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价真的会降吗?

如题所述

房价肯定会下降的,因为人多了,对于房子自然就不值钱了。每家每户每个人都有一套房子,你说呢?房价还会上涨吗?一线城市的房价一点都不让人绝望,只不过在外人来看一线城市的房价确实高,却是绝望。
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城市当中,收入不同,物价不同,享受到的各种服务和配套也不尽相同,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在不同的环境当中生活就意味着不同的压力。三四线城市的人一定觉得一线城市的房价绝望,二线城市的人可能觉得一线城市房价亚历山大,但并不绝望。而生活在一线城市当中的人觉得,这就是现实没什么好绝望,反倒是把房价看作是希望和动力。

其实我们每个人对于房价的态度不一样,最终得到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机会,那么我们就会觉得一线城市当中的房价似乎也并没有那么高的。
一线城市的房价不能不让人觉得有绝望,因为一线城市的房价一旦过低那就意味着大量人口可以在一线城市买房。不论是什么样的限购政策都会有时间的限制,只要限制解除,那么大量的购房者就会进入一线城市。到时候一线城市的房价就更会供不应求,最终导致整个楼市的走向发生变化。最终导致整个一线城市的人口几何增长,带来的后果不堪想象。那个时候一线城市可能就不会如现在般是个拥挤的大都市,而会成为一个毫无质量可言的大集市。
所以说一线城市的房价必须让一部分人绝望才能确保人口的增长是有一定数量的,才能劝退一些不努力不务实的人。才能让希望不劳而获的人最终知难而退。
房价就像是门槛一样,最终是要堵住一部分人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10
房价会下降,但暴降是不可能出现的,也是万万不能出现的,房价下跌最好的趋势是,房价缓慢跌去30%,最终实现房价软着陆。事实上,如果房价能够缓慢地跌去30%,或许会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
如何缓慢下跌,这就是“房住不炒”所提到的房价软着陆,房价常年过快上涨,犹如一辆汽车行驶在快车道上,非常容易遇到风险。
但是突然“改道”也会有风险,那么我们就通过“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进行房地产去金融化,逐渐回归房子的居住基本属性,在这个过程中,房地产这辆飞速前进的汽车,就能缓慢驶离“快车道”,逐渐驶入“慢车道”,最终实现房价软着陆。
这个缓慢的进度需要多久,我们无法预知,但如果只是从理论上计算,房价一年下跌2%,那么下跌30%需要15年时间。当然这只是理论值,具体实施过程中涉及因素众多。
因此也才让人有了房价“越调越涨”的错觉,实际上,房价不涨就是跌,只要房价涨幅慢下来,再把居民收入提上去,房价收入比自然就缩小了,老百姓也就能实现“住有所居”。
第2个回答  2022-04-10
会,随着中小城市定居限制的取消,人口因素将成为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随着房价下降50%,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将直接崩溃。当前的大多数房地产销售都是计划外销售,只有很少的房地产在可用时才开始销售。一方面,没人知道房价的拐点何时出现。另一方面,没有政策可以证明房价会急剧下跌。当前,“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到2021年的时候,我国的人口会出现下降的趋势,住房的需求量也会紧随着下降,目前我国的人均住房面积是40.8平方米,对于我国人民来说,能够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但是随着年龄结构的不断变化,房价可能会出现下 跌的趋势,部分小开发商可能因此破 产。
第3个回答  2022-04-10
第一,观望人群增多

对于已经多次到访的客户,开发商降价能促成成交,但也会挫伤市场以及投资客的信心,如今房价没有任何上行压力,但尽早入市买房就有可能沦为接盘侠,所以绝大多数刚需都在观望,等待开发商进一步降价。一些资金充裕的房企有较强的风险应对能力,或将还能继续死扛高房价,但那些高负债高风险的房企,大概率会选择降价促销。

第二,刚需不敢买房

恒大事件只是众多房企的缩影,是房地产开发模式的后遗症,期房销售,就是开发商拿着银行和购房者的钱去盖房子,只要房子没交付之前,期房就有烂尾的可能。今年品牌房企频频爆雷,房地产下行和期房烂尾信号强烈,购房者害怕烂尾、钱房两空,都捂紧了买房的钱包,房企不管将不降价都有被淘汰出局的可能,预计多数房企会破釜沉舟降价促销。

