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中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如题所述

1. 文章中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这10种。

小学常见的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 中学常见的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作引用、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

“作假设”小学和初中不常用,一般是到高中和大学才可能学到。 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好处: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明白。 作引用 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可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好处: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引用古诗:使说明文更具诗情画意 。 作比较 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好处: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

列数字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好处: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分类别 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有时事物的特征、本质需要分成几点或几个方面来说明,也属分类别。

好处: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还有联想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好处: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 摹状貌 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mó)状貌。

好处: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 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科学的术语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

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 好处:使人们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明白、理解。

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在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一般性的解释,这种方法叫作诠释。 好处:使读者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明白,更加理解。

列图表 为了把十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就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某些事物解说更直接、了当。更具体。

好处:使人看了一目了然。条理清晰。

编辑本段例句 举例子:云能预示天气。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云就代表将要下雨。

——《看云识天气》(根据大的范围列举相应的例子) 打比方: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中国石拱桥》(可以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生动。)

引资料: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中国石拱桥》(可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 列数字: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中国石拱桥》(体现准确性 ) 作比较: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中国石拱桥》(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摹状貌:这些石刻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中国石拱桥》( 使被说明更具体,更形象。)

分类别:按屏的建造材料极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说“屏”》(使读者明白屏的种类。)

作诠释: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中国石拱桥》(使读者明白这个设计的巧妙之处。)

下定义: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统筹方法》(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

要给分哦。

2. 在作文中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一、举例子

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二、分类别

分类别的作用是使说明条理清楚。

三、打比方

它的主要作用是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四、列数子

其作用是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五、作诠解

作诠释,用于解释被说明内容的成因及内在联系。

六作比较

作比较用于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七、下定义

其作用是科学准确地解释说明对象的内涵,使说明更严密。

八、画图表

画图表可使说明内容直观形象。

九、摹状貌

摹状貌能使说明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3. 语文中说明方法有哪些,

常用说明方法的作用

一、举例子:就是用列举事实的方法,把比较复杂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说得具体明晰、通俗易懂。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二、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分类别的作用是使说明条理清楚。

三、打比方: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做比喻,可使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形象,有助于人们了解被说明事物的特征。它的主要作用是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四、列数子:为了便于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用一些数字来准确地、科学地加以说明。其作用是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五、作诠解:作诠释,用于解释被说明内容的成因及内在联系。

六、作比较:为了说明某些抽象的或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用具体的或大家比较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作用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能增强说明事物的效果。

七、下定义:其作用是科学准确地解释说明对象的内涵,使说明更严密。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内容和主要问题,往往用简明扼要的话给事物下定义,使读者对被说明对象有个明确的概念。

八、画图表:画图表可使说明内容直观形象。

九、摹状貌: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把说明对象的特征描摹出来。摹状貌能使说明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4. 说明文的写作方法有哪几种

