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统手工艺制作的虎头鞋为什么在北方民间流传?

如题所述

虎头鞋,是一种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制作的童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

“会走不会走,先穿‘猫猫头’”,这里的“猫猫头“也叫虎头鞋。

为什么在北方的民间又叫它“猫猫头”鞋呢?因为老虎是猫科动物,样子像猫,以老虎的头像为样子做出来的鞋和猫头很相似。这样说起来更容易有一种哄、逗孩子的感觉,小孩子更容易接受。记得小时候,每当哭闹不停的时候,父母总是会连哄带吓,不要哭了,再哭“猫猫”就来了,这里的“猫猫”应该也是指老虎的意思。

虎是威信、英勇和尊贵的象征,虎具备的这些特性,极大地迎合了人们借物祈福的美好愿望,人们相信,虎能为宝宝守神护岁,守护平安。而虎头鞋既有实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同时它又是一种吉祥物,人们赋予它驱鬼辟邪的功能。

穿虎头鞋的时间,是在幼童百天以后。人们认为虎是百兽之王,寓意着吉祥如意、福气冲天,穿了虎头鞋孩子将来眼明、耳灵,长大后能通达人情,受人欢迎。

虎头鞋宽敞的内部空间和宽阔的鞋底,有利于幼儿脚丫的生长发育,又可以防寒保暖;即能满足孩子脚丫的安全防护,又能使鞋子大面积的接触地面,帮助孩子脚踏实地、稳步行走。

虎头鞋艳丽的色彩搭配和栩栩如生的夸张造型,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又借虎的形象传递了爱意和祝福。

河南民间的虎头鞋,式样繁多、花色不一,地域特色比较显著。但颜色上基本以鲜艳、靓丽为基调,造型上大多粗狂、夸张为风格。脸大、眼大、嘴巴大和饰物较多为最显著的特点。河南民间的虎头鞋一般做工比较复杂,装饰物较多,并且相对繁琐。除了虎头的基本特征外,往往彩线、花边、布料、毛线、皮毛、金属片、珠子、扣子、彩带等等材料繁复使用,加上粗大的针脚,粗狂厚重之气更加强烈。蕴含着中原厚重的民俗民风和豪放粗狂的人文特色。

别小看一双小小的虎头鞋,它从打袼褙到纳鞋底,从做鞋面到绣花,一针一线都凝聚着亲人的智慧和汗水。缝制虎头鞋一般先由剪纸样开始,根据事先合计好的式样,剪出“虎头”、“虎身”、“虎腹”三部分纸样,即鞋头、鞋帮、鞋底三部分;然后把它们贴在袼褙上,依样裁剪下来,再在裁剪好的袼褙上粘上面料。面料通常使用生活中常见的绸、缎或棉布,颜色的选择一般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不同,有红、黄和蓝等等。面料粘到袼褙上晾干后,就可以了。

缝制虎头鞋除了掌握剪裁、缝制、绣花等多种技法外,还需要有一定的艺术想像力和创造力,这样才能缝制出与众不同的虎头鞋。

“高手”可以将那些常见的色线,巧妙地加工成虎须、虎眉或皮毛,而那些花红柳绿的布头,经过拼凑、整合,转眼变成了虎眼、虎嘴、虎耳、虎尾巴。有些还用珠子、扣子等物直接代替虎眼和虎鼻;有的用毛皮将虎耳、虎眼、鞋口等部位镶边等等,增加了装饰性。孩子在行走或玩耍时,闪闪发光的金属片和毛茸茸的皮毛与虎头上鲜艳夺目的"王"字交相辉映。

手艺就这样一代一代,一辈一辈传了下来,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传统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局部的创新与改良,这种看似平常的交流提高,为几千年传承的民间工艺这个庞大肌体,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养分和新鲜血液。

总之,虎头鞋,寄托了老人们对孩子的美好祝愿,传递了人们对孩子的深深爱意和美好期盼!

小时候的你穿过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