轰隆,轰隆,”的爆炸声响彻了整个车站,一些人炸得血肉横飞,幸存者顾不得拍身上的尘土了,继续逃命。又是两声响,又是一些人倒下了,日军轰炸机就是这样两架一次来轰击上海火车站的,投完了所有的炸弹以后,日军飞机逃离了上海火车站。
多多上面的棚子早已经被冲击波给掀飞了,多多也炸得面目全非,他看到了火车站被轰炸以后的情景:天棚板掉在了火车轨道上,玻璃震得满地都是,架空桥空落落的,里面都可以看见外部,一些残余的碎片在架空桥上面摇来摇去,不时还有一些破烂落了下来,多多留在火车站里,他还不会行走,在这里他显得孤独和无助。
随后,记者来了,他看到了多多,用照相机拍下了这个震撼人心的照片,尽管没有彩色胶卷,但他留给了人们一段永远不能忘却的伤痛记忆......
第3个回答  2011-05-15
1936年,家住上海火车南站附近的王绍华一家添了新丁——王家升。

一年过去了,1937年,日军全面进攻中国的那一年。8月28日,王绍华夫妇决定带着年仅1岁的小家伙家升逃往桂林。

他们来到火车南站,这里已是人满为患,人们携妻带母,扶老携幼,争相上火车逃离上海这个危地。但人人都不知道,危险,正在慢慢的靠近。

下午4时30分,人们听见几架战机呼啸而过,接着,有人用望远镜看到天空上有3粒黑点,黑点越来越大,啊,有人看清楚了,那是3枚炸弹!

火车站顿时一片混乱,嘈杂中,哭声,说话声,叫喊声,呼救声混成一片。角落里,几名司乘人员正拿着一张纸写遗书。被踩死,踢死的平民不计其数。火车徐徐开动,成千上万名惊魂未定的平民,争相登上火车……

但,一切都晚了。炸弹如闪电般落入火车南站,“轰隆”一声,一颗炸弹在天桥上爆炸了,天桥顷刻间垮了,火车头被砸中,当即起火,滚滚浓烟直冲云霄;一枚炸弹集中了站台,被炸死的人血肉横飞。站台崩塌了,数万名平民被活活压死;另一枚炸弹偏离了方向,击中了火车站边上的居民区,好几栋楼房被炸塌,有些逃命的人被塌下来的楼房活活压死,把他们永远埋在了地下……

硝烟逐渐散开,日军飞机已经远去,能看到火车南站一片废墟,倒塌的站台下发出阵阵尸体烧焦的臭味,被崩塌的天桥击中的火车头还在燃烧,死神几乎把这里所有的人都吞噬了。可是,烈火燃烧中却隐隐约约传来孩子的哭声……

啊!这是一个1岁左右的婴儿,他浑身都是血,有的伤口被煤烟所覆盖,有的伤口已经化脓了。怪不得他那么哭。原来,他就是小家升,他的父母在上火车时把他忘在了站台边,哦,他多么幸运,是这次轰炸事件中惟一一个奇迹般幸存的人,2天后,昏迷的王家升被苏联驻中国大使馆的搜救队员救出,他的父母已经被炸死。

当时,搜救队长对记者说:“在这种情况下还能获救的中国人还真不多。”现在,王家升已经70岁了,在俄罗斯生活,日军轰炸上海火车南站这件事给他心灵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在此,我想对全世界呼吁:“救救孩子们,把战争推向万丈深渊吧,把和平拉来与我们同行吧!”
第4个回答  2012-04-02
1937年8月28日,那是一个痛苦的日子,就在那天,日本侵略者轰炸了上海南站!

那时,正是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上海南站候车室中挤满了逃难的人,父亲母亲和他们的孩子就是其中的三个人。

眼看车就要到了,一霎那间,只听见天空中“轰”的一声,火车南站的整个候车室就倒下了,顿时,车站内尸积成山,血流成河,多少人就这样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车站里充满害怕的尖叫声、痛苦的呻吟声,还有的人开始惊慌失措地疯跑……车站一下子乱成一片!

被炸弹炸过的车站显得那么狼籍!满地都是倒塌的房屋的钢筋、砖块、玻璃片,还弥漫着大片的烟雾,时不时有碎片落到地上,发出许多杂声……

这时,一阵震耳欲聋的哭声惊动在场所有的人,那是小凯伦,他才一岁三、四个月大,看不到父母,他被吓得撕心裂肺地叫着爸爸妈妈,可是他的父母已经被压在了废墟下。

但是,孩子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仍哭喊着,奋力寻找他的父母。忽然,从废墟的一个角落里传来一下微弱地呼唤:“孩子……孩子……”小凯伦听出了母亲的声音,他拼命地向那里爬过去,尽管烟雾使他看不清前方,玻璃碎片使他的手脚都有了一道道伤口,倒落下来的钢铁阻挡了他的去路……但是孩子仍然不顾一切地向发出声音的地方爬去……终于,他爬到了母亲的身旁,并呼喊:“妈妈——妈妈!”可是妈妈已经死了。

就这样,本来幸福的一家人被日本侵略者的一枚无情的炸弹给毁了!

“轰”,又是一枚炸弹,又是一阵哭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