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3
做出决定,然后放手去做

本书讲述埃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一个极客如何怀着理想成为侠客的内幕。是一个坚持自己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并有能力把它变为事实的实干家传奇。

从儿时南非长大跟着祖父四处冒险,到创立Zip.com,到PayPal,到SpaceX,到特斯拉,到太阳城。一路走来有辉煌成就,也有惊心动魄的挑战。

怀揣梦想,以不做不休的态度,朝着目标不断前行。

01. 传奇人生 

和乔布斯一样,马斯克有一段不幸的童年,父母离异,各自分居(马斯克先跟随其母亲生活了几年,12岁开始与其父亲一起生活,直到18岁)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他似乎就书不离手,他每天读书10个小时是家常便饭。

他17岁一个人离开南非的家去加拿大寻找新生活:

马斯克逃离南非的机会终于来了,调整后的法律允许子女继承梅耶的加拿大国籍。马斯克立即开始研究办理这一手续所需要的文书。马斯克大约花了一年时间,最终获得了加拿大政府的批准并拿到了加拿大护照。“这时候埃隆才说‘我要去加拿大’。”梅耶说。在互联网问世之前,马斯克在煎熬中等待了三个星期才拿到机票。一拿到机票,他便毫不犹豫地离开了家,再也没有回来。

21岁拿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奖学金到美国读书。大学刚毕业就创办了一家名为Zip2的公司——相当于原始版的谷歌地图和点评网站Yelp的结合体。

28岁时以3亿美元卖掉了他创办的第一家互联网公司,马斯克从这笔交易中赚取了2200万美元。

31岁时以15亿美元卖掉了他和彼得·蒂尔联合创办的第二家互联网公司,这家初创公司逐渐演变成今天的PayPal:

    成功出售初创企业Zip2公司让埃隆·马斯克信心倍增。就像他喜欢的视频游戏里的角色那样,马斯克升级了。他已经破解了硅谷并且成为那个时代人人都想成为的那种人——互联网百万富翁。他的下一次冒险必须跟上他那极速膨胀的野心。马斯克于是开始寻找资金充裕且效率低下、可为他和互联网所用的行业。马斯克想起他在新斯科舍银行实习时的经历——他从那份工作中取得的最大收获就是,银行家富有但愚蠢,他认为那个领域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马斯克为X.com组建了一个全明星团队。何艾迪曾经是硅图公司和Zip2的工程师,他的同行总是惊讶于他的工作能力。两个具有金融领域从业经验的加拿大人——哈里斯·弗里克(Harris Fricker)和克里斯托弗·佩恩(Christopher Payne)后来加盟了这支团队。马斯克与弗里克相识于在新斯科舍银行实习期间,两人一见如故。作为一个罗德奖学金获得者,弗里克为马斯克带来了X.com急需的银行领域专业知识。佩恩是弗里克在加拿大金融界的朋友。这四个人被认为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马斯克因为巨额的前期投资而位列公司第一大股东。X.com就这样成立了,跟硅谷的许多公司一样,几个联合创始人先在一所房子里开始头脑风暴,再搬到位于帕洛阿尔托大学路394号一处相对正式的办公场所。

    2001年6月,马斯克在公司的影响力迅速消退。当月,蒂尔将X.com更名为PayPal。    

2002年7月,eBay出价15亿美元收购PayPal,马斯克和董事会其他成员接受了这笔交易。马斯克从出售给eBay的交易中净赚约2.5亿美元,交完税后还有1.8亿美元。这笔钱足以实现他的那些狂野梦想。

然后,他拿着自己全部的财产投身实业,自杀般地同时从事航空航天、电动汽车和太阳能这三个发展长期停滞不前的高科技行业。最艰苦的时候,面临其中两家企业同时倒闭的危险,也被庸众当作兜售虚假希望的骗子。最后,他忍受着难以想象的屈辱和压力,奇迹般地把这三家企业都做成了:SpaceX成为航空航天业最稳定的运营商,特斯拉已经是全球最酷最畅销的纯电动豪华汽车,太阳城目前是最大的消费者商用太阳能电池板安装供应商。

完成了这些看似绝无可能的任务之后,他不暇停留,又野心勃勃地开始了尝试让人类能够移民火星的未来10年计划。    

02. 建立SpaceX创新大军

他对太空的了解并不多,但他具有非常科学的思维方式。他想清楚地了解我们关于火星的计划,以及这些计划的意义。

马斯克的行动始于酒店会议室。此时,马斯克在太空领域的人脉已初具规模,其中的一些顶尖人才受邀参加了他举办的一系列沙龙活动,有时在洛杉矶机场万丽酒店,有时在帕洛阿尔托的喜来登酒店。

