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了怎么办?

如题所述

  你好,突发性耳聋目前多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应在发病后7~10天内尽早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临床上根据听力曲线分型对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对各型突聋均有效。突聋患者多有内耳微循环障碍,故应用如银杏叶提取物等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疗效较好。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病毒和免疫抑制的作用,可缓解血管内皮水肿,增加内耳血液供应,目前是突发性聋的重要治疗药物。合理联合用药比单一用药效果好。另外,还可应用神经营养类药物,常用的神经营养类药物有三磷酸腺苷(ATP)和维生素类等。还可联合高压氧治疗以及中医药针灸治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2

1.耳聋:多为单侧耳聋,发病前多无先兆,少数患者则先有轻度感冒、疲劳或情绪激动史。耳聋发生突然,患者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少数患者可在3天以内听力损失方达到最低点。




2.耳鸣:可为始发症状,大多数患者可于耳聋时出现耳鸣,但耳鸣也可发生于耳聋之后。经治疗后,多数患者听力可以提高,但耳鸣可长期存在。 3.眩晕:一部分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眩晕,多为旋转性眩晕,伴恶心、呕吐。可与耳聋同时出现,或于耳聋发生前后出现。

第2个回答  2019-03-22
突发性耳聋归于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一种,其主要的发病机理至今不是很明确,但在临床上多与血栓栓塞,病毒、细菌感染以及变态反应、遗传倾向有一些关系,主要的是接触噪音引起的突发性耳聋最为常见。治疗首先是以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的药物为主。如果其伴发有耳鸣以及眩晕、呕吐等症状,也需要对症治疗,药物主要还是银杏叶片以及甲钴胺片、长春胺胶囊,可以口服中药通窍活血汤以及配合高压氧治疗,在前3-5天之内需要用地塞米松片或者强的松片激素。
第3个回答  2020-06-07
突发bai性耳聋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见du病。典型表现是突然发生单zhi侧或双侧的感音性神经性聋dao,可以在数小时或数日之内导致听力迅速下降。以往突发性耳聋多发于中老年人,而近十几年,患者有年轻化的倾向。日前,在中学生、大学生群体中,患突发性耳聋者也不鲜见。
人的内耳动脉是一条极度弯曲的末梢动脉,它没有侧支循环。当人体处于情绪激动、惊恐等导致肾卜腺素分泌增加的情况下,这条弯曲、微小的耳动脉便有可能发生痉挛,微血管内血流变得缓慢甚至停滞,从而引起局部缺血、缺氧,内耳供氧不足而致突发性耳聋。
某些病毒感染也是引起突发性耳聋的原因。许多突发性耳聋患者发病前有感冒病史。病毒侵入内耳后与红细胞、血小板结合,凝集成团,阻塞内耳的血管,引起内耳缺血、缺氧;此外,病毒使听神经充血、水肿,导致听神经受损而使听力下降。这是用“病毒感染”对突发性耳聋发生机制的另一种解释。
可是,临床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尤其是治疗的实际效果证明:上述“病因、发病机制”并不能完全解释突发性耳聋的病理过程和转归。这也许就是部分突发性耳聋患者至今无法治愈的原因,故学者们还在继续研究。
突发性耳聋,有不少原因可能引起一时性的耳鸣和听力下降,例如感冒时呼吸道的卡他症状、不适当地擤鼻涕、巨大声响的刺激等。故不能因为有耳鸣和听力下降就认为是患突发性耳聋。其次,有研究表明,少数突发性耳聋患者可不经治疗而自愈。
必须提醒的是,对大多数突发性耳聋患者来说,争分夺秒进行正确的治疗,才有可能保住听力,避免造成永久性耳聋。
保护听力,减少发生突发性耳聋。
虽然目前未能完伞明了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但仍可通过一些措施来保护听力,以减少突发性耳聋的发生。
第4个回答  2020-02-03
突聋、耳鸣(找不到病因急性期患者)第一件事就是做高压氧,高压氧治疗突聋的原理是通过提高血氧含量、血氧分压和增加血氧弥散度,使血氧从血管纹向螺旋器细胞的弥散率上升,从而使耳耳蜗的血氧供应增加,改善螺旋细胞因缺血、缺氧所造成的损害,增加毛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毛细胞的再生和功能恢复,进而逐步恢复听力。 但是众所周知突聋这个病到最后是治愈的还是自愈的尚不明确,所以不单单是高压氧治疗对突聋的具体疗效是不明确的,但是目前医生首先会主张用高压氧,除非你有高血压,中耳炎或者咽鼓管功能不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