说明类文章范围较广泛,包括科普读物、知识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它集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是现代文测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说明文阅读知识点主要有:了解说明文的特点,准确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及要说明的事理;理清说明思路,明确说明顺序;正确判断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并理解表达作用;了解说明文中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的表达作用;进行与文段内容有联系的个性化表达等等.说明文阅读,方法主要有下面几种:\x0d一、明确说明对象,抓住对象特征\x0d所谓特征,就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的不同点.阅读说明文,要注意在弄清说明对象的前提下,根据文章内容,找出事物的特征.例如2006年绵阳中考题《令人惊叹的细胞》是这样考查的“本文介绍了细胞的哪些特征?请分条概括.” 本文是“总—分—总”的结构,中间部分(2)(3)(4)(5)四段各说明了细胞的一种特征,概括这四段的大意即可得到问题的答案.\x0d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可以从三方面入手:(1)看题目;(2)看段首;(3)看关键词句,如总说句、分说句、过渡句等.其次须通读全文,了解重要信息.再次要掌握一定的概括方法,概括文章的说明中心一般要围绕三个问题来进行:(1)、全文围绕什么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的?(2)说明了这些事物或事理的什么特征?(3)从哪些方面对该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的?概括方法可用公式“说明中心=说明对象+特征”.如文中有说明特征的中心句可直接用中心句.如果一段说明文将说明对象分成几部份分别说明.或列点说明某一对象的特征,概括时不可以偏概全.\x0d说明对象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说明实体事物的文章,称为事物说明文,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类是说明抽象事理的文章,称为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要明确一篇文章的说明对象,首先应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内容,弄清它属于哪一类说明文,就可以基本判定文章的写作对象.\x0d在说明文中,说明对象常常在文章标题中就体现出来,如《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等.\x0d二、理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x0d(1)下定义.这是一种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说明事物特有属性的说明方法,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常用这种方法来增强文章的科学性、严密性,其作用是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x0d(2)举例子.在说明事物或事理时,举出一些准确、恰当、有代表性的例子,能够化陌生为熟悉、化抽象为具体,使复杂的事理简单化、浅显化,把事物说明得准确、明白、易懂,其主要作用是使说明内容具体化.\x0d(3)分类别.这是把被说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为几类,并逐一说明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文章内容清晰明白、条理分明.\x0d(4)列数字.这是运用具体数字准确说明事物的方法,其作用是准确严密地说明事物或事理.\x0d(5)作比较.选择与说明事物有一定内在联系或外部联系的事物或事理进行比较,最大的作用是使被说明对象特征更加突出、更加清楚明白.\x0d(6)打比方.这是运用比喻说明事物的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增强了说明文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这个方法也常与摹状貌等说明方法同时使用.\x0d(7)摹状貌.就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事物的形状或特点进行描写,其主要作用是使说明生动形象.\x0d(8)作诠释.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对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进行解释说明.\x0d四、在语境中理解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x0d准确是说明文语言最主要的特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对数量的多少、范围的大小、程度的深浅、次序的先后等方面做出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反映.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修饰、限制性词语的运用.如主要、几乎、大约、一般、之一等词,考查时常用删除法,即该词保留着说明了什么,有删去有什么不好.(2)同义词的选用,注意辨别同义词的细微差别.例如潍坊市2006年中考题《神秘的运动常数》是这样考查的“第5段中加点的‘不仅仅’‘几乎’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这个题目就是对说明文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理解的考查.对于说明文语言的分析,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既要了解某个词语在句中的表达作用,还要体会它在段与篇中的特殊作用,这样才能理解语言准确对突出事物特征所起的作用.\x0d总之,阅读说明文,首先应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然后在理解说明内容的同时,把握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方法;再在比较、分析中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在具体答题时,要通过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来把握文章的说明内容及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及词语的作用,要体现出说明方法及词语所说明的知识.。

5. 作文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一、举例子

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二、分类别

分类别的作用是使说明条理清楚.

三、打比方

它的主要作用是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四、列数子

其作用是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五、作诠解

作诠释,用于解释被说明内容的成因及内在联系.

六作比较

作比较用于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七、下定义

其作用是科学准确地解释说明对象的内涵,使说明更严密.

八、画图表

画图表可使说明内容直观形象.

九、摹状貌

摹状貌能使说明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6. 说明文中最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下定义、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10种。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作比较。把______和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4、做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5、打比方。将______比作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6、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7、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8、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9、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10、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实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说明顺序:空间顺序(也可以称为事实顺序)、时间顺序(包括发展顺序)、事理顺序(也可称逻辑顺序)。说明问中也会出现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的现象。

一个字一个字的码出来。希望对你有帮助。

7. 写作手法有哪些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侧面结合、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

