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工作了怎么办

如题所述

1、工作不开心想辞职,又怕自己找不到下一份工作,怎么办?

临近年底,身边的同事和朋友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焦虑。

朋友柳柳隔三差五的就来找我寻找安慰:

“这一年啥都没干就结束了,还没存款,我想要辞职了。”

“工作不开心好想辞职,可是我又怕找不到更好的,怎么办?”

“我觉得自己好没用啊,想辞职又不知道下一份工作在哪里找。”

没有存款、不敢裸辞但又对现在的工作提不起丝毫兴趣做的不开心却也无力改变,想必这是很多人的现状。

面的这种情况,其实我们要把问题拆分成两点讨论:“工作不开心想辞职”和“害怕找不到下一份工作”。

2、用开心来衡量职场,是最不成熟的表现

我们工作的目的就是赚钱,而不是找一个能让你开心的对象。

都说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其实开心也不是轻易拥有的。

工作稍有不顺心就想辞职,那么这辈子我们都得跟微信游戏“跳一跳”似的在高频跳槽中度过,想要找到开心的工作也是难上加难。

我们不得不承认用开心来衡量职场,是最不成熟的表现。

(1)职场玻璃心

职场中有一类人称为“玻璃心”,永远把自己处于受害者的位置,一言不合就不开心。

总觉得公司的制度不合理,不公平,自己不愿意遵守,于是产生逆反情绪;

有些人过度敏感,和同事相处不愉快,受不了领导的几句批评,觉得委屈;

自身实力不足不去提高,一味让自己处于弱者心态,越工作越丧。

以上的这些不开心都是自我幸福感得不到满足,不愿意接纳职场生存规则,自己的心态、行为没有得到调整,让自己处于被动焦虑、委屈的状态。

(2)自我价值

还有一部分人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只是觉得工作太无聊,每天都是重复,自我认同感低,在工作中找不到自我价值。

其实这不是你换工作就能解决的。这世界上本就没有多少人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

每一份工作一开始都是从有新鲜感到重复做一件事情。重点是有的人能深耕自己的工作领域,静下心来工作,你自然会爱上你的工作。

太多人三分钟热情,做一个月就说不喜欢不开心。每个人的时间、经历和阅历不一样,我们接触到的工作领域也是有限的。

别靠“开心”来判断自己是否辞职,这种负面情绪会影响工作效率,让自己陷入无心工作的死循环。

带着情绪去解决问题只会火上浇油。所以,我们要找到焦虑的根本原因。

如果是因为自己心态太过于悲观:

比如和同事闹矛盾不开心,那就把重点转移到工作中,事后再想也就觉得没啥大不了。

被领导骂了不开心,我们要想想毕竟领导是发你工资的人,骂就骂吧,下次不犯错就行。

我们要试着接纳负面情绪,并逐渐收回理性控制自己的行动,不要让情绪为结果买单。

另外,如果你是“自我价值”上得不到满足而不开心。

我们更不能冲动辞职,而是要想如何在工作中找到满足感,自己有哪些短板是可以补齐的,我和别人的差距在哪里?

找到原因并逐一修正,成为更好的自己。

主动解决问题永远比逃避问题更有用!

3、怕找不到工作,不妨从这两点下手

以上我们解决了不开心想辞职的问题,那么我们接着来看看怕自己辞职找不到工作的人该怎么办。

当你把“怕”这个字说出口的时候,其实就暴露了你的不自信,你深知自己能力不足,找到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都不容易了,还哪来的勇气说辞职?

另外,如果你怕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教你两个办法:

(1)骑驴找马,留退路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撑你三个月的生活,那么我劝你别轻易裸辞。

想辞职,你完全可以骑驴找马,边上班边留意合适的工作,在接到下一家公司抛来的橄榄枝之后再辞职。

这样你的生活才能有所保障。

成年人要学会给自己留后路,别让自己无路可退!

