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县的原名是什么?

我不知道哎~~~~~~~~~~~~~~~~~~~~~~~~~~~~~~~~~~~

历史上曾被誉为“金开县”。开县盛产的柑桔在一千多年前即被选为贡品,故又有“桔乡”之美称。
另外还有“开洲”之称。
具体的原名说不清楚,因为有太多的名字,没个时期都不一样。
开县夏商属梁州。西周为庸国地。春秋战国时,曾先后并入巴、秦。秦代为朐忍县的一部分。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刘备主四川时,分朐忍县的西北部置汉丰县,这是开县境特置为县的开始,迄今已1770年。随着历史上统治王朝的更替,开县的建置变化比较频繁。

夏商(前21世纪—前11世纪):本境属梁州。《四川通志》载:“夔州为荆、梁二州之域。”系指全部而言,今唯巫溪、巫山两县属荆,余皆属梁。

西周(前11—前771):本境属庸国地。《读史方舆纪要》载:“四川首州府,周庸国地。……四川大宁、奉节、云阳、万县、开县、梁山皆其地也。”

春秋(前770—前476):本境为巴国地。周平王二十一年(前570),巴、楚、秦三个诸侯国结盟伐庸。灭庸以后,瓜分其地,巴分到今下川东(含今开县)地。

战国(前475—前221):本境属巴郡朐忍县地。《四川通志》载:“梁山、万县、云阳、开县皆朐忍地。”《四川地理尚革概要》记:秦“巴郡治江州,辖七县”,含朐忍县(包括今开县地)。

两汉和蜀汉(前206—263):本境为朐忍县地,后置汉还县,属益州固陵郡(后改巴东郡)。《汉书·地理志》载:“巴郡秦置。属益州,领县十一(含朐忍县)”。《太平寰宇记》载:“本汉朐忍县地,蜀先主建安二十一年于今县南二里置汉丰县,以汉土丰盛为名。”《华阳国志》记:“汉丰县建安二十一年置,在郡西北彭溪源。”这是开县境特置县的开始。

西晋(265—316):本境为汉丰县。属梁州(汉中)巴东郡。《夔州府志》载:“后汉建安二十一年置汉丰县,属巴东郡,晋初废,后复置,仍属巴东郡,宋齐因之。”

成汉(304—346):306年李雄占成都,建立“成汉”。这时本境为汉丰县,入成汉版图,隶属荆州巴东郡。

东晋(317—420):东晋穆帝永和四年(348),本境入东晋管辖区,仍为汉丰县,属荆州巴东郡。

刘宋(420—479):这时本境除汉丰县外,又增置新浦县、巴渠县,三县均属荆州巴东郡。《寰宇记》载:“万岁县,亦朐忍之地,蜀为汉丰之地,宋武帝又于此分置巴渠县。属巴东郡。”“新浦县……宋武帝永初中,分汉丰县于今县西北七里,置新浦县,属巴东郡。”巴渠县治所在今开县大进镇榨井坝,新浦县治所在今开县南门乡新浦村徐家坝。

齐梁(479—557):本境仍置汉丰、新浦、巴渠县,属巴州(荆州的巴东、建平二郡入新置的巴州,治地今重庆)巴东郡。《南齐书·州郡志》载:“巴东郡领县七:……巴渠、新浦、汉丰,巴东郡属巴州辖。”

西魏(535—557):废帝二年(553)平蜀,今开县境入北朝,此时仍置新浦、永宁、巴渠3县。永宁、新浦属开州开江郡,巴渠属信州巴东郡。《四川通志》载:“汉丰县,西魏改曰永宁。”《寰宇记》:“后魏初于今达州新宁县理立开州,领东关、三岗、开江、马蹬四郡”。《四川郡县志》载:永宁、巴渠属信州巴东郡。开江郡属开州,领县一:新浦县,郡治。县治在今开县西南九十里(南门乡新浦村徐家坝)。

北周(557—581):北周改巴渠县为万世县。《地名大辞典》载:“南朝宋置巴渠县。北周改为万世县。”开州治所从开江县境迁徙至开县境内。《寰宇记》开州条载:“……后周天和四年自东关郡城移开州于今量,今州西九十里浊水北故州城是也。”《四川郡县志》载:“后周天和元年,又于汉丰县理置周安郡,领县二:西流县,郡治,治今开县西北一百五十里;新浦县,治今开县西南九十里……后周天和元年,分巴东郡置万安郡,领县二:永宁县(郡治)、万世县。”咸丰《开县志》载:“西流废县在县西北一百五十里。”今开县金山乡三汇口。这期间(注:上面提及“后周”误,均应为“北周”)本境1州2郡4县:开州辖万安郡领永宁县、万世县和周安郡领新浦县、西流县。

