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捕外籍人士

如题所述

法律分析:批捕外国人,则根据所涉嫌的罪名有所区分。按照我国刑事法律规定,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依照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对外国籍犯罪嫌疑人依法作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决定或者执行拘留、逮捕后,由省级公安机关根据有关规定,将其姓名、性别、入境时间、护照或者证件号码、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嫌犯罪的主要事实,已采取的强制措施及其法律依据等,通知该外国人所属国家的驻华使馆、领事馆。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审查批准逮捕外国犯罪嫌疑人的规定》

第一条 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但不包括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人,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案件或者涉及国与国之间政治、外交关系的案件以及在适用法律上确有疑难的案件,地市级或者省级侦查机关提请批准逮捕外国犯罪嫌疑人的,分别由地市级人民检察院或者省级人民检察院审查,认为需要逮捕的,层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需要逮捕的,经征求外交部的意见后,作出批准逮捕的批复,同时抄送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必要时,报请中央批准。经审查认为不需要逮捕的,作出不批准逮捕的批复。地市级人民检察院或者省级人民检察院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批复,依法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第二条 外国人涉嫌本规定第一条规定以外犯罪的案件,地市级或者省级侦查机关提请批准逮捕外国犯罪嫌疑人的,分别由地市级人民检察院或者省级人民检察院审查,依法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决定批准逮捕的,应当在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后四十八小时以内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备案,同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外事部门通报。

第五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外国犯罪嫌疑人,应当在法定期限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因特殊原因不能在法定期限以内作出决定的,应当及时通知侦查机关依法改变强制措施。

第六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外国犯罪嫌疑人的案件材料,需要使用电传报送的,应当使用密码电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