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孕育宝宝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保证胎儿的营养需要,才能使胎儿更健康生长发育。但这绝并意味着妈妈需要一味地多吃,不少准妈妈怀孕后吃得太多,体内脂肪大量形成,体重暴增,有的甚至临产前体重增长了五六十斤!就是担心宝宝会饿着,事实果真如此吗?
当然不是。胎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来自于母亲的血液,而不是母亲的饮食。胎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是由母亲的血液进入胎儿血液,来供给胎儿的生长发育,而母亲血液的中营养物质来源非常复杂,绝不仅仅是母亲的饮食,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各器官之间的互相调配。胎儿及胎盘作为母体的一部分,总是优先得到其他各个器官的支持。比如,如果母亲未能按照吃饭,血糖来源告急的话,肝脏中储备的糖原就会分解为葡萄糖,由血液输送到胎盘,供胎儿利用,
所以,即使妈妈少吃一点,胎儿也不会挨饿。
相反,如果妈妈吃得太多,消化吸收后变成脂肪,并储存于全身各处的脂肪组织,这些脂肪是不会被胎儿利用的,倒是会对孕妇本身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比如患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的概率非常高,增加分娩的风险,对产后身体的恢复也非常不利。而且,孕妇体重增长太快、太多会导致胎儿过大,不但增加了难产、早产的概率,还会影响孩子成年后的健康。
怎样判断吃得是否够?科学的方法是要通过孕妇体重的合理变化来判断。孕期体重增长是否适宜,是判定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的重要指标。所以,控制孕期体重适宜增长是非常重要的。孕妇应从孕中期开始,每周称量和记录体重,关注并管理体重的增长。
一般认为,孕前体重正常的孕妇,整个孕期体重增长11.5~16千克(平均为12.5千克)是比较合理的。孕前体重超标的孕妇体重增长应少一些,5~11.5千克(取决于体重偏胖的程度)较为适宜;孕前偏瘦的孕妇体重增长应多一些,12.5~18千克(取决于体重偏瘦的程度)较为适宜。
孕妇应该吃多少,要结合这个体重增长标准要求来合理调配,而不能一味追求多吃,反倒影响了孕妇的身体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