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城市病

如题所述

  中文名称:城市病 英文名称:city disease

  定义:由于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而造成的种种弊病。 所属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

  城市地理学(二级学科) 由于人口过于大引起的社会矛盾而产生的一些列疾病称为城市病。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城市病-概述
  城市病 所谓“城市病”是指人口过于向大城市集中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表现在:城市规划和建设盲目向周边摊大饼式的扩延,大量耕地被占,使人地矛盾更尖锐。 由于城市人口过于大,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而造成的种种弊病,从而引起的社会矛盾而产生的一些列疾病成为城市病。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问题城市化问题,也称为城市病.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问题形成的原因很复杂,首先是经济原因 。
  有人将这些问题统称为城市病.城市病是几乎所有国家曾经或正在面临的问题,但城市病的轻重可以因政府重视程度和管理方法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拉美国家的城市病比发达国家更严重 。
  这些因城市发展而产生的负面影响,被称为城市病.几十年前这种城市病就已经出现在东京、纽约等诸多城市然而一直以来.并没有人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是城市病导致了城市的衰退。
  在工业革命期间,城市迅速的发展往往超出社会资源的承受力,导致各种“城市病”的出现,主要包括住宅奇缺、污染严重、卫生状况恶化等。早期资本主义国家为治理“城市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往往效果不佳。

  城市病-人口聚集 1、特大型城市通常对人口具有强大的集聚作用,而人口的快速集聚也成为各大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因之一。在人口快速集聚的过程中,一旦城市建设和管理跟不上迅速增长的需求,导致各类城市基础设施的供给滞后于城市人口的增长,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出现环境污染、就业困难、治安恶化等城市病。

  2、19世纪末前后,英国城市人口急剧膨胀,造成住房短缺,贫民窟比比皆是;公共卫生设施奇缺,空气及水源污染严重,环境恶劣;就业竞争激烈,工人处境艰难;犯罪率居高不下等等。

  3、拉美地区在20世纪中叶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后,城市人口迅速集聚,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出现城市化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发展速度的“过度城市化”(或称为“超前城市化”)。 城市病-交通拥堵
  城市病1、交通问题一直是大城市的首要问题之一。迅速推进的城市化以及大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使得城市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交通拥挤以及由此带来的污染、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2、 交通拥堵不仅会导致经济社会诸项功能的衰退,而且还将引发城市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成为阻碍发展的“城市顽疾”。交通拥挤对社会生活最直接的影响是增加了居民的出行时间和成本。出行成本的增加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而且也会抑制人们的日常活动,城市活力大打折扣,居民的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

  3、交通拥挤也导致了事故的增多,事故增多又加剧了拥挤。据相关统计,欧洲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00亿美元之多。

  4、交通拥挤还破坏了城市环境。在机动车迅速增 长的过程中,交通对环境的污染也在不断增加,并且逐步成为城市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污染源。根据伦敦20世纪90年代的检测报告,大气中74%的氮氧化物来自汽车尾气排放。交通拥挤导致车辆只能在低速状态行驶,频繁停车和启动不仅增加了汽车的能源消耗,也增加了尾气排放量,增加了噪声。 城市病-环境污染
  城市病1、近百年来,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全球的气候与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退化、土壤侵蚀加剧、生物多样化锐减、臭氧层耗损、大气化学成分改变等。

  2、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的预测,未来全球将以更快的速度持续变暖,未来100年还将升温1.4℃~5.8℃,对全球环境带来更严重的影响,比如农作物将减产、病虫害发生频率和危害速度将明显增加、水资源短缺将恶化等。

  3、环境污染使得城市从传统公共健康问题(如水源性疾病、营养不良、医疗服务缺乏等)转向现代的健康危机,包括工业和交通造成的空气污染、噪音、震动、精神压力导致的疾病等。

  4、环境污染对城市经济的影响是很大的,世界银行曾对此做出过估算,认为由于污染造成的健康成本和生产力的损失大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到5%。 城市病-资源短缺 1、
  城市病目前全球一半的河流水量大幅度减少或被严重污染,世界上80多个国家或占全球40%的人口严重缺水。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今后30年内,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将面临水荒。

  2、在缺水型国家或地区中,大城市的水资源紧缺问题最为严重,据联合国有关机构预测,到2010年,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的大中型城市,包括北京、上海、休斯敦、雅加达、洛杉矶、华沙、开罗、拉各斯、达卡、圣保罗、墨西哥城、新加坡等都将面临严重的水荒。

