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全册文言文课下注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2

1.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和课下注释

1. 奂山 解释:县。旧淄州县有奂山,也做焕山。

2.然数年恒不一见 解释:但是经常是多年看不见一次。恒,经常。然:但是。

3.青冥 解释:青色的天空。

4.相顾 解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5.近中 解释:附近。

6.禅院 解释:寺院。禅,佛教用语,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

7.无何 解释:不一会儿。

8.飞甍 解释:两端翘起的房脊。甍,屋檐。

9.始悟 解释:才明白。

10.未几 解释:不久,过一会。

11.高垣睥睨 解释:高高低低的城墙。高垣,高墙。睥睨,指女墙,即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矮墙。

12.连亘 解释:接连不断。

13.居然城郭 解释:竟然变成城郭了。居然,竟然。城郭,城市。

14.中有楼若者 解释:其中有的像楼台的。

15.堂若者 解释:有像厅堂的。堂,厅堂。

16.坊若者 解释:有像牌坊的。坊,牌坊。

17.历历在目 解释:清晰的出现在眼前。

18.莽莽然 解释:一片迷茫的样子。莽莽,广大。

19.依稀 解释:隐隐约约。

20.乌有 解释:虚幻,不存在。

21.危楼 解释:高楼。危,高。

22.霄汉 解释:云霄与天河。

23.窗扉 解释:窗户。

24.洞开 解释:敞开。

25.裁如星点 解释:仅仅像星星点点。裁,同“才”,仅仅。

26.黯然缥缈 解释:黯淡下来,隐隐约约,若有若无。黯然,昏暗的样子。

27.屑屑 解释:忙碌的样子。

28.凭 解释:靠着。

29.不一状 解释:形状不一样。

30.逾时 解释:过些时候。逾,越过。

31.倏忽 解释:突然。

32.人烟市肆 解释:人家和商店。

2.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和书下注释翻译,有赏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译文:

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

凶强:凶暴强悍

并:一起

暴犯:侵害

冀:希望

没:沉没

更相庆:互相庆祝

彰:显露

俱:一起

具:全部

蹉跎:虚度岁月

尤:更

侠气:任性使气

与之俱:指同蛟一起浮沉。

为乡里所患:意谓被同乡人认为是祸害。

冀“希望。

没:沉没.

说:劝说。

更相庆:互相庆祝

三横:三害 横,横暴,祸害

3. 七年级上册语文六七单元课下注释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是儒家经典之一。

论语六则是整部论语中最重要的六句经典。下面是论语六则原文:第一则见于《学而》篇论语六则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第二、三则见于《为政》篇论语六则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论语六则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第四则见于《公冶长》篇论语六则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第五、六则见于《述而》篇。论语六则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论语六则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这六则,其核心思想在于系统的介绍了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方法。

4. 七年级上册语文六七单元课下注释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温故而知新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士不可以不弘毅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翻译: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与小一辈的人谈论试问`不久`雪下大了`谢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比拟.”而谢无奕的虐人说:”不如用柳絮随风飘飞来比拟.”谢太傅大笑起来`谢道韫是谢太傅大哥的虐人,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而行`约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来`太丘便走了`等太丘走后`那个人便来了`陈元方刚7岁`在门外玩`那人问元方:”你爸爸在吗?”元方回答说:”等您久不来`已经走了.”那人生气了:”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自己却丢下我不管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相约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来,您就是没有诚信;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节.”那人惭愧极了,下车拉元方`元方跑进门去看都不往回看一下.

木兰诗

雄兔的脚喜欢乱骚乱扑腾,雌兔的两眼老是眯缝着,当它们挨着一起在地上跑的时候,又怎能分辨得出谁雄谁雌呢?

5. 求人教新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所有课文注释和全部古诗

文言文《赵普》 《两小儿辩日》 《黔之驴》 《爱莲说》

古诗 《题破山寺后禅院》 《登岳阳楼》 《蝉》 《孤雁》 鹧鸪》 《沁园春 雪》 《卜算子 咏梅》 《使至塞上》 《黄鹤楼》 《归园田居》

诗歌 《周总理你在哪里》

微型小说《黄纱巾》

短文两篇《黄鹤楼》 《于园》 (我个人认为这是文言文,但是书上写的是短文)

名著推荐 《西游记》

咏荷诗歌五首 《采莲曲》 《荷叶》 《赠莲花》 《白莲》 《莲》

古代诗词三首 《木兰诗》 《观刈麦》 《破阵子》

现代诗两首 《回延安》 《再别康桥》

歌词三首 《我的中国心》 《在希望的原野上》 《黄河颂》

PS:【这是我扒着书找的,如果还有疑问请追问】

6. 急

你说的是童趣吗?

1.终极 2.迸溅 3.繁密 4.伫立 5.凝望 6.伶仃 7.稀零 8.忍俊不禁 9.仙露琼浆 10.蜂围蝶阵 11.盘虬卧龙

1.终止;结束。 2.液体由内而外向四外溅。 3.多而密。 4.长时间的站着。 5.目不转睛的看,注目远望。6.孤独没有依靠。7.稀少,形容稀疏的样子。 8.忍不住笑了。9.美酒。10.蜜蜂,蝴蝶簇拥,围绕。11.形容枝干苍劲有力。

第5课

2、余:我。

3、稚:幼小。

4、张目:睁大眼睛。

5、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6、藐:细微的事物。

7、细:仔细。

8、故:因此。

9、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

10、私:暗暗

11、怡然称快:高兴得连声叫好。

12、之:的。

13、项:脖颈,颈。

14、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15、于:在。

16、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17、徐徐:慢慢地。

18、唳:鸟的鸣叫。

19、以······为=把······当作。

20、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安适、愉快;然:的样子

21、兴:兴致。

22、方:正。

23、盖:原来是。

24、鞭:用鞭子抽打。

25、之:指蛤蟆。

26、蛤蟆:癞蛤蟆。

27、鞭:鞭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