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晚期智人化石的发现主要有哪些?

如题所述

我国发现的晚期智人化石,主要有柳江、资阳、山顶洞、河套等标本。含有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物而没有人类化石的地点更多,如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湖南、江西、广西、云南、四川等都有这类遗址。在西藏定日县也发现了旧石器。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山西的峙峪、河南的小南海和四川的富林等遗址。

柳江化石是1958年在广西柳江县新兴农场通天岩的岩洞中发现的。化石材料包括一个完整的头骨(缺下颌)、两段股骨,还有右髋骨、骶骨、脊椎骨,属于一个中年人个体。

这个头骨具有黄种人的许多特征,如颜面上部、鼻梁和嘴部向前突出的程度与现代黄种人相一致,硬腭中等大小,先天性第三臼齿缺乏和门齿呈铲形等。年龄在40岁以上。没有发现文化遗物。动物化石属我国华南山洞中常见的大熊猫一剑齿象动物群,表明当时的气候是温暖湿润的。

资阳人化石是1951年修建成渝铁路时在四川资阳的黄鳝溪大桥桥墩工程中发现的一个老年妇人头骨。头骨的颅顶部分保存完整,颅底大部缺乏。另有硬腭一块,还发现一个骨锥。

头骨比较小,但仍在现代中国人的变异范围内;有一些原始性状,如眉弓较发达,枕骨内面的大脑窝比小脑窝深而且广等。与资阳人标本共存的动物化石有猛犸象、鹿等。有人认为资阳人的时代较晚,但目前还无定论;这里仍把它作为新人化石之一。

山顶洞化石是1933年在北京周口店猿人洞上方的另一个小山洞中发现的,包括三个相当完整的头骨,一男两女,加上其他零星头骨,至少代表八个人,同时发现有骨器和少量石器。

1939年,专家魏敦瑞研究山顶洞头骨,认为男性老人接近日本北海道的阿伊努人(过去叫虾夷人),中年女人似爱斯基摩人,青年女人似美拉尼西亚人。

1922年,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的大沟湾发现过大量动物化石,其中有一颗小孩的上外侧门齿。1956年,内蒙古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又在乌审旗嘀哨沟湾村附近发现了人类的左股骨的下半段和一块右顶骨破片。这就增加了对河套化石形态的了解。近年又在这一地区发现额骨化石。

据报道,在中国台湾台南左镇菜寮溪发现了人头骨片,其年代可能在1万~3万年之间。这是中国台湾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

还有在辽宁建平发现的一段肱骨和山东新泰发现的一个臼齿,都属晚期智人;但难以确定是更早些还是更晚些的晚期智人。

此外,还有在吉林榆树周家油坊发现的两块头骨碎片和一根胫骨,在江苏泗洪下草湾发现的一段股骨,云南丽江发现的三根股骨。三处的人骨化石,都可能是旧石器时代晚期或其后的人骨。它们确切的地质时代还难以确定。

中国发现的晚期智人化石具有明显的黄种人特征。而且,不仅晚期智人化石如此,前面各章所述的中国的早期智人以至直立人化石也具有不少黄种人的性状。

早在1941年,魏敦瑞就指出北京猿人具有一系列与蒙古人种密切相关的性状,如头骨前部正中有矢状脊,后部有缝间骨(印加骨),以及宽阔的鼻骨,鼻梁侧面的轮廓,前突的颧骨,上颌骨的额蝶突,圆钝的眶下缘,铲形的上门齿,上颌、外耳道和下颌的圆枕,股骨的极度平扁和肱骨发达的三角肌粗隆等。从而,他认为北京猿人是智人的直接祖先,与蒙古人种的关系比与其他人种,特别是白种人的关系要密切得多。

从现有的化石证据来看,在中国发现的人类上门齿化石都是铲形的,如元谋、周口店、和县、郧县、桐梓、营口金牛山、丁村、柳江、河套、山顶洞的标本,无一例外。在新石器时代和现代中国人的标本中,铲形上门齿占有极高的百分率,高于任何其他种族。

另一有关牙齿的特征是第三臼齿的先天性缺失。蓝田猿人的下颌骨是老年人的,但两侧都没有第三臼齿,这是先天性缺失的例子。年龄在40岁以上的柳江上颌骨也没有第三臼齿;在现代人中,第三臼齿先天性缺失的百分率在蒙古人种中最高。

从额骨化石来看,蓝田、北京周口店、和县、大荔、马坝、资阳的头骨上都有明显程度不同的矢状脊。保存有部分鼻骨的化石,如蓝田、北京周口店、营口金牛山、大荔、马坝、柳江和山顶洞等标本,都有较宽阔而较垂直的鼻部。保存有颧骨部分的标本,如北京周口店、营口金牛山、大荔、马坝、柳江和山顶洞化石,都具有向前突出的颧骨。印加骨存在于北京周口店、大荔、丁村和许家窑的人化石标本。

上述这些在现代蒙古人种中出现率特高的性状,在中国发现的从直立人直到晚期智人中都经常出现,显示着后者对前者亲缘上的继承关系。自然,在这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中,必然也与其邻近地区的人种不断有基因的交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31
中国境内的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有一些典型代表,也有一些过渡形态人种

直立人:巫山人、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金牛山人、南京人、和县人等(金牛山人属于过渡人种)
早期智人:许家窑人、马坝(坝)人、丁村人、大荔人、长阳人、桐梓人、黄龙洞人等
晚期智人:福岩洞人、山顶洞人、峙峪人、郧西人、资阳人等(期中以福岩洞人和山顶洞人最为典型)
以上来源于张之恒先生的《考古学通论》以及教授所教授知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