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2018年各地出生率普降的原因是什么?

虽然现在国家鼓励大家进行生育,可是从2018年各地出生率的数据得知,出生率出现下降趋势。那么为什么大家会选择不生或晚生呢?是思想上的转变?还是受育儿经济上的困扰?

3月20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各地公布的统计公报数据发现,各地2018年出生率普遍有所下降,其中山东不再是全国出生率最高的省份,2018年出生率为13.26‰,比上一年降低了4个多百分点。


  青海、广西、宁夏等地区出生率在全国靠前,相比之下,发达地区出生率普遍比较低,比如京沪津以及东北三省,其中2018年辽宁、天津、上海的出生率分别只有6.39‰、6.67‰和7.2‰,只有青海、广西等地的一半左右。
  全国来看,2018年出生率为10.94‰,比2017年的12.43‰有所下降,受此影响,2018年全国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比上一年减少了200万人。
为什么各地出生率差异如此巨大,且整体呈现下降态势?3月20日,河北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所长王金营指出,各地生育率与发展水平相关。越是发达的地区,城镇化水平越高,城市人口生育意愿相较于乡村要低一些。“在很多边远地区城镇化水平低,出生率相对会高。”

追答

3月20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各地公布的统计公报数据发现,各地2018年出生率普遍有所下降,其中山东不再是全国出生率最高的省份,2018年出生率为13.26‰,比上一年降低了4个多百分点。


  青海、广西、宁夏等地区出生率在全国靠前,相比之下,发达地区出生率普遍比较低,比如京沪津以及东北三省,其中2018年辽宁、天津、上海的出生率分别只有6.39‰、6.67‰和7.2‰,只有青海、广西等地的一半左右。
  全国来看,2018年出生率为10.94‰,比2017年的12.43‰有所下降,受此影响,2018年全国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比上一年减少了200万人。
  为什么各地出生率差异如此巨大,且整体呈现下降态势?3月20日,河北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所长王金营指出,各地生育率与发展水平相关。越是发达的地区,城镇化水平越高,城市人口生育意愿相较于乡村要低一些。“在很多边远地区城镇化水平低,出生率相对会高。”

3月20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各地公布的统计公报数据发现,各地2018年出生率普遍有所下降,其中山东不再是全国出生率最高的省份,2018年出生率为13.26‰,比上一年降低了4个多百分点。

  青海、广西、宁夏等地区出生率在全国靠前,相比之下,发达地区出生率普遍比较低,比如京沪津以及东北三省,其中2018年辽宁、天津、上海的出生率分别只有6.39‰、6.67‰和7.2‰,只有青海、广西等地的一半左右。

  全国来看,2018年出生率为10.94‰,比2017年的12.43‰有所下降,受此影响,2018年全国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比上一年减少了200万人。

  为什么各地出生率差异如此巨大,且整体呈现下降态势?3月20日,河北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所长王金营指出,各地生育率与发展水平相关。越是发达的地区,城镇化水平越高,城市人口生育意愿相较于乡村要低一些。“在很多边远地区城镇化水平低,出生率相对会高。”

3月20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各地公布的统计公报数据发现,各地2018年出生率普遍有所下降,其中山东不再是全国出生率最高的省份,2018年出生率为13.26‰,比上一年降低了4个多百分点。

  青海、广西、宁夏等地区出生率在全国靠前,相比之下,发达地区出生率普遍比较低,比如京沪津以及东北三省,其中2018年辽宁、天津、上海的出生率分别只有6.39‰、6.67‰和7.2‰,只有青海、广西等地的一半左右。

  全国来看,2018年出生率为10.94‰,比2017年的12.43‰有所下降,受此影响,2018年全国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比上一年减少了200万人。

  为什么各地出生率差异如此巨大,且整体呈现下降态势?3月20日,河北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所长王金营指出,各地生育率与发展水平相关。越是发达的地区,城镇化水平越高,城市人口生育意愿相较于乡村要低一些。“在很多边远地区城镇化水平低,出生率相对会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5
越是发达的地区,城镇化水平越高,而城市人口的生育意愿相较于乡村要低一些。

