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矛盾的故事

有没有一些大家知道比较多,关于化解矛盾的故事?历史上的也行~
我是说很多人都听过、都知道、都知晓、都耳熟能详的故事

化解矛盾的故事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两家也因院墙发生纠纷不可开交。张老夫人修书送张英。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世称:“六尺胡同”。

无独有偶,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08
舒扬始终不肯面对她和王彦辉的事,其实也没多少人知道他们二个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也是略知一二。他们二个也蛮配的,在一起很开心,不过一谈到感情上的问题,舒扬就回避了,总是开玩笑地带过。也不是她说对王彦辉不好,那种感觉说不清楚,但每次舒扬谈起他都是开开心心的,嘴上说着他笨啊,什么的,脸上却是一脸的灿烂。

王彦辉说他们二个像是一个人,但是舒扬死不承认。这事后来舒扬告诉过我,说完那句话后,舒扬就没再说话,我也没有问下去,她在沉思。她就是那种刀子嘴的人,嘴上那样说说,其实心里或许是反话,懂她的男人才能了解这一点。我想,王彦辉是了解她的,不然不会在舒扬老说气话后还依旧对她好。

很多人只看表面,诸不知,最会骗人的就是外表的东西。无论舒扬表面说得跟内心天大的差别,王彦辉还是能明白,然后纵容她,在他的世界里,她做什么都是可以的,只要她开心。舒扬还算好,都做得不过分。有个那样的男人疼,是件很幸福的事,显然舒扬也体会到了那种幸福,但是在她的内心里总有个抵触的东西在阻止她光明正大地接受这种幸福。

相比之下,舒扬和王彦辉也是幸福的,虽然舒扬不肯谈感情的事,但是王彦辉明白啊。那天晚上舒扬突然来了句“为什么?”听得我稀里糊涂,我说“什么为什么?”她说“哦,没什么。”真不知道她那小脑袋里面装的是什么,说话语无伦次。接着她跟我说了最近和王彦辉的事情。我一直觉得舒扬对不起王彦辉,因为王彦辉对她好,她却阴晴不定,不给对方一个固定的答案,好象在玩捉猫猫。现在算是听明白了,也理解了电视上那句“女人啊,这辈子就是言不由衷。”

其实舒扬也很矛盾,她明白眼前这个男人对她怎么样,也明白自己,却没那个勇气去接受。她说王彦辉给她的爱太沉重了,她怕自己没有像他爱自己那样爱他。她说王彦辉其实还是个孩子,需要找个宠他的人爱他,而她自己也想找个宠自己,二个人都想找个宠自己的,怕自己承担不起。在我面前,她坦白了他们二个的确像是一个人,彼此都明白对方,而她自己却依然那么倔强,她最大的对手是自己。在王彦辉面前,舒扬总是说“我不想你”“不理你了”类似的话,其实舒扬说“不”的频率越高越证明“是”的概率越大,只是她自己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我跟她说,能碰到一个真正明白自己又对自己好的人不是件容易的事。舒扬说,她无法控制自己不去在乎那抵触的东西,她很想解开那个结,但是很多事情说不出来,那些关于感觉的东西。王彦辉虽然明白,但是他从不要求她做什么,总是任着她做什么。所以这也是导致舒扬烦恼的一件事。很明显舒扬这个时候需要一点压力,来自王彦辉给的压力,而王彦辉又太纵容她。“纵容”是个很难把握的词,过了就会成为放纵,紧了又会觉得压抑。

听着听着,我也糊涂了,究竟王彦辉想要的是什么?无私不求回报的爱吗?……

时间很会摧残事情原本的发展,何况又配上了这个天气变化无常的城市。他们两个人最终没有在一起,但是王彦辉比舒扬好,起码他表达了自己的感情,而舒扬没有。

尽管舒扬和王彦辉的内心翻涌着,但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仍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去面对,这无关于我的个性,很多事情与感情无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