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总复习

如题所述

学生在知识掌握或技能形成的中期往往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甚至倒退的现象,小学数学复习是一个帮助学生缩小差距,深化基础,形成知识网络的一个重要时机,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习过的知识材料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复习课既不同于新授课,更不同于练习课。复习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关键是要使学生在复习中把旧知识进行转化,并产生新鲜感,努力做到缺有所补、学有所得。
把平时相对独立地进行教学的知识,以整理与反思、练习与实践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小学数学总复习时过分强调练习量,致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畏惧、厌倦的心理。据此,可采取以下对策。
一、由于期末复习是对本学期所学过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复习面广量大,时间紧,内容多,为使复习更贴近实际,从而用较少时间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复习建议:
1、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认真执行计划。为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找准重点、难点,新课程标准是复习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复习时要弄清学习中的难点、疑点及各知识点易出错的原因,这样做到复习有针对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分类整理、梳理,强化复习的系统性。复习的重要特点就是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体系,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便于融合贯通。同时注意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探讨、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且能进行灵活运用,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真正提高复习的效果。
3、辨析比较,区分弄清易混概念。对于易混淆的概念,首先抓住意义方面的比较,再者是对易混概念的分析,这样能全面把握概念的本质,避免不同概念的干扰,另外对易混的方法也应进行比较,以明确解题方法。
4、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高解题的灵活性。有些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同学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有些应用题,虽题目形式不同,但它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故在复习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要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灵活性。
5、有的放矢,挖掘创新。机械的重复,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大忌,复习一定要有目的,有重点,要对所学知识归纳,概括。习题要具有开放性,创新性,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要正确评估自己,自觉补缺查漏,面对复杂多变的题目,严密审题,弄清知识结构关系和知识规律,发掘隐含条件,多思多找,得出自己的经验。
6、教育学生要养成检查的习惯。复习时如能注意检查的重要性,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二、在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寻求多种有效的复习途径,以新鲜活泼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复习方法。
1、闯关游戏,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我曾读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我们要在复习课上杜绝“炒剩饭”式的简单复习,创设多种不同的情景,讲出新意,唤起学生复习的热情与活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例如:在教学用比例方法解应用题复习内容时,我将本课设计成聪明屋里的“闯关”练习:每闯过一关,同学们就可以在自己课桌上摆一枚五角星,到上课结束时,获得多的同学即可被命名为本课的“闯关大王”。整堂课共由四个环节构成:第一关叫“步步为营”,旨在澄清概念,理清关系。在这一关中我设计了具有一定关联的题目,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同桌之间互相交流,。第二关叫“过关斩将”,旨在提高学生的速度和正确率。在本关中,由易到难,设计了一定梯度的题目。第三关叫“八仙过海”,旨在培养解题的灵活性。本关的习题主要设计一些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的题目,要求用独特的方法进行解决。第四关叫“智慧拼盘”,旨在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实际应用的能力,主要是一些综合性、实践性的题目。实践证明,这种把枯燥的复习变成有趣的游戏的方法,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复习的主动性。
2、活用学具,体验求知过程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他们更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因此,在复习中,应尽可能地多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用活学具,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体验到探索的价值.
3、自选作业,树立主题意识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知识的获取应该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完成作业也应该如此。倘若仅仅把作业变成一种单向的给予、命令,难免让学生没有胃口,产生厌倦情绪。这样的作业也就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选择的权利,抑制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获取知识的热情,也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在设计作业时,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4、盘点信息,寻找复习的镜子
学生的数学分析是学生复习,教师教学的一面镜子,盘点其中的信息,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动态,同时还能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内容包括:(1)、归纳知识要点;(2)、分析哪些知识学得好,哪些知识学得不好,原因是什么;(3)、总结学习经验、方法、教训;(4)、学生给教师提意见。
5、巧用习题,触类引申
本学期末,进修学校出了些相应的《复习提纲》,在使用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对易错易混的习题进行精讲,出些与其相似的习题进行比较,或者引申出与其数量关系相似习题进行比较归类,从而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质数和奇数的比较;质数和质因数;比和比例等。对易混概念的分析,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把握概念的本质,避免不同概念的干扰。对易混的方法也应该进行比较,以明确解题方法,如求比值和化简比。
在小学数学期末复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材施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合理引导学生避免“高原现象”的发生,在教学中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只有适合自身实际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潜心研究,就会有许多新的复习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9
新未来教育认为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复习:学前年级以模块化学习为主,进行专项练习。因为孩子从基础入手进行模块化训练提升会更快,比如:图形模块,数独模块和计算模块。做动手操作摆图形的《立体王》,或者是《数独A阶/B阶》。
一年级后,非常推荐大家做的第一本书就是《举一反三》,它是可以二刷的。第一遍先自己做一遍,第二遍在做的同时,也要能让他讲出来。
《举一反三》完成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做套卷了,像《期末冲刺100》。很多家长发现:我们孩子明明好像也会,但是在试卷上呈现不出来。
这就是我们套卷做得比较少,这道题在专项训练里反复练会了,但是等拿到综合类的套卷,里面题型多变反而让孩子变得不知所措。
所以最后还要回到套卷里练习,并且准备一个错题本,学会及时抄录套卷错题和回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