(2)掂量实力,找对标

在找工作之前我们一定要评估自己的实力,在市场上你能值多少钱。

如果你的野心和你的才华还不匹配的时候,就先提高自的核心竞争力。

我一朋友半年前也想辞职,但是他发现自己想要找的工作,要求都很高。

于是他立马就报班学习了相关技能,争取让自己能达到心仪公司的标准,在上个月他成功跳槽,工资也翻了两倍。

所以在你觉得自己找不到好工作的时候,先别辞职也别自暴自弃。

找一个目标,比如你要进BAT企业,那就在他们的招聘信息里找到要求和标准;

对标自己,缺少哪些能力,还有哪些可以提升的空间,自己处于哪一层次;

补齐不足,找到自己与市场的差距后再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当你觉得你有信心有能力跳槽的时候,再投递简历,有拿得出手的东西不怕自己找不到工作。

4、写在最后

每个人都会有迷茫和焦虑的时候,但是千万不要让你的情绪为你做任何决定,毕竟成年人的世界你要为自己的每一个行为负责。

李诞说:“人是活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

永远不要去问别人自己的下一步该做什么,没人能够帮你解答,因为这是你自己的人生。

开心或是不开心,辞职或是不辞职,掂量掂量自己,问问自己的心,人生路,你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21
有的时候对工作产生厌烦情绪,不是工作本身出问题,而是个人的心态问题。凡事往好的地方想,多看看事物积极的一面,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你的心境也会不一样。

工作时间久了,人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烦躁情绪,尤其再加上熬夜加班疲惫不堪,人际关系中的尔虞我诈,很容易产生逃离这种环境的想法。这个时候不如利用休息时间,彻底放松自己,为自己解压。周末可以和家人登山郊游、和朋友小聚畅聊、或者干脆自己好好大吃一顿,都是缓解不良情绪的好方法。

二、分析问题出在哪里,要去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

分析使你产生不愿意上班的原因是什么,是工作难度太大,无法胜任?还是人际关系复杂,自己难于应付?还是工作氛围让你很不舒服?

总之,要找出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而不是一走了之,选择逃避问题。因为同样的问题在其他公司也会遇到。即使你不去公司上班,自己做自由职业,或者去创业,同样的问题还是会遇见,因为人性是相同的,问题在不同的地方都会不期而至。

三、 积极准备自己要做的事情

如果你真的不想打工了,奉劝你不要立刻辞职。先想想你不工作了,想要去做什么。边工作,边为你未来的职业做筹划和准备。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建议你在有工作的时候,可以积极进行准备。等到时机成熟,再去全职投入也不晚。

如果你要去创业,要分析大环境怎么样,有什么真正靠谱的项目,有志同道合的创业朋友吗?是否有资金的储备和积累?能够承受创业失败的损失吗?你在创业之前,就要做方方面面的准备工作,人脉积累、资金筹集、项目考察、盈亏分析等等。


35岁是职业的分水岭。但也同时意味着职业发展一个新的开始。不要为一时的情绪所羁绊,应该以更加理性、成熟的视角去考虑和分析问题。
第2个回答  2022-08-24
如果你一没有实现财务自由,二没有资金、人脉、能力的积累,三没有从事打工之外工作的充分准备,只是厌倦了朝九晚五的枯燥工作、看透了勾心斗角的人际关系、受够了熬夜加班的工作模式,我向你讲述我身边的三个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01
我想大多数有提问者想法的人,应该是自己不想打工,但又被生活所迫,不得不打工的人,处于一种矛盾和痛苦交织的状态。

如果你真的不想打工了,想好要去做什么吗?

除非你实现财务自由,没有经济压力,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否则,你都必须要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不打工,你做什么来维持生存呢?

35岁,不是年纪轻轻,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年纪了。应该是上有老、下有小经济压力最大的阶段。房贷车贷、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等等。这种年龄,身不由己,不是自己想停下来就可以停下来。

你不想打工了,去做什么呢?是去和朋友一起创业?去做自由职业?还是干脆做个摆个地摊,做点小买卖?

02
一、自由职业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最羡慕的就是自由职业者。不用每天乘坐拥挤不堪的地铁、迟到被扣工资、熬夜加班、被主管PUA,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勾心斗角。但是自由职业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我的好友小苑非常喜欢写作,业余时间经常给一些平台投稿,中稿率很高,后来成为几个平台的签约作者。由于平时工作比较忙,空余时间非常有限,为了能全心投入到自己热爱的写作事业中,她辞去了在公司的全职工作,专职写作。做起了人人羡慕的自由职业。

但自由职业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轻松、惬意、无拘无束。小苑全职写作没有多久,就深刻体会到了忙碌、压力、迷茫和担忧。