马斯克意识到,他终于找到了一个真正对制造火箭细节了如指掌的人才。在那之后,马斯克把米勒介绍给了团队中的其他专家,让他参与他们的会议。专家们的专业水平给米勒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拒绝了比尔(Beal)宇航技术公司和其他航天巨头提供的职位,就是为了实现自己近乎疯狂的想法。而马斯克不同,他似乎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会议,他淘汰了那些唱反调的人,最终留下了一群志同道合的精英工程师。

2002年6月,毫不起眼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成立了。在洛杉矶郊区埃尔塞贡多格兰大道东1310号,马斯克租了一间旧仓库用于开展太空事业,这一带的太空产业较繁荣。

第一批员工入职时,他们被告知,SpaceX的目标是成为“太空行业中的西南航空公司”。

马斯克为这一目标设置了近乎疯狂的时间。

2002年7月,马斯克沉浸在成立新公司的喜悦中。eBay展开攻势,以15亿美元收购PayPal。这笔交易让马斯克获得了一笔流动资金,他向SpaceX投入了1亿多美元。有了这么一大笔投资,再没有人能够像当初收购Zip2和PayPal那样把SpaceX的控制权从马斯克手中夺走了。对于那些坚定地忠于马斯克、愿意和他一起完成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员工来说,这笔投资如同及时雨一般,足以支持他们之后好几年的工作。这笔资金也增强了马斯克的自信和声誉,让他在和政府官员会面时能够平起平坐,并对供应商们发号施令。

马斯克一直在寻找头脑灵活的工程师,他们不仅要在学业上表现出色,还要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出一些特别的成就。当发现优秀的人才时,他会使出浑身解数把他或她招至麾下。

马斯克一直在寻找能够跟得上SpaceX的创造力和步调的承包商。与其盲目地在航天领域乱找,他宁愿在不同领域寻找具有相似经历的供应商。

这里每天早上7点日出,SpaceX团队也是在这个时间开始工作。他们先开几个会,确定要做些什么,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SpaceX的第四次发射于2008年9月28日举行。SpaceX的员工们在此之前已经连续6周不停歇地轮班工作。他们作为工程师的骄傲、希望与梦想都在此一搏。

在9分钟的旅途过后,“猎鹰1号”按计划停止工作,世界上第一枚私人建造的火箭完成了此次壮举,进入了轨道。500个人花费了6年时间——比马斯克原计划多了四年半,终于创造了这个现代科学和商业的奇迹。

SpaceX的做事原则是全情投入你的工作并把事情搞定。等待指导或详细指示的人将会举步维艰。习惯得到反馈意见的员工也是一样。而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告诉马斯克他的要求是无法实现的。

03. 全电动车特斯拉

斯特劳贝尔向他展示了自己的非正式项目——电动汽车。这个疯狂的点子一下子就拨动了马斯克脑中的一根弦——他思考电动汽车的潜在可能性已经有数年了。

斯特劳贝尔真的很想让马斯克看看Tzero——AC Propulsion公司目前最高端的原型车。这是一辆组装车,拥有玻璃纤维的车体和钢制的车骨架。1997年这款产品刚发布的时候,从起步加速到时速60公里仅需4.9秒。斯特劳贝尔和AC Propulsion公司的员工打交道已经几年了,于是他让公司负责人汤姆·凯奇(Tom Cage)找来一辆Tzero给马斯克试驾。马斯克即刻就爱上了它,他认为这样一辆速度快到让人尖叫的电动车,能彻底改变电动车在人们心目中无趣又笨重的形象,从而将其变成一款备受追捧的产品。

2003年7月1日,艾伯哈德和塔彭宁组建了他们的新公司。几个月前和妻子在迪士尼乐园约会的时候,艾伯哈德就想到了特斯拉电动汽车这个名字。之所以取这个名字,一方面是为了纪念伟大的发明家和电动机先驱尼古拉·特斯拉,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个名字听上去很酷。

创始团队里没有人打算去底特律的传统汽车制造商那里寻求建议。相反,特斯拉将要做的事情与在他们之前成立的那些硅谷创业公司一样——雇用一些年轻的、对新事物如饥似渴的工程师,然后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去思考下一步怎么走——不必担心硅谷湾区没有将这种模式运用于汽车领域的成功先例,也不必介意建造一个复杂的实体和开发一款软件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相似之处。但是特斯拉相比于其他人的优势在于,他们最先意识到18650锂离子电池的技术潜力,并且它的前景会越来越好。正是这一点,再结合他们的努力和智慧,将成为支撑起这家公司的希望所在。

