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成是哪里人

如题所述


刘克成
刘克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院长。陕西省古迹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建筑师协会亚澳区建筑遗产工作组主任。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主要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建筑设计。刘克成教授为我国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领域的后起之秀,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大遗址保护和遗址博物馆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国内形成了较为广泛地影响,是我国在该领域杰出的学术带头人之一。
中文名:刘克成
外文名:KechengLiu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新疆喀什
出生日期:1963年3月7日
职业:教师、建筑师
毕业院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主要成就:古迹遗址保护
代表作品:大唐西市博物馆、汉阳陵博物馆设计、贾平凹文学艺术馆
个人介绍
刘克成教授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学院院长。他治学严谨,创立的“城市与建筑文脉”建筑设计课程已成为国家精品课程,提出的建筑教育“场效应”教学模式获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在他的带领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成为国家特色专业和省级名牌专业。刘克成教授在科学研究与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主持的项目获得了国家优质工程银奖等奖项。主持了一系列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规划项目和遗址博物馆工程设计项目,主持并参与了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他本人曾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多项荣誉。
研究专长:地域建筑研究、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建筑设计刘克成教授先后主持完成了秦始皇陵保护及遗址公园规划、汉阳陵保护及遗址公园规划、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总体规划等一系列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规划项目;主持设计了秦始皇陵百戏俑坑博物馆、秦始皇陵文官俑坑博物馆、秦始皇陵石铠甲坑博物馆、汉阳陵帝陵从葬坑博物馆、三门峡虢国君王墓地博物馆、西安碑林石刻艺术馆、杭州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国际富平陶艺博物馆主馆、大唐西市博物馆建筑设计等一系列重要博物馆工程,并承担了国家教育部重点项目建筑数字博物馆一期工程、国家科技部重点项目中国数字博物馆——建筑博物馆、中国数字博物馆——汉唐帝陵博物馆等一系列重要国家工程项目。
工作履历
1984.07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助教
1992.06破格晋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副教授
1992.09.被评为有突出贡献专家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政府津贴
1993.03.创建西安城市与建筑研究所并出任所长
1996.04.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1997.04.当选陕西省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副秘书长
1997.06.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教授
1997.05.负责组织筹备第8届国际地下空间会议
1997.06.兼任陕西省渭南市市长顾问及重大项目审定委员会副主任
1997.07.任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1997.08.负责组织筹备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国际建筑学生设计竞赛
1999.04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
1999.05负责组织筹备《中国雕塑论坛》
1999.06任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2000.03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2001.06任陕西省建筑师学会副理事长
2002.08任全国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2003.03当选陕西省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03.04组建陕西省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任中心主任
2003.06任西安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
2009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2012年入选中国当代百名建筑师
代表作品
大唐西市博物馆
建筑师:刘克成
建筑面积:3.2万_
展出面积:8000_
大唐西市博物馆是国内首座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的遗址类博物馆。它是唯一反映盛唐商业文化、丝路文化和西市历史文化的主题博物馆,也是唯一在唐代长安城西市原址上再建的、原真性保存“西市遗址”的博物馆。有“十字街”、“道路车辙”、“石板桥”、“房基”、“水沟”等多处遗址,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展出面积8000平方米,遗址保护面积2500平方米,馆藏文物2万余件,具有完备的陈列展览体系,集历史、艺术、民俗、收藏等各类陈列展览及主题活动于一体,是西安市的重要地标性建筑与公众活动场所之一。
构思特点
建筑设计在切实保护隋唐西市道路、石桥、沟渠和建筑等遗址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布局,创造性地保护和展示了隋唐西市十字街遗址以及十字街原有道路格局、尺度、规模及氛围。
通过采用尺寸为12m×12m的展览单元,将隋唐长安城里坊布局、棋盘路网的特点,贯彻于博物馆空间设计的始终。同时,对建筑的体量、尺度、材料、肌理和色彩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新探索,创造出高低错落、丰富有序的空间层次和效果,立体的还原唐西市历史街道的真实尺度与空间感受。配合经过特别设计的外墙材料,从肌理、质感和气度等方面表现隋唐长安城市与建筑文化的深层结构,以及唐代西市的恢弘气势与繁华景象。
大唐西市博物馆设有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特别展览等完备的陈列展览体系,集历史、艺术、民俗、藏友收藏等内容为一体,常看常新。这座造型独特、气势恢宏、环境优美、功能齐备、服务一流的新型博物馆是西安市的又一重要地标性建筑,公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场所,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作品意义
西市遗址是隋唐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重要标志,是“丝绸之路”商贸交流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西安唐西市遗址及大唐西市博物馆作为唐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其物质载体,将对丝路五国正在进行的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学术成就
1、刘克成教授根据国家需要,结合学科发展趋势以及学校所处西部特点,弘扬中国特色的建筑文化,在本校学科建设上,将文化遗产保护、脆弱生态人居环境建设和弱势群体人居环境建设确定为主攻方向,并带领研究梯队展开高水平研究工作,在设计和学科研究方面均取得突出成绩。
2、刘克成教授针对当前国际建筑教育的趋势,创造性地提出了建筑教育“场效应”的教学模式。此模式,着眼于学科教育整体环境的改善,一方面学院建立小、中、大的开放空间,在教学各环节增进师生的见面机会和交流时间;另一方面围绕“以生为本”的理念,打破专业之间、年级之间、学科之间的隔阂,将图书馆、展览馆、建筑博物馆、学习和学术论坛并置于一个大空间,创造出一个开放而充满机会的独特教育环境。同时,将银行商务服务理念引入教学管理,加强面对面的人性服务。此外,广泛聘请和引入不同学科、不同背景的教师以及职业建筑师介入教学工作,进一步提供交流的养分和频率。
3、致力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主持设计多项国家与地区重点工程项目。刘克成教授主持了一系列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唐大明宫国家遗址保护示范园区暨国家遗址公园规划”、“汉阳陵遗址公园保护规划”、“秦始皇陵国家遗址公园规划”、“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唐长安城遗址保护管理规划”、“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完成了“汉阳陵帝陵从葬坑博物馆”、“大唐西市博物馆”、“唐大明宫宫门城墙及宫门遗址保护与展示工程设计”、“秦始皇陵石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博物馆”、“富平陶艺村博物馆主馆”、“三门峡虢国君王墓地博物馆”、“碑林石刻艺术馆”等一系列建筑工程项目。
由于文化遗产保护成绩斐然,刘克成教授被国际建筑师协会任命为亚澳区建筑遗产工作组主任。
4、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刘克成教授注重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促成了一系列的遗产保护方面的国际会议或国际合作项目。1999年至2004年,刘克成同志积极引导和促进挪威政府关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与挪威科技大学共同合作的西安历史街区保护项目,该项目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大奖。
2010年9年,刘克成教授促进中国建筑师协会(亚澳地区)建筑遗产保护国际会议在西安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汇聚一堂,为西安乃至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工作带来了珍贵的经验,更有效的推动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
5、刘克成教授建筑设计获多项国内外重要奖项。他主持设计的“汉阳陵丛葬坑遗址博物馆”获UIA亚澳地区建筑遗产保护奖,国家优质工程银奖,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主持设计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逸夫楼”获教育部优秀工程一等奖、贾平凹文学艺术馆获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工程和宝钢工程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建设工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