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相争鱼瓮得利 再告诉我意思

如题所述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一只河蚌张开蚌壳,在河滩上晒太阳.有只鹬(yù)鸟,从河蚌身边走过,就伸嘴去啄河蚌的肉.河蚌急忙把两片壳合上,把鹬嘴紧紧地钳住.鹬鸟用尽力气,怎么也拔不出嘴来.蚌也脱不了身,不能回河里去了.河蚌和鹬鸟就争吵起来.鹬鸟瓮声瓮气地说:“一天、两天不下雨,没有了水,回不了河,你总是要死的!”河蚌也瓮声瓮气地说:“假如我不放你,一天、两天之后,你的嘴拔不出去,你也别想活,总要饿死!”河蚌和鹬鸟吵个不停,谁也不让谁.这时,恰好有个打鱼的人从那里走过,就把它们两个一起捉去了.现在用来比喻双方相持不下,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9-09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汉语成语)编辑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一般指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汉语成语) “鹬蚌相争”是战国时谋士苏代游说赵惠王时所讲的一则寓言故事。当时赵王想要攻打燕国,苏代替燕王跟赵王说赵国和燕国争战不休,不过是“鹬蚌相争”而已,必定让秦国得“渔翁之利”。今天这篇寓言告诉人们,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要警惕真正的敌人。基本信息【汉字书写】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汉语注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

 

【感情色彩】贬义词【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劝诫人。[1] 【结构】主谓式组合的复句式。【成语解释】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 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近义词】渔人得利、两败俱伤、从中渔利【反义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押韵词】弊帷不弃、称心快意、薰莸异器、触禁犯忌、同心共济、街谭巷议、无立锥地、三征七辟、梭天摸地、时谈物议......【出处】《战国策·燕策二》成语辨【辨形】渔:不能写作“鱼”。【辨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和“坐山观虎斗”都有“双方争执不下;结果两败俱伤;让第三者获得好处”的意思;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偏重在客观地形容双方相斗让第三者获利;“坐山观虎斗”偏重在形容人的意愿和行动。成语示例⒈肃清日寇吾侪事,~笑列侯。(朱德《和董必武同志七绝》之三)  ⒉“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5-09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成语解释】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 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第3个回答  2015-05-09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鹬蚌相争”是战国时谋士苏代游说赵惠王时所讲的一则寓言故事。当时赵王想要攻打燕国,苏代替燕王跟赵王说赵国和燕国争战不休,不过是“鹬蚌相争”而已,必定让秦国得“渔翁之利”。今天这篇寓言告诉人们,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要警惕真正的敌人。

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望采纳,谢谢!
第4个回答  2015-05-09
“鹬蚌相争”是战国时谋士苏代游说赵惠王时所讲的一则寓言故事。当时赵国正在攻打燕国,苏代认为赵国和燕国争战不休,不过是“鹬蚌相争”而已,必定让秦国得“渔翁之利”。今天这篇寓言告诉人们,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要警惕真正的敌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