从2004年10月18号就如火如荼地展开了,4个月之后的2005年1月27日,一款由18位工程师携手打造的新型汽车原型诞生了,人们甚至可以直接坐进去开着它去兜风。那天,特斯拉召开了一次董事局会议,马斯克坐在车里非常兴奋,离开时开心到决心继续投资这个项目。马斯克又投入了900万美元,特斯拉在此轮融资过程中总共筹得了1300万美元。他们那时计划在2006年年初将Roadster批量生产。

2006年7月,特斯拉决定向全世界宣布他们要做的事情。公司的工程师成功制造出了另一辆红色原型车EP2,作为黑色版本的补充。两辆车同时在圣克拉拉的一场展示会上亮相。媒体闻讯蜂拥而至,并且对他们看到的东西感到很满意。Roadsters太赞了,它是一辆双座敞篷跑车,从起步加速到每小时60英里只需要4秒。

进入2008年,公司的钱用完了。Roadster的研发成本耗资约1.4亿美元,远远超过2004年商业计划书中估计的2500万美元。在正常情况下,特斯拉所做的一切已经足够让他们筹集到更多的资金了。然而,2008年绝非寻常时期。美国的大型汽车制造商们在这场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中濒临破产。在这些不利的条件下,马斯克需要说服特斯拉的投资者再额外投资千万美元,而这些投资公司也不得不向股东们解释为什么这么做是有意义的。正如马斯克所说,“试着想象一下,你打算投资一家电动汽车公司,但你所了解的有关这家汽车公司的一切听起来都糟糕无比。而且,现在处于经济衰退期,没有人愿意购买汽车。”现在,马斯克如果想要将特斯拉从这个两难的泥沼中解救出来,他只能冒着失去全部财产,并让自己濒临精神崩溃的风险。

2008~2012年,特斯拉卖出了2500辆Roadster,达到了马斯克最初想要达成的目标。

2009年3月,即冯·霍兹豪森加入特斯拉6个月后,特斯拉在SpaceX举行了媒体发布会,正式宣告Model S的诞生。

特斯拉还是在2010年6月29日上市了,股价于当天上升41个百分点。

04. 太阳城

马斯克很早以前就通过非常理性的思考认定太阳能是一个可以商业化的行业。太阳在一个小时内照射在地球表面上所发出的太阳能,相当于全世界一整年的能源消耗总量。太阳能板的效率正在稳步提升。如果太阳能注定是人类未来首选的能量来源,那么这一未来应该来得越快越好。

太阳城在2014年开始充分显露出自己更大的野心。

2014年6月,太阳城以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一家名为赛昂电力(Silevo)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这一交易标志着他们在战略方面的重大改变。太阳城将不再购买太阳能板,而是在纽约的工厂自己生产太阳能板。

05. 总结

1)动机:

① 一想到人生还可以做好多真正想做的事,就觉得好带劲儿

② 移民火星是马斯克坚定不移的人生目标,他全力以赴要把它变为现实

③ 创造“让我们每一天都能感觉很棒”的东西

2)思维方式:

① 他的“第一原理”思维方式

    凡事先从本质开始思考,然后再从本质一层层往回反推。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你不会因为暂时的困难而对结果失去信心,也不会因为好高骛远而做出徒劳的努力——因为你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是“第一原理”推导出的必然结果。

② 站在未来看现在

    他永远要求同事们去考虑“实现路径”,而不是争论“是否可行”。实际上,他的思维模式是站在未来的远景看待眼前的处境,具有某种超越性。

③ 做出决定,放手去做

    你能够做成任何事情,你只需要做出决定,然后放手去做。

    我知道我们一定能够做到,只是花多少时间和精力的问题。

3)方法:

① 有目的的学习

并不需要每项都拿A,关键选项优于常人,非关键选项,及格就可以。

② 马斯克的用人之道

他喜欢重用那些顶级学校的尖子生,寻找那些从小喜欢制造东西的人。

③ 关键问题投入更多

一旦埃隆想了解某个事物,他会投入比别人多得多的精力。这是埃隆和其他人的不同之处。

4)他踩过的坑:

① 创业者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马斯克头两次创业之所以遭到架空,权力被削减,正是由于其个人对公司失去了实际控制权以及与合伙人在战略发展方面不可调和的矛盾,在特斯拉这个项目上,当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时,第一股东马斯克笑到了最后。

② 选择合适的合伙人和风险投资人

    马斯克的创业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在Zip2和X.com两个项目上,马斯克因风险投资方的架空以及与合伙人的矛盾等原因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虽然称不上黯然出局(毕竟他得到了足以支撑其进行下一次商业实验的财富),但终究让他明白,作为创业者对公司的实际控制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目前看来,马斯克干得不错,身兼数家公司CEO的他依然牢牢地掌握着公司前进的方向盘。

每周改变一点点,一起升级打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