自由撰稿人,自己就是自己的老板,在家写作比起上班要累多了。原来上班是八小时工作制,你只要在八小时内把工作做完,下班后的时间是你自己的,你可以充分放松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全职写作就不是这样了,你在给自己打工,有时为了赶稿子,几乎不分白天和黑夜,也不分工作日和休息日。你停下了,就意味收入的减少。

为了能有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需要大量的阅读积累,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随时关注新闻热点、经常学习优质自媒体账号内容等等,有时追剧看综艺节目,心想能不能提炼观点、分享文章。

说实话,一个写作自由职业者,就像是一个人在经营一个公司,自己既是老板,又是员工。自己负责素材搜集,主题策划、文字写作、音频视频的剪辑、内容审核、自我宣传、用户反馈。

写一篇几千字的文章,要阅读几十万字的素材,然后构思、成文,这个过程最少也得花费大半天的时间,再加上反复修改,两三天才能出一篇优质文章是常见的。有的时候,你的读者并不买账,当自己写的文章阅读者寥寥无几,或者被出版社、平台退稿的时候,又会陷入失落与迷茫之中。如果退稿过多,自信心受到打击,甚至会陷入自我价值否定中,更重要的是这个月的收入又要减少了。

用户的需求和痛点变得越来越难把握,有的时候需要费劲心思。而同行业的竞争者越来越多。蛋糕就那么大,分蛋糕的人越来越多,只有拼命努力了。

原来小苑在公司上班的时候,平日下班或者周末,经常可以约她一起逛街或者吃饭,但自从她做了自由职业,约她出来几乎是没有时间,变得越来越忙。竟创业没有这么简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5-02
1、不想工作或工作没劲这是人性的本能,是天生惰性的反应,所有在工作的人都是被迫的,要么生活所迫、要么家庭所迫、要么老板所迫甚至恋人或配偶所迫,如果有谁是主动的那是吃饱了撑的。 2、所有被动的压力都是工作的动力,压力不足时动力亦不足,则惰性和本性就肆无忌惮了。当然,说到这你也许会问有时压力存在动力也有,却还是不想工作,工作还是没劲,这又怎么解释? 3、工作,除了动力还需要诱惑力,工作顺利、工作兴趣、工作价值、工作成就等都是诱惑力的范畴,动力再大,不顺利的工作、毫无兴趣的工作、没有价值的工作、不可能成功的工作,谁也不愿意干,压力再大只能导致“死猪不怕开水烫”。 4、工作需要动力或诱惑力,清楚了这一点就可以检点一下自己缺了什么?还是两种力都没有了或者不足了。通常压力是不可选择也是不可造就的,至少主观因素是难以决定的,或者说是过去的作为所既成的事实,可以不必费心,只有通过今后的作为来改变。 5、诱惑力就不同了,是可以由你造就或主导的,工作是否顺利取决于你专业是否对口、业务是否熟悉、经验是否丰富等,工作是否有足够的兴趣取决于你的个人爱好、工作环境、人际关系是否融洽等,工作的价值取决于你对企业价值观的理解、老板的认可等。 6、通过上述分析,你可以检点一下自己,到底是缺了什么,应该从哪些方面改善,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第4个回答  2022-08-31
很多人都没有能力做到不上班,所以不要去迷信那些不上班的理论,不过很不好的一个现象就是现在这类理论很出名。
比如“搞个小目标挣一个亿”,“一个月才几百块玩什么命”“真的很喜欢上班这种累死累活挣不到钱的感觉”,这类理论不符合社会现实,人生还是需要吃苦。
但是到了三十岁以后,如果还是只能吃苦,未来就很辛苦了,是一种比较悲惨的结果,虽然也有大器晚成的案例,那也是这类人终生有追求有奋斗,好些人在三十多岁的时候精力已经不是很好了,再找工作都会比较难,所以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要尽早认识到人生归宿,不要浪费青春。
读书好的这里就不说了。如果经济条件很不好,就要开源节流,尽量节约为主,有好的路子就学一门技术作为谋生本领,收入能提升很多,没有这类资源可以选择找个外卖点、工厂或者工地,这些地方虽然没什么技术,多付出体力也能多挣点,如果体力很差就先锻炼,身板硬了才能卖体力挣钱。
在三十岁之前一定要有所作为,越老精力越差,好好奋斗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