  3、土地资源紧缺问题也是国际大都市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必然出现的问题。由于土地存在供给的绝对刚性,在大量的人口和产业向中心城区集聚过程中,像东京、纽约、伦敦等大都市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土地紧张问题,土地对现代化大都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作用更加突出。如何开辟新的发展空间、拓展地域范围已成为各大都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城市病-城市贫困
  城市病 1、贫民窟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的大中城市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所出现的特有现象,贫困人口多数集中于城市,而城市贫民又大部分住在贫民窟,如印度孟买、巴西圣保罗等。

  2、贫民窟带来的社会问题主要有贫民窟居民大部分人处于贫困线,享受不到作为公民所应享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居住、出行、卫生、教育条件极差,不仅影响当代人,也影响下一代人的发展。

  2、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异造成国民感情隔阂,加之贫民窟游离于社区和正常社会管理之外,一些贫民窟为黑社会所控制,成为城市犯罪的窝点,贫民窟已经成为这个世界著名港口城市以及印度经济中心城市的最大特色。

  3、贫民窟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以及本城市内人口的收入差距过大所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土地占有严重不平等,造成大量无地农民。以巴西为例,巴西绝大部分土地一直为少数大地主所控制,大量无地农民向城市流动迁移,且这种流动是单向的,他们不可能再回流到农村。

  4、城市化过程中就业机会严重不足。失业、就业不足、就业质量差,是造成城市贫困人口长期大量存在的重要原因。在城市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往往把工业重点转向资本、技术密集的部门,造成劳动力大量进入第三产业中的传统服务业和非正规部门,而在非正规就业部门的工资一般只相当正规部门人员工资的一半,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社会保障,得不到法律保护。

  5、城市规划、建房用地、基础设施、社区发展没有充分考虑低收入人群的要求。在城市贫民窟居住的人80%收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他们很难在城市获得建房用地和住房,又不能退回农村,只能非法强占城市公有土地(如山头、城乡结合部的公地)和私人土地,搭建简陋住房,搞违章建筑。

  6、公共政策不够完善。如国家教育开支向中、高等教育过度倾斜,初等教育相对萎缩,在中等教育阶段重视普通教育和人文学科教育,而轻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师范教育,不利于改善低收入阶层子女受教育和就业状况。
  城市病-剖析原因
  城市病1、655个城市正“走向世界”,183个城市要建“国际大都市”,回首十年,一波波造城潮风起云涌,圈地规划不厌其宏大、地标建设不厌其豪华,一番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之后,有时却陷入形象上不叫好、经济上不叫座的尴尬——发展中的城市如何防治“城市病”

  2、城市病的表现症状总是那么惊人地一致:气吞山河的口号、匪夷所思的规划、一掷亿金的投入、举步维艰的结局。因此从表现形式上来看,“城市病”还真具有了流行性传染病的特征,但是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城市免疫力太差,而是因为有些管理者有着相同的致病基因——浮躁的政绩冲动。

  3、加“浮躁的”三个字,是因为官员具有政绩冲动本无可非议。从某种意义上说官员的政绩冲动还是发展一方经济的原动力。

  4、但这必须是在冷静清醒的状态之下,经集思广益和深思熟虑后,才付诸实践的。而不应该处在一种浮躁、狂热的状态之中,不作深入的探讨和周密的论证,草草拍脑袋而做的决策。

  5、防治城市病,就是规范和监督权力,尊重民意,让民意成为能够和权力平等博弈的重要力量。每个公共决策都有民意广泛参与,劳民伤财的“城市病”才能根治。

  城市病-治疗方法
  上海世博会各国展示治疗城市病的方法

  1、如何解决城市交通中的污染、拥堵、安全等多方面的问题,欧登塞案例馆带来的处方是全城修建专用自行车道,限制汽车发展。

  2、法国罗阿大区案例馆提出以楼层高度的平衡来实现中密度的方案。

  3、广告、招牌、乱贴乱画等城市视觉污染由来已久。圣保罗案例通过实施的“清洁城市法案”,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就大大扫除了过去铺天盖地的城市“牛皮癣” ,令城市原本的风貌重见天日。

  4、 伦敦“零碳”案例馆,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实现“零碳排放”的样本,为建设低碳社会提供了一套完全可行的解决方案。

  城市病-中国情况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城市化现象。我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的高峰,今后10年内,将有8.7亿中国人生活在城市中,约占人口总数的一半。同时还将有87个城市拥有75万以上人口,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化大国。 [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