1、第一人称叙事法 2、第三人称叙事法 3、顺叙法 4、倒叙法 5、插叙法 6、补叙法 7、分叙法 8、详叙法 9、略叙法 10、直接抒情法 11、间接抒情法 12、先叙后议法 13、先议后叙法 14、夹叙夹议法 15、以物为线索 16、以人为线索 17、以思想变化为线索 18、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19、写生法 20、转动法 21、剥笋法 22、拟人法 23、化动法 24、说明法 25、运用“五觉”法 26、借物抒情法 27、托物言志法 28、物品自述法 29、远眺近看法 30、内外结合法 31、移步换形法 32、说明介绍法 33、环境衬托法 34、彩笔描绘法 35、远近结合法 36、时序变换法 37、生长变化法 38、展开联想法 39、突出重点法 40、对照比较法 41、赞美颂扬法 42、静态素描法 43、总分结合法 44、特征举例法 45、特征说明法 46、重点突出法 47、成长变化法 48、实验证明法 49、群体描写法 50、现场目击法 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 说明文中的举事例的说明方法和议论文中的例证法,都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

但二者又有区别。议论文中的事例,是用来证明观点的,说明文的事例,是用来介绍知识的。

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2)分类别。

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

运用分类别方法要注意分类的标准,一次分类只能用同一个标准,以免产生重叠交叉的现象。这样,每次分类只用一个标准,就眉目清楚了。

有的事物的特征、本质需要分成几点或几个方面来说,也属于分类别。 注意,运用分类别方法,所列举的种类不能有遗漏。

(3)列数据。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4)作比较。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5)画图表。

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6)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下定义的时候,可以根据说明的目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有的着重说明特性,如关于“人”的定义;有的着重说明作用,如关于“肥料”的定义;有的既说明特性又说明作用,如关于“统筹方法”和“应用科学”的定义。

①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 ②肥料是能供给养分使植物生长的物质。

③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④工程技术的科学叫做应用科学,它是应用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来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的学问。

无论从什么角度考虑,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只要是下定义,就必须揭示事物的本质,只有这样的定义才是科学的。比如,有人说:“人是两足直立的动物。”

这个定义就是不科学的,因为它没能揭示事物的本质。“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

这才是科学的定义,因为它揭示了人的本质。 (7)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

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 (8)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

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9)摹状貌。

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 (10)引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4-05-02

    作文中的说明方法

    在作文中,说明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手法,它通过对事物或概念的准确、清晰的描述,帮助读者了解和理解要表达的内容。常见的说明方法包括:

      平铺直叙

      这是最基本的说明方法,用平实、简洁的语言对事物或概念进行逐条罗列和描述。这种方法适用于对事实、数据、过程等进行客观、准确的说明。

      2. 举例子

      通过列举具体的事例来印证要说明的事物或概念。这种方法形象生动,有助于读者对抽象或难以理解的内容形成具象的认识。

      3. 定义

      对事物或概念的含义进行明确的解释和界定。这种方法适用于对专业术语、抽象概念等进行阐述,使其准确易懂。

      4. 分类

      将事物或概念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和归纳,展示其内在联系和层次结构。这种方法有助于读者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知识体系。

      5. 比较

      将两个或多个事物或概念进行比较,揭示它们的异同点。这种方法有助于读者清晰地认识事物的特点和差异。

      6. 类比

      通过将要说明的事物或概念与人们熟悉的类似事物进行比较,使其更加易于理解。这种方法形象直观,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理解。

      7. 分析

      将事物或概念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逐一进行分析和说明。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复杂、抽象的事物进行深入的剖析。

      8. 总分

      将要说明的事物或概念作为一个整体,先概述其主要内容,再逐部分进行详细的说明。这种方法有利于读者对内容的整体把握和理解。

      活用说明方法的技巧

      在运用说明方法时,以下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加有效地表达:

    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根据要说明的事物或概念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说明方法。

    语言准确简洁:使用准确、简洁的语言,避免冗余和晦涩难懂的表达。

    举例形象生动:选取有代表性、形象生动的例子来印证要说明的内容。

    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对说明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排序和分层,使结构清晰明了。

    适度运用修辞手法:适当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增强说明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