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港的红色之旅

如题所述

陈家港的解放凝聚着许多革命烈士的鲜血。为缅怀先烈,教育后人,1951年,淮北盐场人民烈士纪念馆经华东军政委员会和苏北行政公园批准,由淮北盐务局在当年盐特区驻地陈家港兴建淮北盐场人民烈士塔和烈士陵园。其工程于1951年9月18日动工,同年11月7日陈家港全面解放三周年建成。 ­
烈士陵园坐落在响水县陈家港镇北郊,占地60000㎡,内主陵区12000㎡,主陵区正中矗矗着淮北盐场人民烈士纪念塔,塔身为四棱台体,高9.5m,塔底为二层平台,塔体东墙刻有原苏北行署主任惠浴宇的题词,塔体西墙刻有原华东盐务局局长杜李的题词,塔体背刻有碑文。1955年,地方政府在纪念塔北面兴建了人民烈士纪念祠,并先后在纪念塔前左右两侧各建了六角亭一座。十年内乱期间,纪念塔塔体两面惠、杜二人的题词被毁,后经陈家港和灌东盐场对塔体进行修整,恢复原词。2004年,陈家港镇和灌东盐场联合决定对烈士陵园进行清理整修扩建,以告慰烈士英灵。消息传出,社会各界纷纷响应,踊跃捐款捐物。至2004年3月,累计募得资金57万元。经过一翻修缮,烈士陵园面貌也焕然一新,革命史料也更为充实。主陵区西侧建起了碑廊,园内补植了树木花草。原中共江苏省委书记韩培信同志题写了“淮北盐场人民烈士纪念馆”馆名。目前烈士陵园有41位革命烈士长眠于此。被响水县和盐城市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并已成为盐城和连云港两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来此祭扫,悼念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的老战士、中小学生以及当地干群近万名。 开山岛位于被誉为“苏北黄浦江”的灌河海口处,海拨高度为30.4米,全岛由黑褐色的岸石组成,怪石嶙峋,陡峭险峻,总面积1.5万平方米。因面向浩瀚的黄海,天气晴朗的早晨,可观赏日出;又因岛上有层叠房屋,远眺像布达拉宫,被人们誉为“海上布达拉宫”。 ­
开山岛虽属弹丸之地,但因位于灌河入海口,地势险要,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入”之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据说当年日本侵略军从灌河登陆,先占领了开山岛,并曾在海口筑一炮楼,至今楼址犹存。解放后,开山岛的建设已初具规模。目前岛上建有房屋六七十间及小型发电站、餐厅、会堂、篮球场等公共设施。现在在开山岛观赏海上日出、大鱼朝拜龙王,灌河潮涨潮落、海钓、避暑以及品尝灌河特产四鳃鲈鱼等已成了人们的一大乐趣 新四军在苏北攻克伪军据点陈家港的战斗。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5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新四军第3师部队在江苏省响水县东北部进攻伪军的战斗。陈家港是陇海铁路终点南侧和灌河入海口的重镇。日军自1939年在该镇建立据点,至1944年5月驻有伪中央税警团海州分团第4、第7大队、保安队、警察局和海防大队刘九功部,共800余人,控制着陈家港以东5公里处的大片盐场和15公里处的庆日新盐场。为了解放陈家港地区的盐民,消灭伪军,新四军第3师(兼苏北军区)决心攻占陈家港。遂以第8旅第22团和旅特务营主攻陈家港,以第24团攻打庆日新盐场,以第7旅第19团攻打大片盐场,以涟东、阜宁独立团埋伏在陈家港以西,担任打援。
2日夜,各部队冒雨进入攻击位置。3日凌晨3时,各部队同时发动进攻。第22团和旅特务营从四面围攻陈家港,一举攻入镇内。经3小时激战,毙伤伪军一部,余部缴械投降。同时,第22团一部进攻盐圩子,伪军第7大队和刘九功部据守炮楼顽抗。在军事打击和政治攻势下,伪军走投无路,被迫投降。此时,第19团和第24团分别歼灭了大片盐场和庆日新盐场的伪军。在陈家港作战中,日军分别从连云港、响水口等地出动飞机和汽船增援,均被新四军打援部队击退。此战,新四军俘虏伪军大队长以下425人,缴获迫击炮1门、轻机枪4挺、长短枪416支、弹药3700余发、无线电台两架、伪币100万元、食盐40万吨及其他军用物资一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