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元素周期表?

如题所述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如碱金属元素、碱土金属、卤族元素、稀有气体等。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区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Ⅷ族、0族。由于周期表能够准确地预测各种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作为分析化学行为时十分有用的框架。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于1869年发明此周期表(第一代元素周期表),此后不断有人提出各种类型周期表不下170余种,归纳起来主要有:短式表(以门捷列夫为代表)、长式表(维尔纳式为代表)、特长表(以波尔塔式为代表);平面螺线表和圆形表(以达姆开夫式为代表);立体周期表(以莱西的圆锥柱立体表为代表)等众多类型表。

现代化学的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首先创造的,他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依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列,制成元素周期表的雏形。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表中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一列称为一个族。        
       
       

虽然门捷列夫开创了元素周期表,但到现在为止,元素周期表已经有170多个了,排依据也由相对原子质量改为原子的质子数。后面的化学元素是由很多的国家,化学家经过不懈的努力慢慢发现的。元素周期表也有很多的形式,以门捷列夫为代表的短式表、以维尔纳式为代表的长式表、以波尔塔式为代表的特长表;以达姆开夫式为代表的平面螺线表和圆形表;以莱西的圆锥柱立体表为代表立体周期表等,现在我们中国教学上长期习用的是长式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名词解释:表达化学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表。元素周期表曾有过多种形式,如八音律、短表、长表、宝塔式表等。目前普遍使用的形式是长表,它与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原子核外的电子运动状态很有规律,只能在某些特定半径、能量的轨道上运动,运动状态不同,能量不同,可以分若干层次,用K、L、M、N等表示1、2、3、4主层(电子层)。在相同的主层内,还可以分为若干电子亚层,用s、p、d、f标明,相应的满层电子数分别为2、6、10、14。主层和亚层相同的电子能量几乎相等,处于同一“能级”。凡能量差不多的能级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能级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9-15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周期和相对原子质量,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列表大体呈长方形,现在的元素周期表中有118种元素,其中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各十五种,分别挤在一个格子里,一共有60个格子。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一共16个族,其中有七个主族,分为碱金属、碱土金属,硼族、碳族、氮族、氧族和卤族,还有七个副族,分为钪族、钛族、钒族、铬族、锰族、铜族和锌族,一个第八族,还有一个是零族,也就是稀有气体
周期表中第1列和第2列为s区元素,他们的价电子构型分别为ns1和ns2。其中第1列包括氢(H)和碱金属锂(Li)、钠(Na)、钾(K)、铷(Rb)、铯(Cs)、钫(Fr),即第1主族(I A)。第2列包括碱土金属铍(Be)、镁(Mg)、钙(Ca)、锶(Sr)、钡(Ba)、镭(Ra),即第2主族(II A)。这两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左侧,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参与成键的只是s电子,所以化学性质比较简单,最为突出的是其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碱性,因而得名。
周期表里的第13~18列,即III A~VIIA和零族,共6族、31种元素为p区元素。它们的价电子构型为ns2np1~6。在B、Si、As、Te下划线,可将这个区域一分为二,右上方为非金属区,左下方为金属区。21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右上方,其中在常温常压下,单质为气态的共10种,其名字都有“气”字头;单质为液态的只有一种,就是溴,它的名字有“氵”旁;其他10种非金属在常温常压下为固态,都是“石”为旁。左下方的金属元素都有“钅”字旁。在斜角线两侧的元素如硅、锗、砷、锑、碲等既有金属性也有非金属性,有半金属之称,是制造半导体材料的重要元素。p区元素最重的性质是氧化还原性和酸碱性。
d区元素是指周期表中第3~12,即III B、IV B、V B、VI B、ⅦB、VIIIB、I B和IIB族的元素,共有30种金属元素,其价电子构型为(n-1)d1~10ns1~2,因为位于典型的金属元素(s区元素)与典型的非金属元素(p区元素)之间,d区元素和f区元素又共称为过渡元素或过渡金属。d区第四周期被称为第一过渡系,第五和第六周期分别为第二过度系和第三过度系。d区元素各族元素性质的差异源于次外层d电子的不同,所以和主族元素相比,各族之间的差别较小。
第11列的IB族的铜(Cu)、银(Ag)、金(Au)和第12列的IIB族的锌(Zn)、镉(Cd)、汞(Hg)最外层有ns1~2价电子,化合价是0、+1或+2价,认为它们与元素I A族和II A族相似,所以将它们标记为I B副族和II B副族,如今可知其次外层为18电子结构,与s区次外层为8电子结构不同,故归于d区或另立ds区都可以。
f区元素由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组成,共30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下方,多数具有f电子。其中,15种镧系元素以及IIIB族的钪(Sc)、钇(Y)共计17种元素又被称为稀土元素。它们的化合价有0、+2、+3和+4价,+2价是亚镧,+4价是高镧。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9-15
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