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

3月20日,记者从各地公布的统计公报数据发现,各地2018年出生率普遍有所下降,其中山东不再是全国出生率最高的省份,2018年出生率为13.26‰,比上一年降低了4个多百分点。

青海、广西、宁夏等地区出生率在全国靠前,相比之下,发达地区出生率普遍比较低,比如京沪津以及东北三省,其中2018年辽宁、天津、上海的出生率分别只有6.39‰、6.67‰和7.2‰,只有青海、广西等地的一半左右。

全国来看,2018年出生率为10.94‰,比2017年的12.43‰有所下降,受此影响,2018年全国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比上一年减少了200万人。

为什么各地出生率差异如此巨大,且整体呈现下降态势?3月20日,河北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所长王金营指出,各地生育率与发展水平相关。越是发达的地区,城镇化水平越高,城市人口生育意愿相较于乡村要低一些。“在很多边远地区城镇化水平低, 出生率相对会高。”



各地出生率普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8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10.94‰,这是1949年以来历史最低值。各省的情况也类似,出生率均呈现下降趋势。

山东2017年出生率是17.54‰,2018年只有13.26‰;福建2018年出生率为13.2‰,2017年为15‰;甘肃、河北2018年出生率分别为11.07‰、11.26‰,2017年分别为12.54%、13.2‰。

至于北京和上海,尽管出生率在2017年已经低于10‰,但是2018年仍下降明显,分别只有8.24%、7.2‰。

3月20日,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黄匡时表示,现在适龄结婚生育的女性在减少,且教育水平提高,这导致结婚生娃比例下降。

“持续攀高的离婚率对年轻人的婚育观念也影响很大,不断曝光的明星离婚事件等对一些年轻人的结婚生娃观念也产生了影响。”黄匡时说。

宁夏统计局发布报告指出,2018年,宁夏人口出生率为13.32‰,比2017年下降0.12个千分点。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生育新政已落地三年,“全面两孩”政策在2016年、2017年集中释放,2018年政策集中释放效应弱化,二孩生育趋于平稳;二是育龄妇女(15-49岁)和生
第2个回答  2019-03-25
原因一:结婚成本越来越高
现在的大龄未婚男青年越来越多,并不是他们不想结婚,而是结婚成本实在太高了。首先摆在他们结婚面前的阻碍就是房价。现代社会,应该很少的女青年不会要求男方有房有车,就算女方不要求,丈母娘也会要求。但是,看看现在城市的房价,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哪里买得起呢?于是只能一拖再拖。结婚的人少了,自然新生人口也就降下来了。
原因二:抚养成本越来越高
其实,很多人都是想要孩子的,想要多个孩子的家庭也不在少数。只不过,现实让大家趋于冷静,因为养不起的话不如不生。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要多少成本应该很多人都算过,奶粉钱、上学费、培训费等等,物价也在不断上涨,没有几十万是根本不够的,更别说父母花费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成本。正因为抚养成本越来越高,导致人们生育意愿越来越低。
原因三:观念的转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往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一定要生儿育女的观念已经逐渐改变了。现在很多年轻人的观念是,不一定要生孩子,甚至不一定要结婚。越来越多年轻人觉得,自己赚的钱养活自己还差不多,还要养活别人的话就很勉强了,干脆就一直单身吧。最近一年,“佛系青年”一词的大火,就从侧面证明了这种观念的变化,不喜不悲,独善其身,这就是很多年轻人目前的状态。
第3个回答  2019-03-25

1.有一句很火的话叫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
房价太高—买不起房—娶不到老婆—生不了孩子—出生率下降
买了房—还房贷—工作—不敢造人—养不起
2.给不了好的教育
借用梁建章2016年在博鳌论坛说的一句话


