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越王勾践简介,越王勾践的故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3

人物生平

父死继位

越王勾践是夏朝开国君主夏禹的后裔,夏朝君主少康庶子无余的直系子孙。无余受封于会稽,以掌管看守供奉夏禹的祭祀。此后经历二十多代,传到勾践的父亲允常。允常在位时,与吴国君主阖闾多次作战。允常死后,勾践继任越王之位。

射伤阖闾

越王勾践元年(前496年),吴王阖闾得知允常去世的消息,于是出兵攻打越国。在李(今浙江嘉兴南),勾践派敢死的勇士向吴军挑战,排成三行,步至吴军阵前,齐声呐喊着自刎身亡。吴军看得出神,越军趁机袭击吴军,吴军战败,越国大夫灵姑浮用戈攻击吴王阖闾,斩落吴王阖闾脚拇指。吴王阖闾被迫撤军,军队退至七里,吴王阖闾因伤重去世,吴王阖闾临终前,告诉儿子夫差说:“一定不要忘记越国。”

兵败被困

前494年,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秣兵历马准备攻打越国。勾践决定先发制人,在吴国未发兵之前讨伐吴国。范蠡劝阻,勾践不听继续发兵。夫差听说之后,派遣全部精锐攻打越军,在夫椒击败越军。勾践仅以五千兵退守于会稽。吴军追而围之。

勾践被困会稽,叹气说:“吾终於此乎?”文种说:“汤系夏台,文王囚里,晋重耳奔翟,齐小白奔莒,其卒王霸。由是观之,何遽不为福乎?”

屈辱求和

越国向吴国求和,夫差不许。勾践听从大夫文种意见,以美女宝器献于吴国太宰伯,伯向吴王夫差求情,伍子胥劝阻,夫差不听,赦免越国,罢兵回国。勾践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文种,自己带着夫人和范蠡到吴国去。勾践到了吴国,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的大坟旁边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勾践回国。

卧薪尝胆

勾践回国后,时刻不忘受辱的情景。勾践在自己的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都

要尝尝苦味,提醒自己:不能忘了在吴国的苦难和耻辱经历!他身着粗布,顿顿粝食,跟百姓一起耕田播种。勾践夫人带领妇女养蚕织布,发展生产。勾践夫妻与百姓同甘共苦,激励了全国上下齐心努力,奋发图强,早日灭吴雪耻。勾践又采用大臣建议,贿赂吴王,麻痹对方;收购吴国粮食,使之粮库空虚;赠送木料,耗费吴国人力物力兴建宫殿;散布谣言,离间吴国君臣,施用美人计,消磨夫差精力,使其不问政事,杀害伍子胥。

越王勾践还出台了促进越国人口增加的法令。

今寡人(指勾践)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
  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白:如今我无能,只能号召大家繁衍增加我国人口。
  他下令:壮年男子不许娶老年妇女,老年男子不能娶年轻妻子;姑娘十七岁不出嫁,其父母有罪,男子二十岁不娶,其父母要判刑。
  孕妇临产,要及时向 *** 报告,由 *** 派去医生照顾生产。
  生男孩,赏酒两壶,狗一条;生女孩,赏酒两壶,猪一头;如果一胎生了三个孩子, *** 派给奶妈,一胎生两个孩子者,由 *** 提供口粮。
  嫡子为国捐躯,免其家三年徭役;庶子死,免其家三月的徭役,要求和埋葬嫡子一样的规制安葬。
  孤老、寡妇、患病者、贫困无依无靠的人家,他们的孩子由 *** 收养。对于知名人士, *** 提供整洁的住房,分给漂亮的衣服和充裕的粮食,激励他们为国尽忠。