第三,供求关系失衡

中国的楼市发展现状较为复杂,结构性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并存。其中一线城市经济发展好,产业结构完善,工作机会多,薪资待遇高,对人口吸引力强,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叠加住房分配不均的原因,供不应求的矛盾依然突出,但是对于这类城市,国家将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量,预计未来5年,保障住房占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比例应力争达到30%以上,商品房市场被分流,房价很难继续上涨;对于其他经济实力一般的城市,由于过去20多年房地产被过度开发,住房供应已足够满足购房需求,我国还存在着大量的空置房,这些房源早晚会流向市场,倒逼房价进一步下调。

第四,救市序幕拉开

房价下行压力很大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购房者严重的观望情绪,已经影响房地产行业的运转,

此前已经有岳阳、鄂州、东阳、张家口、菏泽、昆明、沈阳、江阴、桂林、株洲、唐山、南通、徐州、新沂、安庆等至少15个城市出台了限跌令。10月9日,哈尔滨市进一步为房企纾困,住建局联合哈尔滨市财政局等多个部门制订了《关于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包括对大学生和新市民实施一次性购房补贴,放宽公积金和二手房贷款门槛,降低开发商的预售门槛等一系列措施,哈尔滨打响了政府救市的“第一抢”,哈尔滨的楼市新政没有被中央叫停,预计其他去库存压力大的城市,会纷纷效法为楼市纾困,通常政府救市初期就是最合适的入手时机。

第五,房地产税开征

房地产税反复上演着狼来了的故事,但不可否认房地产税早晚会开征,征税属于政府的二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房地产税更是如此,根据上海和重庆两个试点来看,房地产税率主要跟房屋面积和房屋价值挂钩,开征后“利空”的人群主要是炒房客,以及在核心城市有多套房的人。这些人不仅要被房地产税撸羊毛,还要面临市场预期和需求下滑,血亏卖房或者砸手里的风险。
第4个回答  2022-04-10
第一,观望人群增多

对于已经多次到访的客户,开发商降价能促成成交,但也会挫伤市场以及投资客的信心,如今房价没有任何上行压力,但尽早入市买房就有可能沦为接盘侠,所以绝大多数刚需都在观望,等待开发商进一步降价。一些资金充裕的房企有较强的风险应对能力,或将还能继续死扛高房价,但那些高负债高风险的房企,大概率会选择降价促销。

第二,刚需不敢买房

恒大事件只是众多房企的缩影,是房地产开发模式的后遗症,期房销售,就是开发商拿着银行和购房者的钱去盖房子,只要房子没交付之前,期房就有烂尾的可能。今年品牌房企频频爆雷,房地产下行和期房烂尾信号强烈,购房者害怕烂尾、钱房两空,都捂紧了买房的钱包,房企不管将不降价都有被淘汰出局的可能,预计多数房企会破釜沉舟降价促销。

第三,供求关系失衡

中国的楼市发展现状较为复杂,结构性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并存。其中一线城市经济发展好,产业结构完善,工作机会多,薪资待遇高,对人口吸引力强,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叠加住房分配不均的原因,供不应求的矛盾依然突出,但是对于这类城市,国家将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量,预计未来5年,保障住房占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比例应力争达到30%以上,商品房市场被分流,房价很难继续上涨;对于其他经济实力一般的城市,由于过去20多年房地产被过度开发,住房供应已足够满足购房需求,我国还存在着大量的空置房,这些房源早晚会流向市场,倒逼房价进一步下调。

第四,救市序幕拉开

房价下行压力很大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购房者严重的观望情绪,已经影响房地产行业的运转,

此前已经有岳阳、鄂州、东阳、张家口、菏泽、昆明、沈阳、江阴、桂林、株洲、唐山、南通、徐州、新沂、安庆等至少15个城市出台了限跌令。10月9日,哈尔滨市进一步为房企纾困,住建局联合哈尔滨市财政局等多个部门制订了《关于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包括对大学生和新市民实施一次性购房补贴,放宽公积金和二手房贷款门槛,降低开发商的预售门槛等一系列措施,哈尔滨打响了政府救市的“第一抢”,哈尔滨的楼市新政没有被中央叫停,预计其他去库存压力大的城市,会纷纷效法为楼市纾困,通常政府救市初期就是最合适的入手时机。

第五,房地产税开征

房地产税反复上演着狼来了的故事,但不可否认房地产税早晚会开征,征税属于政府的二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房地产税更是如此,根据上海和重庆两个试点来看,房地产税率主要跟房屋面积和房屋价值挂钩,开征后“利空”的人群主要是炒房客,以及在核心城市有多套房的人。这些人不仅要被房地产税撸羊毛,还要面临市场预期和需求下滑,血亏卖房或者砸手里的风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