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成分与太阳很相似,怎么没有成为太阳呢,未来有机会吗?

如题所述

木星主要成分为氢和氦,的确是太阳系中与太阳成分最接近的星球,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质量为地球的318倍,体积约地球的1300多倍。

但木星质量距离成为一颗恒星还相差很远。

太阳是一颗中等偏小的恒星。

恒星最主要的性质是核心发生了核聚变。恒星是依靠核聚变巨大的辐射压,抵御恒星巨大质量的引力压,保持一个平衡,从而源源不断辐射出光和热的等离子星球。

要实现中心核聚变,需要巨大的压力和温度。太阳中心压力达到1500万℃,压力达到3000亿个地球海平面大气压。

根据计算和发现,要成为一颗恒星,最小需要达到太阳质量的8%,才能够成为一个红矮星。

但目前木星的质量只有太阳质量的约0.1%,还需要增大79倍,才能够达到激发中心核聚变的压力和温度。

红矮星是小质量低光度恒星。

红矮星质量在太阳0.08~0.5倍之间,在银河系占有恒星总量的70~80%,一般认为是宇宙中最多的恒星。

红矮星温度和亮度都比太阳要低,核心温度和压力都比太阳小,因此氢核聚变进行的比较缓慢,而且也没有能量能够激发氦核聚变,所以不会发生晚期的红巨星现象,只会慢慢燃烧殆尽,最终死亡变成一颗黑矮星。

这样红矮星的寿命就特长。根据质量大小,寿命可达到数百亿年到数千上万亿年,有人认为,红矮星将与宇宙寿命同在,是宇宙最后存在的恒星。

迄今还没有发现一颗濒临死亡的红矮星。

比红矮星小一号的叫褐矮星。

人们把这种介于行星和恒星之间天体称为“失败的恒星”,它们是一个尴尬的存在。

褐矮星的质量在木星的十几倍~80倍之间,质量尚没有达到激发核心核聚变的条件,又不甘心再与行星为伍,有时会有一些核聚变发生,但难以为继,能够发热,表面温度从几百度到一两千度不等,最高不会超过3000度,光很微弱,有的不发可见光,只发出红外光,因此比较难发现。

木星的质量连褐矮星都够不上,怎么可能成为太阳呢?

所以,在未来的50亿年里,太阳毁灭之前,木星只能乖乖的作为太阳的子民,老老实实围绕着太阳公转。

不过木星在太阳系行星队伍中是当然老大。

木星质量是除了自己之外太阳系所有行星加起来的2.5倍,因此,木星在行星队伍中是个巨无霸,大大小小卫星就有七八十个,其引力作用不可低估,对地球轨道也有较大影响。

而且木星作为大哥,以博大的胸怀,为地球阻挡了不少天外来客的侵扰。

1994年“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释放了40万亿吨的核爆威力。如果没有木星,这些小行星就很可能撞向地球,人类和地球生物将承受更多的灾难和生存威胁。

木星成为红矮星很可能有一次重大机会。

50亿年后太阳毁灭过程中,会膨胀为一个比现在太阳半径大200~300倍的红巨星,随后太阳约50%的物质会消散到太空中。

这个时候木星强大的引力如果能够抓住机会,把太阳这些抛弃的物质吸收到自己身上,

只要吸取了太阳抛散物质的16%,就能够成为一个红矮星。

那时候,地球或者已经被太阳红巨星所吞噬,或者还残留着一个像烤焦的土豆形状。如果是后者,土豆地球或许会被木星的引力场所捕获,卖身投靠到木星名下继续做自己的行星梦。

太阳将会变成一颗白矮星,质量约现在太阳的0.5倍,体积约地球大小。

这时候太阳的引力还是要比木星大很多,太阳系就会变成有一颗白矮星和一颗红矮星组成的双星系统,太阳变成的白矮星和木星变成的红矮星或许会相互争夺残留的行星们。

鹿死谁手,难以预料。

不过那个时候人类早就离开了太阳系或者灭亡了。

感谢阅读,欢迎讨论。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侵权抄袭是不道德的行为,敬请理解合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19
虽然木星的成分和太阳相似,但是绝对不会成为太阳,木星可能和地球上的核心有一点一样,因为木星和太阳的质量不一样密度也不一样,所以成为不了太阳。
第2个回答  2020-04-19
虽然他们的物质很相似,但是他们的结构有非常大的差异,木星在未来是没有机会变成太阳的。
第3个回答  2020-04-19
尽管木星的成分和太阳非常相似,都是氢和氦,它之所以没有成为太阳,主要是因为相对太阳,它质量太小了,达不到核聚变的要求。至于未来,木星成为太阳的机会,其实不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