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戏说名著”的思考

一段时期以来,出现了一股所谓“戏说名著”的热潮,《大话西游》、《水煮三国》等书应运而生,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八百字作文 大家给点儿力啊~ -

  经典名著该不该被戏说?
  最近,“戏说”文学名著似乎颇为流行,不少经典文学形象被拿来“水煮”或“大话”——光一本《水煮三国》的出版,就直接催生了《麻辣三国》、《大话西游团队》、《孙悟空是个好员工》、《商道红楼》等数十种图书。这些书中将原著人物重新演绎,注入当代的一些时尚甚至另类元素,变成了调侃式的、诙谐式的、戏谑式的。于是乎,刘备有了“菜市场理论”,诸葛亮的大学问真的成了三个臭皮匠教的,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是有潜力的好员工……据说这些书很受年轻读者的欢迎,传阅率非常高,图书的销量也不坏。
  经典名著到底该不该被戏说,如何戏说以及戏说经典成风的后果是怎样的,人们对此问题颇有争议,各方观点不一。
  戏说是糟蹋名著
  周旭胜(职员):我觉得这类“水煮名著”东西实在是糟蹋名著,导致礼乐崩塌,误导青少年,是对传统的、根植于大众心里的美的事物的亵渎和对青少年的极端不负责任。
  名著以及经典文学形象是民族文化的标志,绝对不可戏说,如果听任这种风气发展下去,将对中国文化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和看法。它不仅可能使我们的民族失去崇高感,可能还会使一些青少年读者由于这些作品而“误读”和“曲解”经典,从而对经典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形象进行恶意解构。经典名著可以让青少年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风貌,达到文化熏陶和人格培养,感悟文化的经典所在。试想一下,如果年轻人都在看这些“水煮”读物,忘记我们的经典名著,那在他们的心目中,经典名著中的人物一个个都成了跳梁小丑,他们怎样明察真伪,分辨善恶?我们的青年人需要健康的、向上的精神引导。所以说,戏说经典名著是对青少年的一种极为不负责任的做法。
  戏说要有度而不“滥”
  林俊峰(中学语文教师):其实并非所有的戏说书籍都是庸书、“滥书”。广义的戏说,包括对历史的戏说。戏说历史,使人们对历史的理解有了偏差,同样戏说经典,也存在这个问题。戏说不等于对经典的重新叙述,戏说与重新叙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戏说就是调侃,将正剧变为喜剧,并且具有解构的意味。
  古典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一种公共资源,每个人都有权利使用它,问题是如何利用和开发这些资源。我认为,经典名著不是不能戏说,但一个前提就是基本史实不能错,要有现代人的观念,有这两个条件存在,个人化地看待历史、看待经典,自己创造性地进行阐释是可以的。但是没有这两个前提,纯粹的娱乐化戏说,这样的就是文化毒品、垃圾,必须批评。
  戏说是取材而非歪曲
  黄家伟(在校大学生):戏说经典其实就是利用其中的元素来说事,其本意也不是说要破坏什么,只是取材而不是歪曲,像《大话西游》很多人都喜欢看,如果作者真的是恶意的歪曲,要使民族文化没有尊严,读者也不会答应。如果说戏说伤害了文学遗产、文学人物,几十万的读者肯定不会同意,读者又不是傻子,不要低估了读者的鉴别能力。
  真正的经典名著是经得起历史潮流的洗涤的,我们并不需要对几本“水煮”名著而大动肝火。相反,我倒觉得,只要那些经典文化足够伟大,那无论是多荒唐的“戏说”、多厉害的颠覆,都不会有损于它们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那些一碰就倒的经典,恰恰可能是伪经典。只要不是恶意的戏说,就无损原著的光辉和价值,有价值的东西是经得起摔打的,没那么脆弱。

