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工作原理

如题所述

起重机工作原理

起重机即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其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对控制系统的操纵,驱动装置将动力的能量输入,转变为机械能,在传递给取物装置。取物装置将被搬运物体与起重机联系起来,通过工作机构单独或组合运动,完成物体搬运任务。可移动金属结构将各组成部分连接成一一个整体,并承载起重机的自重和吊重。

桥式起重机的控制

桥式起重机自动控制系统包括PLC自动控制、自动定位装置控制、起重机操作机构的纠偏和电气同步、电磁铁及其控制电路、地面控制等,关键部分是手动按钮开关。有线控器采用专用电缆或电力线作为载体,通过调制解调器传输信号,只有少数几个通道可以实现控制。无线控采用现代电子技术,以无线电波或光波的形式传输信息,达到控制的目的。

桥式起重机机构的操作取决于程序控制设备。其自动定位一般是根据使用环境和被控对象的精度要求来确定装置的机构形式。自动定位装置通常采用多种检测元件配合继电器、触点或可编程控制器来实现自动定位的目的。在桥起重机中,起重机操动机构的纠偏和电气同步分为手动纠偏和自动纠偏。手动纠偏是指当纠偏量超过一定值时,纠偏信号发生器发出信号,司机断开前腿侧电机,将电机与后腿校正器连接进行调整。当偏差超过一定值时,自动修正指令发生器发出指令,系统自动修正偏差。在交流传动中,电同步通常是由带均压电动机的电轴系统来实现的。

什么叫KBK起重机?

KBK起重机为组合式起重机。

KBK,德语KombiniertKran的缩写,意为组合式起重机。起源于欧洲,90年代被引入中国,是德国德马格(DEMAG)公司的专利产品(已过专利期),后被各起重机厂家纷纷仿制或进行效仿设计,2000年后在国内被大批量应用。

KBK起重量一般不超过2T,由于目前国内外生产厂家众多,产品质量及安装服务质量良莠不齐,导致现在国内一直无法制定统一的业内标准和命名标准,因此KBK在国内一直被称为2T以下起重机的代称。简单称之为KBK起重机,其实这种叫法严格来说不正确。

KBK起重机的注意事项:

KBK主要由轨道、悬挂装置、行走小车、提升装置和一些功能组件构成,所有模块都为标准组件,可以根据厂房需要进行自由组装。

轨道为封闭性轨道,有直轨和弯轨,分Ω型或者C型,材质常用有碳钢、不锈钢、铝合金三种。因为是标准组件所以可以组装成长短距离的单轨、多轨、曲轨或者环形轨道等任意结构。

悬挂装置一般安装在工字钢/H型钢下缘或者混凝土梁上,有一定自锁功能,安装简便牢靠。

盐碱地里“长出”全国最大桥门式起重机生产基地,就在河南这个地方

自改革开放以来,起重装备行业在长垣逐渐兴起,至本世纪初就占据了全国桥门式起重机市场的半壁江山。如今,平均每分钟有3.2套起重配套产品、每小时有38台起重机整机在长垣的工厂内下线,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远销至非洲、南美、中东、欧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盐碱地里“长出”全国最大的桥门式起重机生产基地

长垣市魏庄街道(原魏庄镇)和恼里镇,曾是出了名的盐碱地。而这片盐碱地,正是长垣起重的发源地。

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让韩宪保意识到:民营经济的春天到了。1988年,新乡市卫华起重机厂成立,韩宪保带领6名工人在1300平方米的作坊里,从电动葫芦的简单维修、卷筒外罩的制作与销售开始,开启了卫华集团的创业历程。

1996年,该公司投资600余万元在位于魏庄镇工业园区建新厂;1998年开始建造起重机生产线,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也逐年翻番;2002年在长垣工业区征地500余亩建设新厂区,建成了6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成为当时亚洲起重行业最大厂房;2004年组建卫华集团有限公司,实现经营管理体制上的重大突破。目前,卫华集团总资产70.76亿元,品牌价值71.9亿元,员工6800余人,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远销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130个国家的大型企业集团。

卫华集团的发展,仅是长垣起重装备行业兴起的一个缩影。经过30余年的发展,长垣起重逐步形成了布局集中、门类齐全、市场覆盖面广的发展态势,成为长垣市最主要的支柱产业。

目前,长垣市现有起重机械整机生产企业126家,相关配套企业近千家;从业人员8万余人,产品涵盖10多个系列200多个品种,遍布国内外2600多个销售网点;200吨位以下起重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桥门式起重机生产基地。

长垣起重“长盛”的背后,是“常新”

起重行业内流行这样一句话——长垣停产,全国缺货。

长垣市,已经成为全国主要起重设备的集散地和行业的“晴雨表”。

市场对长垣起重的“依赖”缘何这么大?是什么让长垣起重实现长盛不衰?在长垣市科工信局局长郝道星看来,“长盛”的背后,是“常新”。这种“新”,包括新技术、新产品、新领域和新人才等四个方面。对照以上标准,我们试图对卫华集团进行了“解剖”,以期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

新技术,是卫华集团占领市场新高地的“制胜法宝”。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起重机电气防摇摆自动定位控制系统,可把摇摆的幅度降低95%,控制精度达2毫米,这项世界首创的技术填补了此领域的技术空白,成功服务于国内四大卫星发射基地。截至目前,卫华集团经鉴定的 科技 成果共82项;已获得专利734项,居国内同行业首位。

在起重装备方面已经“炉火纯青”的长垣市,又开始瞄准起重装备的新领域——卫华集团自主研发生产的智能立体停车设备就是代表之一。“我们已经自主研发了立体循环、双层平面移、升降横移等5种类型的智能,并应用于医院、小区、繁华街道等多个地方。”卫华集团研究院院长李虎说。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智力支撑。2004年,在卫华集团迅速发展的同时,韩宪保提出了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的口号,现任集团总裁俞有飞等一大批外聘高级人才纷纷加盟卫华集团。至今,卫华集团已拥有600余人的科研团队,是我国起重行业最大的 科技 研发队伍;80%以上管理、技术高层干部来自外地。

市场要想“长盛”,还需自身足够“硬”

2017年6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原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开展的长垣起重机械产业质量提升活动启动。

两年时间过去了,质量提升活动取得了哪些成效?据逯彦胜介绍,该市围绕质量管理、技术创新、标准引领、品牌价值等4个方面, 探索 出了一条可、可推广的质量提升经验。

数字是发展最好的注解。2017年,长垣起重产品合格率达98.3%,高于全国4.59个百分点;2018年,抽检合格率已经达100%。2017年,完成增加值84.3亿元,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65.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7.3亿元;2018年增长率分别为9%、16.9%、34%。

创新方面,目前,长垣市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8家,数量居全省县(市、区)第一,2017年以来新认定33家,增幅达132%;授权专利达到7134件,新增授权专利2717件;省级以上研发中心达28个,数量居全省县(市、区)第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