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十六位皇帝,为何有十位都没活过40岁?

如题所述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由汉民族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朱元璋改元称帝到朱由检煤山自缢,朱明王朝经历过16位皇帝,享国276年。明朝的皇帝历来都是历史爱好者们争论的焦点、而这十六位皇帝的年龄和寿命问题又成了焦点中的焦点话题。

明朝十五任皇帝(明惠帝朱允炆卒年不详)有10位没有活过四十岁,从朱棣以后寿命超过五十岁的也只有朱厚熜和朱翊钧两位。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明朝皇帝多短寿这一现象呢?

1.工作强度大

明朝是皇权高度集中的朝代,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将军政大权牢牢的集中在自己身上。因此、事无巨细他都要事必躬亲,有史料记载朱元璋有时候批阅奏折要到晚上一两点,这样的工作强度是普通人所承受不了的。即使有了内阁和司礼监之后、所有军国大事的决定权最终也掌握在皇帝手中,这样的集权制度使得勤勉的皇帝必须要付出巨大的精力来面对高强度的工作,长此以往、对这些皇帝们的身体是一种极大的损伤。

2.崇道和炼丹

明朝皇帝多尊崇道教、并乐此不疲的寻求长生不老之术,为此他们大量炼食丹药,而这些丹药之中含有过量的重金属物质,长期食用这些,必然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致命的打击。

3.成长环境

大多数明朝皇帝的成长环境并不好、其中尤以明孝宗朱佑樘和明熹宗朱由校为甚,他们的出身都很尴尬,母亲都不得宠且早亡,这样惨淡的幼年经历给他们的情绪和心理上带来了过大的创伤和重压,以至于影响到了他们最终的身体健康。

4.遗传基因

从明仁宗朱高炽以后、都属于永乐帝朱棣的直系,史料中可以发现永乐一支生育能力多不强,且后代多短寿。英宗、代宗、孝宗、世宗四人均是一代单传;而武宗和熹宗没有子嗣传世,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朱棣一支系的基因不强,而且很有可能有某种遗传性的疾病,这也是朱棣以后的皇帝多短寿的一个原因。

其实、古代皇帝作为一种有着特殊性质的职业,在某种程度上必然会伴随着更大的风险,他们不仅需要付出更大的体力去处理各种大事,更会面临强大的思想和精神压力,再加上不加节制的私欲,致使他们在健康和寿命上不及普通人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0
明朝的皇帝大多数都不长寿。可能是有某些遗传疾病,传给了自己的后代,结果导致了后世的明朝皇帝寿命都不长。再就是与这些皇帝追寻长生不老有关。总的来说,明朝皇帝寿命不长。
第2个回答  2019-10-09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与自身生活状况息息相关,明朝有超过半数的君主都没活过40岁,这也算是比较“短命”了。
第3个回答  2019-10-10
明朝十五任皇帝(明惠帝朱允炆卒年不详)有10位没有活过四十岁
第4个回答  2019-10-10
明朝皇帝多尊崇道教、并乐此不疲的寻求长生不老之术,为此他们大量炼食丹药,而这些丹药之中含有过量的重金属物质,长期食用这些,必然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致命的伤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