随(581—618):开皇三年(583)改郡为州,直接统县。《寰宇记》载:“开皇三年,双罢周安郡,乃以万世、永宁二县,及废周安郡之西流、新浦二县共四县属开州。十八年改永宁为盛山县。大业二年废开州。义宁二年于盛山县置万州,仍割巴东郡之新浦、通川郡之万世、西流三县来属焉。”这时本境为开州(万州),领盛山、万世、新浦、西流4县。

唐(618—907):这时本境为开州盛山郡,辖开江、万岁、新浦3县,属山南西道(道治陕西省汉中)。武德元年(618)改万州为开州,领四县。贞观初西流省入盛山。《四川万代政区治地今释》载:唐武德初改万州为开州,天宝元年(742)改为盛山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开州,领县有三:(1)开江县,唐初的盛山县,贞观元年(627)西流县省入, 广德元年(763)改盛山县为开江县,唐武德元年(618)移于今理。州、郡、县治在今开县汉丰镇;(2)万岁县,隋代万世县,武德二年(619)徙治。贞观二十三年(649)改万世县为万岁县。《寰宇记》载:“唐武德元年万安郡废,以万岁县属开州,二年自今县北三十里故城移于今所。”(3)新浦县,隋未徙治,《寰宇记》载:“新浦县……,大业七年自西北故城移于今量。”新浦县徙治于今开县南门乡莲池村旧县城。

五代十国(907—960):政区建置沿袭唐制。《四川郡县志》载:“开州领县三:开江(州治)、新浦、万岁。”

宋(960—1279):本境为夔州路开州盛山郡辖开江县、清水县,属夔州路。新浦县省入开江县。《四川郡县志》载:开州盛山郡领县二:开江县,州、郡、县治所在今开县治。仁宗庆历四年(1044)省新浦县入开江县;清水县,旧名万岁县,太平兴国时改为清水县,治今开县东北六十五里旧县坝(温泉乡县坝村)。

元(1271—1368):本境为四川中书行省夔州路开州。这时的开江县、清水县省入开州。《元史·地理志》载:“唐盛山郡,又复为开州,宋元因之。领县废。”

明(1368—1644):本境为开县,隶属四川夔州府。《明史》载:“明洪武六年九月,降开州为开县。”开县之名自此始。

清(1644—1911):开县属四川省川东道夔州府。《四川郡县志》载:“川东道夔州府辖开县,分三里:江里、东里、浦里”。

中华民国(1912—1949):开县属四川省东川道。民国24年,川政统一,改属四川省第九行政督察区(治今万县市)所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解放初期,开县属川东行署(治北碚)万县专区。1952年改属四川省万县专区。

第二节 县境变化

开县古代的县境变迁,由于资料缺乏,现已难于确考,仅录下有关开县境的记述:

据明正德《夔州府志》载:开县,“东西约广二百九十里,南北约长三百一十里。东至大宁县界一百七十里,西至新宁县界一百二十里,南至万县界一百六十里,北至东乡县界一百五十里。”

清乾隆《开县志》载:“开县在府西少北二百三十里,东西距二百四十里,南北距一百二十里。东至尖山坝交大宁县界二百里,西至直隶忠州梁山县界四十里,南至铁凤山交万县界六十里,北至高桥关交直隶达州东乡里界七十里,东南至网鹿溪交云阳县界六十里,西南至石香炉交万县界一百六十里,东北至大宁县界二百里,西北至窦山关交直隶达州新宁县界四十里。”

嘉庆《四川通志》载:“开县在府西少北三百六十里。东西距一百八十里,南北距二百四十里,东至云阳县界六十里,西至新宁县界一百二十里,南至万县界九十里,北至绥定府东乡县界一百五十里,东南至云阳县界六十里,西南至万县界六十里,东北至大宁县界一百二十里,西北至绥定府新宁县一百二十里。”

咸丰《开县志》载:“县在府西少北三百六十是城。东西距二百四十里,南北距二百四十里,东至尖山坝交大宁县界二百里,西至梁山县界一百二十里,南至铁凤山交万县界九十里,北至高桥关交东乡县界一百五十里,东南至网鹿溪交云阳县界六十里,西南至石香炉交万县界一百六十里,东北至大宁县界二百二十里,西北至窦山关交新宁县界一百二十里。”

据开县《民国三十二年县政概况》记:“四至疆界:东邻云阳县铺溪乡至养鹿镇;西郊开江县双和乡之窦山关至讲治乡;南邻万县兼善乡之窝窝店。全县面积3676.75平方公里。东西距55公里,南北距66.85公里。”

解放后还有两次微小变化:1972年12月,开县鹿硐乡因修杨柳湾水库,经省革委批准,将宣汉县新民公社4大队5生产队42户,185人,耕地334亩6分划归开县;1976年4月,开县金沙公社因修水库,经省革委批准,将开江县先锋公社5大队1生产队28户,耕地96亩6分划归开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