  《西游记》要被戏说到何时?
  暑期,有一部新拍的有关唐僧师徒取经的动画片《西游漫记》在电视台热播,片中加进了许多现代元素,如现代美女、现代生活等等。陪着孩子看时,看着儿子快乐的笑容,作为家长的我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在心头。
  今年7月,以扮演孙悟空而为国人叫绝的六小龄童,曾大声疾呼切不可乱改《西游记》,否则神话就会成鬼话的。想起孩提时看的美术片《大闹天空》一直记忆犹新。著名女导演杨洁历时数年把《西游记》拍摄成电视连续剧,不但在国内老少喜欢,连国外的观众也看了又看。它们的成功当然离不开运用现代技术使这一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得到形象再现,也是拍摄制作水平上的一次超越,但关键一点是尊重了原著,是在原著基础上的艺术上深加工和再创作,还有人们普遍存在着对唐僧师徒斩妖除怪所体现出的拼搏、进取、永不言败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美好情感,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时下国内的影视剧热衷对王朝野史的戏说,然而对中国古典名著等传统文化作品的戏说升温,则引起我们对这种文化现象的忧虑。自从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产生轰动效应之后,一些“精明”的制片商也纷纷运用商业片惯用的“戏说”来拿《西游记》开涮了,于是就炮制出了《西游记后传》、《东游记》、《大话西游》、《春光灿烂猪八戒》、《童话西游记》等数十个版本,有的剧中猪八戒变得勤奋刻苦并深受女孩子的喜欢,以至于有的孩子竟问猪八戒有几个女朋友;有的剧中孙悟空与王母娘娘的养女结了婚,并生下了一对龙凤胎,竟让美猴王成了凡人俗子并喜好美色了。
  为何影视人总爱盯着《西游记》不放呢?借着名著的名气,利用国人对唐僧师徒的美好感情,而不惜借用离奇、甚至是不负责任的手段大肆加以“戏谑”。对传承传统文化那份责任感早就让位于日益膨胀的商业价值观。除了赚得个钵丰盆满之外,向国人尤其是我们的孩子们传递着一种什么文化呢?古典名著《西游记》的文化“原生态”遭如此的破坏,真的很危险。
  外国人把美王猴当成英雄,而国人却把他戏说成“情圣”,这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悲哀。《西游记》被无端地戏说和随意篡改,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生态污染”,是背叛与遗弃,对此我们应该感到羞愧。
  如果对《西游记》的种种戏说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戏说《三国演义》、戏说《红楼梦》、戏说《水浒传》也将会出现,关公战秦琼等一系列闹剧登场也就不足为奇了

  “折腾”名著还是羞辱传统文化?
  近年来,重新解读传统经典成为一种热潮,以至于有人写诗批评说:“江湖代有才人出,扬名立万争朝夕,重拍风起遍地坑,名著新注乱失蹄。”确实如此。而且,遭劫的不只是《红楼梦》,我国四大名著都不同程度地被颠覆被折腾。
  我国的四大名著,不仅是我国的文化财富,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其中许多人物都有其特定的含义,虽然不至于说动一字就能影响名著的价值,但乱改、Q化、恶搞名著的行为,无疑是在糟蹋名著,是在丑化我国的文化经典。时下,解构名著,颠覆正史,戏说人生,制造流行之风,令人深思。据介绍,舞台剧《红楼梦》融合话剧、舞蹈、歌曲、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该剧聚集了近30位影视、戏剧、歌舞明星扮演主角,演员阵容堪称不凡。然而,由于这样的《红楼梦》与曹雪芹的《红楼梦》相去甚远,与观众心目中的《红楼梦》相去甚远,观众根本不买账———“那衣服好像布袋戏啊!”“简直是自娱自乐的恶搞啊!”以至于演出开场时的七成上座率,到《红楼梦》曲终人散时,只有两三成观众。
  任意颠覆名著、折腾名著、恶搞名著都是不可取的,借名著的名头传播文化垃圾更不应当。现在不仅有影视作品恶搞四大名著,而且在图书市场上那些被改头换面的“四大名著”,也已经严重损害了“四大名著”的形象。六小龄童曾说:“名著可以改编,但是要有底线,不能瞎改。”“大话”、“歪说”、“水煮”等恶搞名著经典,不仅糟蹋了名著的人物形象和思想,而且败坏了名著在青少年心中的形象。
  经典名著作为民族精神文化的瑰宝,有很多精髓值得我们一代代人汲取。由于创作时代不同,“四大名著”今天阅读起来非常“费劲”。改编为影视作品和通俗读本时,是可以增减部分内容的,甚至可以适当演绎,但是必须尊重原作,保留原作精华。但现在恶搞成风,有些改编一点底线也没有,几乎是想怎么改编就怎么改编,怎么吸引眼球就怎么改编,与原著的要义相悖,更与文艺工作者应遵守的职业道德相悖。
  任意颠覆名著、折腾名著、恶搞名著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羞辱。骂人怕骂老祖宗,羞辱历史文化与骂老祖宗有什么区别!文艺界和出版界都要力克浮躁,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些,把经典名著看做抚育我们成长的精神食粮,不要为眼前的利益所诱惑,把经典名著的改编仅仅当成纯娱乐、纯商业的行为。文学界和出版界应该守土有责,多一份历史责任感,多一份文化担当,做个无愧于历史、无愧于良知的守望者,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