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59年有没有天气预报

中国1959年有没有天气预报

我国的数值天气预报同样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20世纪50至60年代试验研究,60年代末至70年代的半自动数值预报系统,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短期数值预报系统,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期的中期数值预报系统以及“十五”期间数值预报创新研究等几个阶段。
1950年11 月,军委气象局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共同成 立了“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承担全国天气预报业务和对全国天气 分析预报的指导任务。当时,东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军区司 令部气象处(大区气象台)也开展了短期天气预报业务。至1953 省会城市基本都建立了气象台,开展了短期天气预报业务。
1955 年春,中央气象台成立了预报科,接替联合天气分析预报 中心的工作。到20 世纪60 年代初,大部分专区气象台也建立了预报 和服务业务。 1953 年,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利用自然天气周期预报方法, 试作我国的中期天气预报,制作了我国东部地区夏季自然天气周期的 降水预报,1954 年开始向水利、农业等部门提供服务。1958 年以后, 为了满足农业服务的需要,一些县气象站开展了单站补充天气预报。
1954年3月6日,周恩来总理签署《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警报和预防工作的指示》,对各级人民政府、气象 及相关部门,在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警报和预防工作中的责任提出明 确要求。据此,中央气象局先后与铁道部、农业部、水利部、林业部 等签订了气象部门提供天气预报、警报暂行办法,与民航局签订了民 航气象保障合同,与农业部等部门达成设立专业气象台站的协议。 1954 日,根据政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指示,中央气象局组织了第一批 107 个气象台站拍发危险天气报告。
根据中央关于“同意天 气实况、气象情报和天气预报使用明码”的指示,从1956 起,国内各种气象报告取消加密,天气实况、天气预报在报纸、电台上公开对外发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