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O与RCO的区别

如题所述

一、催化剂不同

1、RTO:RTO不含催化剂。

2、RCO:RCO含有催化剂。

二、操作温度不同

1、RTO:RTO的操作温度在760℃以上。

2、RCO:RCO的操作温度在250~400℃。

三、污染物不同

1、RTO:RTO可能会产生NOX二次污染物。

2、RCO:RCO不会产生NOX二次污染物。

四、原理不同

1、RTO:其原理是把有机废气加热到760摄氏度以上,使废气中的VOCs在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氧化产生的高温气体流经特制的陶瓷蓄热体,使陶瓷体升温而“蓄热”,此“蓄热”用于预热后续进入的有机废气,从而节省废气升温的燃料消耗。

2、RCO:第一步是催化剂对VOCs分子的吸附,提高了反应物的浓度,第二步是催化氧化阶段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了反应速率。借助催化剂可使有机废气在较低的起燃温度下,发生无氧燃烧,分解成CO2和H2O放出大量的热,与直接燃烧相比,具有起燃温度低,能耗小的特点,某些情况下达到起燃温度后无需外界供热,反应温度在250-40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20-03-12
RTO技术和RCO技术是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治理技术,是目前应用较广、治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成本较低的成熟性技术。
RTO,是指蓄热式热氧化技术,英文名为“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RTO蓄热式热氧化回收热量采用一种新的非稳态热传递方式,原理是把有机废气加热到760℃以上使废气中的VOC氧化分解成CO2和H2O。氧化产生的高温气体流经特制的陶瓷蓄热体,使陶瓷体升温而“蓄热”,此蓄热用于预热后续进入的有机废气,从而节省废气升温的燃料消耗。RTO技术适用于处理中低浓度(100-3500mg/m3)废气,分解效率为95%-99%。
RCO,是指蓄热式催化燃烧法,英文为“Regenerative Catalytic Oxidation Oxidition”。RCO蓄热式催化燃烧法作用原理是:第一步是催化剂对VOC分子的吸附,提高了反应物的浓度,第二步是催化氧化阶段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了反应速率。借助催化剂可使有机废气在较低的起燃温度下,发生无氧燃烧,分解成CO2和H2O放出大量的热,与直接燃烧相比,具有起燃温度低,能耗小的特点,某些情况下达到起燃温度后无需外界供热,反应温度在250-400℃。
RTO不含催化剂,RCO含有催化剂;
RTO的操作温度在760℃以上,RCO的操作温度在250~400℃;
RTO可能会产生NOX二次污染物,RCO不会;
RCO的操作温度低,运行费用比RTO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06
RTO,是指蓄热式热氧化技术,即“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

RCO,是指蓄热式催化燃烧法,英文全称为“Regenerative Catalytic Oxidation Oxidition”。

二者作用原理不尽相同。
RTO蓄热式热氧化回收热量的方式是一种新的非稳态热传递方式,原理是把有机废气加热到760℃以上,使废气中的VOC氧化分解成CO2和H2O。氧化产生的高温气体流经特制的陶瓷蓄热体,从而使陶瓷体温度升高,从而“蓄热”,此蓄热用于预热后续进入的有机废气,节省废气升温的燃料消耗。RTO技术适用于处理中低浓度(100-3500mg/m3)废气,分解效率较高,一般为95%-99%。
RCO蓄热式催化燃烧法作用原理是:首先,催化剂对VOC分子的吸附,提高了反应物的浓度,其次催化氧化阶段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了反应速率。借助催化剂可使有机废气在较低的起燃温度下,发生无氧燃烧,分解成CO2和H2O,释放出大量热量,能耗较小,某些情况下达到起燃温度后无需外界供热,反应温度在250-400℃。
RTO 工艺原理
RTO(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主要由蓄热室、燃烧室、气流切换阀 组成。蓄热室内装满陶瓷蓄热体,燃烧室装一个带比例调节的燃烧器。共设有预 吹扫、点火、升温、焚化、保温、后吹扫停机 6 种状态。
RCO 工艺原理

RCO(Regenerative Catalytic Oxidizer,蓄热式催化氧化炉)的结构与 RTO 相 似,它包括固定床、燃烧室及一套阀门系统;同样采用流向变换操作,与 RTO 的 不同之处在于 RCO 的蓄热床层上面多出一层催化床层。蓄热室内装满陶瓷蓄热 体及催化剂,燃烧室装一个带比例调节的燃烧器。共设有预吹扫、点火、升温、 焚化、保温、后吹扫停机 6 种状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