通过一系列发展生产与提升军队战斗力的措施来使越国富国强兵,具备了伐吴复仇的能力。

乘虚而入

前482年,吴王夫差

率领精兵北上黄池会盟,仅留老弱与太子留守,越王于是派遗善于水性的水军二千人,训练有素的战士四万人,受过良好教育的核心近卫军六千人,技术型军官一千人,攻打吴国。勾践乘机伐吴,击败吴军,杀吴太子( 乃发习流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 )。吴王夫差紧急回国,越国自觉无力灭吴,迫使吴国求和。

前478年,越国再度率领大军攻打吴国,在笠泽大败吴军(详见:笠泽之战),吴国自此一蹶不振。

灭吴称霸

前476年,越王勾践再次伐吴。前475年,越兵围困吴国。前473年,越兵攻入吴都,吴国灭亡。越王勾践本想把吴王夫差流放甬东(今舟山一带),给他百户人家,让他住在那里。吴王说:“我老了,不能再侍奉越王。我后悔不听(伍)子胥之言,让自己陷到这个地步。”于是自杀而死。越王灭掉吴国,杀死了太宰伯,因为他不忠于主上,然后引兵归国。越王勾践平吴,乃声威大震,乃步吴之后尘,以兵渡淮,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南),周天子使人命勾践为“伯”(霸)。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诸称霸王”不过此时,春秋行将结束,霸政趋于尾声,勾践已是春秋最后的一个霸主了。

兔死狗烹

当勾践刚刚灭吴称霸,范蠡居功至伟,封上将军,但是范蠡深知“大名之下难久居”、“久受尊名不祥”,所以明智地选择功成身退,“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范蠡曾遣人致书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未能听从,不久果被勾践赐剑自杀。传说范蠡隐居于“陶”(此地四通八达,为天下中心),改名陶朱公,后以经商致富,曾经三掷千金于天下。

史籍记载

《左传》

《国语》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吴越春秋》

历史评价

司马迁:“①禹之功大矣,渐九川,定九州,至于今诸夏艾安。及苗裔勾践,苦身焦思,终灭吴,北观兵中国,以尊周室,号称霸王。勾践可不谓贤哉!盖有禹之遗烈焉。”

“②越祖少康,至于允常。其子始霸,与吴争。李之役,阖闾见伤。会稽之耻,句践欲当。种诱以利,蠡悉其良。折节下士,致胆思尝。卒复雠寇,遂殄大邦。”

王朗:“句践欲广其御儿之疆,馘夫差於姑苏,故亦约其身以及家,俭其家以施国,用能囊括五湖,席卷三江,取威中国,定霸华夏。”

轶事典故

成语

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wò xīn cháng dǎn)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原意指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后多用以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兔死狗烹

兔死狗烹(tù sǐ gǒu pēng),出 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原意指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鸟尽弓藏

鸟尽弓藏(niǎo jìn gōng cáng),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原意指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十年生聚 ,十年教训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shí nián shēng jù shí nián jiào xùn),出自《左传·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对联

有志者,

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副对联,前一勾讲得是项羽,项羽破釜沉舟,最终以少胜多,大败秦军,成了上将军。后一勾讲的是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打败吴国,报了会稽之耻。

越王勾践剑

介绍

越王勾践有一把绝世兵刃——越王勾践剑。此剑寒气逼人、锋利无比,历经两千四百余年,仍然纹饰清晰精美,加之“物以人名”,此剑被当世之人誉为“天下第一剑”。

出土

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于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保存完好,剑长55.7厘米,出土时寒光闪闪,剑刃仍很锋利。剑身满布黑色菱形花纹,纹饰精美,镂刻最细处仅0.1毫米。近剑格处有两行鸟篆铭文:“越王鸠浅(勾践)自乍(作)用剑”八字。剑柄、剑格乌黑,剑格两面铸有花纹,分别嵌有蓝色玻璃与绿松石。剑首向外翻卷作圆箍形,内铸11道宽度不到1毫米的同心圆。越王勾践剑制工精美,显示出铸剑师的卓越技艺,堪称我国国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