公司的中高层都往外送小孩
那送不起小孩的人呢
现在中国的教育竞争力大 各地开遍补习班
别人都上了补习班 你的小孩不去吗
无形中又多了一笔教育经费
头发都白了
3.思想开放
养儿防老的思想已经渐渐被取代。两个人好好的在一起就好了,干嘛还要小孩呢,多费劲。

第4个回答  2019-03-25
我国2018年新出生人口下降基本符合预期,此前亦有机构预测2018年我国出生人口规模在1500万人和1600万人之间,预测的精确度比较高,两者相差较小。这样看起来,我国新出生人口已两年连续出现下降态势。2016年二孩刚放开当年,全国新出生人口达1786万人,之后亦开始下降,2017年新出生人口为1723万人,比2016年下降了63万人,2018年下降到1523万人,减少了263万人,2017年和2018年分别比2016年下降了3.52%和14.72%;更为令人关注的是,新出生人口创我国1961年以来新低,往后新出生人口还会否下降,现在还很难说,但大概率事件应会是继续呈下降态势。

我国新出生人口下降与之前放开二孩时一些专家学者们的担忧相对照,正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当年很多人担心放开二孩后会引发新出生人口的爆发式增长,但现实却给出了无情的答案,原因到底在哪,是适龄生育夫妇数量减少?还是很多年轻夫妇迫于各种生活压力放弃生育二孩?而且新出生人口一年比一年减少到底折射出哪些问题?这些都是值得全社会认真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我国新出生人口连续两年下降的现实至少折射出了三大问题:

年轻人生育观念的转变,随着现代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很多年轻夫妇注重个性化发展,也注重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认为多生育小孩不仅会增加家庭经济负担,更会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认为多生一个小孩不仅增加精神上的负担,更会消耗大量的养育时间成本,影响自身的事业。加上随着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日渐健全和养老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养儿女防老的理念不断淡化,基于这些社会因素,很多年轻夫妇自动放弃生育二孩。

生活成本大幅增加,高抚养成本、高教育成本、高医疗成本、高抚养成本让不少年轻夫妇对生育二孩望而生畏。一个小孩从出生时请保姆、购买营养及生活用品,到幼儿园、小学、中学再到大学教育费用,初步估算,按现在的物价水平没有80万到100万元,根本培养不出来,既然要生下来就得养育好、培育好,尤其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让不少家庭为养育小孩将积蓄花光。

最为令年轻夫妇不敢生育的是,当小孩大学毕业后找工作,安家落户,高昂的房价让人不堪重负,甚至一辈子的努力都无法买得起房子,这样还有谁敢生二孩。面对此情形,有人说高房价是人口增长的最好“避孕药”,这种观点颇为生动形象,一点也不假。

生育二孩相关激励政策不到位,让家庭承担过多的责任或义务,确实让不少家庭难堪重负,也不愿多生。从当前现实看,生育小孩既是家庭的责任,也应是国家的责任,因为一个民族离不开繁衍生息,如果谁都不愿意生育,那这个民族的未来将是危险的。从现实看,公立托儿所、幼儿园少,很多小学入学困难,中学还没有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大学产业化教育,让很多家庭为了小孩的入托、读书教育等掏空了积蓄,如果不幸遇到疾病,那支出就更是大得惊人,多一个小孩就需多掏一倍的钱,这让一些工薪阶层家庭哪有经济实力来应付?

因此,从新出生人口减少的现实看,提振年轻夫妇生育意愿,让年轻夫妇转变生意理念已是当务之急。国家除了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之外,应该出台与生育二孩政策相适应的激励政策,比如对生育二孩的家庭从幼儿到整个中学教育阶段发放一定的生活补贴,给予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全程免收学费、减少住院费用、提供就业、给予购买住房补贴等系列优惠政策,消除生育夫妇后顾之忧。同时,在此基础上,政府可考虑根据当前实际情况放开三胎,过度到一定时期实施生育全面放开,以扭转我国新出生人口下降态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