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育英中学的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北京市育英中学是海淀区示范性普通高中校,始建于1948年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 1949年学校随党中央机关迁入北京,1958年分为中学部和小学部,中学部即现在的育英中学。
建校六十多年来,学校始终坚定地传承和发扬西柏坡精神,恪守“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秉承“去华就实,进德修业,和谐聚力,臻于至善”的核心价值理念;努力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造就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而负责任的公民”的培养目标。
学校有一支爱岗敬业、德艺双馨、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现有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35人,形成了以备课组、教研组为单位,专家和骨干教师引领的群体教研模式,每年都有教师在北京市、海淀区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奖,并参加海淀区“课改新教学研究课”实录活动;多位教师的论文获国家、市、区级奖励。
学校始终坚持以落实国家课程要求为重中之重,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差异,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综合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多年来,学校高考成绩稳中攀升,一路前行,一本上线率80%左右,实验班一本上线率保持100%。近五年,近80名学生高考在600分以上,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学校重视培育学生“学有特长,全面发展”,积极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立足校情,努力构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彰显育中特色的校本课程。通过艺术月、体育月、科技月等丰富多彩的校内活动开展普及教育,每年都有学生在市区级科技、艺术等竞赛和活动中获奖。2012年,民乐团、舞蹈队参加在美国举办的“天使杯”艺术比赛,均获得第一名;在智能机器人、OM大赛、电脑制作等科技比赛中获得国家三等奖、市区一等奖。
学校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有效地组织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军训、农训、参观西柏坡旧址等多种形式活动为载体,开展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学校的话剧社、书画社、朗诵社、DV及手工制作等社团活动,丰富了校园活动,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2010年以来,学校相继被评为国家级课改项目“北京市实验校”、北京市“金帆民乐团”、“海淀区高中课程改革先进校”、“海淀区科技示范校”、“海淀区艺术先进校”、“海淀区国防教育示范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