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是什么植物

如题所述

荆棘又名牡荆、荆条、黄荆,是马鞭草科的一种落叶灌木。
株高1-5米,小枝四棱,叶对生,叶柄较长,小叶呈椭圆状卵形,先端锐尖,花朵为疏展的圆锥花序,花雩呈钟状,花冠有白色、浅蓝色、淡蓝紫色或淡黄色。果实呈球形、卵形至倒卵形,中果皮为肉质,内果皮为骨质。
种子呈倒卵形、长圆形或近圆形,没有胚乳,子和叶通常为肉质。荆棘原本指的是两种植物,分别是荆和棘。因为荆和棘在野外混生,所以才产生了荆棘这一类植物。
荆是没有刺的荆条,棘是有刺的酸枣。两者常丛生为丛莽,也泛指丛生于山野间的带棘小灌木。荆棘原产于亚洲地区,通常生长在山地阳坡上,容易形成灌丛,在中国北方地区分布较广,资源极其丰富,在东北、华北、西北、华中、西南等地分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6
荆棘是一种植物,它原来是指两种植物:荆和棘。 棘与荆在野外常混生,因此就产生“荆棘”。荆:荆条,无刺;棘,酸枣,有刺。两者常丛生为丛莽。也泛指丛生于山野间的带棘小灌木。荆棘丛生最易阻塞道路,又借喻作艰险处境或者纷乱局面,成语“披荆斩棘”和“荆天棘地”由此引申而来。

形态特征
荆现名牡荆、荆条、黄荆,是马鞭草科的一种落叶灌木,高1-5米,小枝四棱。叶对生、具长柄,幼枝、新叶为绿色。5-7出掌状复叶,小叶椭圆状卵形,长2—10cm,先端锐尖,缘具切裂状锯齿或羽状裂,背面灰白色,被柔毛。花组成疏展的圆锥花序,长12~20cm;花萼钟状,具5齿裂,宿存;花冠蓝紫色,二唇形;雄蕊4,2强;雄蕊和花柱稍外伸。核果,球形或倒卵形。花期长,6—8月,果期7—10月。
生长环境
常生于山地阳坡上,形成灌丛。
分布范围
中国北方地区广为分布,资源极丰富,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西南等省。
历史典故
荆古代又名楚,用来做刑仗,鞭打犯人。因此楚又称“荆楚”,受鞭打叫“受楚”。“受楚”是件痛苦的事,所以“楚”字又引申有“痛苦”的意思,如痛楚、苦楚。荆在古代还用来制作妇女的发钗,称为“荆钗”。后来还演变成谦称自己的妻子为“荆室”“拙荆”,或简称为“荆”。
荆条

棘是鼠李科的一种落叶灌木,它的枝条多荆,民间常用它作围篱。最早囚拘奴隶也以棘丛围绕。以后“丛荆”也成了囚拘之所的代名词。在科举时代,为了防止考场上传递作弊,围墙上也满插棘枝,故考场也称“棘院”或“棘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