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思修作业,瞎答的就免了,要官方语言)

如题所述

要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们首先得了解所谓“人人平等”的含义。
法律具有公平原则。所谓公平,即指法律所确定的,是大多数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人人平等”并非是指所有人之间都平等,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化的事物。平等是指对大多数人的平等。也就是普遍性的含义。法律是基于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产生的,每一向法规的内容反映的其实是人类对社会的一定要求和判定标准。个人对自己社会生活的要求和态度不同,对于社会的要求和看法也就不同,因此法律不可能反映社会上所有人的要求和标准。是“绝大多数人的平等”。
明确了范围后,对于如何实现人人品等的理论就不难产生了。三个代表中有一项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法律既然是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那么,要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党就应该明白自己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所以每个党员,都应当有为人民服务,代表人民的政治觉悟。
作为个人,应当尊重法律,了解法律。只有了解法律,才能够不触犯法律,法律才能够切实的保护个人的利益,党大家都能够这么做,法律也就保护了大家的利益,那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就做到了。
说到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做到这点并不是针对法律本身作出修改,而是对于个人,对于社会集体成员,提高自身对法律的认识,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来做到的。
从中,我们在看待一个问题的时候,不能眼光狭隘的只从这个问题切入,我们应当看到周围,看到自己,审视自我,方能找到一个最好的答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12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点,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曾经提出过,但作为法制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来的。1776年7月4日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9年8月27日法国的《人权宣言》,都提及了这一原则。资产阶级确立这一法治原则,是对封建阶级特权的否定,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是巨大的进步。但是,资产阶级的法律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的,它的所谓的法律上的平等,掩盖着实际存在的人们经济上和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而社会主义法律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因此我国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基本原则,反映和集中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使人民群众作为国家的主人的地位,决定了我国人民群众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可以在事实上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2个回答  2010-12-25
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想奠定了现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基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不仅被社会主义法制所承认而且得到充分体现,成为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

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须平等的遵守法律,依照法律规定平等地享有和行使法律权利,平等地承担法律义务。在社会主义国家,不承认有任何享受特权的公民,也不承认有任何免除法律义务的公民。

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于任何公民,不论其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社会地位,居住期限等有何差别,都要给予平等对待,从而保证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的受到法律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平等的受到法律追究和制裁。
第3个回答  2010-12-22
我是来抱走答案的,孩子,必博辛苦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