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会馆的新安东莞会馆

如题所述

三、新安东莞会馆
东莞会馆外墙上:“此铺归东莞会馆永远营业”
地点:深圳南山区九街
年 代:清代
说 明:
又称“宝安公所”。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是清代东莞商人在新安县设立的商会会所。建筑面积53平方米,内仍保存有修建“宝安公所”时立的4块石碑。1996年南山区政府出资进行了整修。现有新安故城管理处负责管理。
四、北京东莞会馆
广东东莞会馆座落在北京宣外上斜街中段路南,与同省籍番禺会馆为邻,现门牌56号。会馆前身为贵族府邸 (有为清康雍年间大将军年羹尧故宅之一家之言) 。光绪年间,由广东陈氏家族陈学陶购得,改建为东莞会馆,馆内聚贤堂为主要建筑。
东莞会馆大部建筑还保有旧时格局,但已辟为民宅,现已公布为宣武区文物保护单位。东莞会馆曾经居住过容庚、伦明、张次溪等莞籍名人
如皋冒鹤亭辑,东莞张次溪订《云郎小史》序:“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元旦东莞张次溪识于宣武门外烂缦胡同东莞会馆之拜袁堂。”
陈垣弟子单士元在《回忆陈援庵师》一文中提到:大约在1933年左右,一日援庵师对我说,有一批私人档案,关系清代末年故事,已商定让给故宫.一日,援师偕我到宣武门外的广东东莞会馆伦明先生家.伦明先生字哲如,亦北京大学教员.伦先生喜购书,曾在琉璃厂买得清末两江总督瑞方档案多册,大部为电报档案,关系清末历史的珍贵史料,如上海《苏报》案的档案即在其中.援师以900银元的价格,为故宫文献馆购人.当日,委我押运到故宫……后来,我又通过刘厚滋先生之介,从清代大官升允后人家补购端方的文件两柳条包用银20元.无前者我亦不识后者,回忆此事,益感援师对史学界的贡献之大。
容庚先生当时住在宣武门外上斜街老墙根东莞会馆,容庚所著《丛帖目》自序中说:“一九三一年,余初钞得《鸣野山房帖目》稿本,喜其草创,然伪误满纸,每有所见,辄校改于其上。于帖目未收者,成校补一卷。四一年十二月,太平洋战争起,余移居上斜街东莞会馆,百无聊赖,以书画遣日。所居密迩琉璃厂,时至观复斋,富华阁,翠墨斋假丛帖观之……”
五、南宁二邑会馆(东莞、南海两县合建)
二邑会馆就座落在,现南宁市壮志路(原博爱街)这条会馆街上,这是一座只有600平方米的老房子,过去广西民族学院创办初期曾经用做校舍。二邑会馆,就是由广东省(东莞、南海两县)合二为一创建的一个会馆,为两县的生意人提供集会、办事的场所。已被拆毁。
清代雍正年间广西省分为四道:桂平道领桂林府、平乐府;左江道领南宁府、浔州府、太平府;苍梧道领梧州府;右江道领柳州府、庆远府、镇安府、思恩军民府。另“有州十一”,实载十:田州、归顺州、利州、奉议州、向武州、都康州、龙州、江州、思陵州、都祥州。另有上林长官司、安隆长官司、直隶布政使司。(《明会要》卷七十三右江道领柳州、庆远、思恩、思明、镇安5府,无田州等10州)
清代石碑《奉左江道靳大老爷批示》为清代雍正元年(1723)所立,碑文讲述了二邑会馆创建的经过,东莞、南海二县合建二邑会馆,会馆馆长靳南,捐款的人名等。“宣化县记录一次为税寄里户乞天佑承禀情给示勒石承照...左江道按察使司副使加四级记录四次兼提南宁府 靳 批示南海、东莞二邑会馆馆长靳南...现石碑存放在南宁人民公园镇宁炮台上的古石刻碑廊,石碑文字还依稀可以辨认,石质有些风化.
六、东莞石龙布行会馆(同业会馆)
【民国】《东莞县志》卷十五“物产下”中“布帛类”有陈伯陶按语中:“然六十年前,邑中妇女犹以市绵纺织为生计,观石龙有布行会馆之设,其业之盛可知。”
七、海口五邑会馆
博爱路位于海口市东北部,“明天启时,南海、番禺、东莞、顺德、新会五县之人于府治北十里海口建五邑会馆。”
清末民初,广行的“五邑会馆”建在北门内街(现博爱北路70号工行分理处储蓄所及相邻的金城布艺店),由广东地区的佛山、新会、东莞、顺德、南海等地来琼经商的商家组建。五邑会馆旁有著名的“七正”店,即正合、正兴、正益、正安、正昌、正利和正祥七个商号店铺,经营纸业、爆竹等生意,为来自广东佛山的谭氏家族经营。
八、琼海东新会馆
东新会馆,始建于嘉庆6年即1802年,由广东东莞、新会籍嘉积汤、刘、吴、李、赵、全六姓商民创建,(60年代新民街琼海县工人文化宫旧址,亦即80年代市五金厂旧址,现新民街通往新西门市场街口),同时在会馆侧边创办东新小学。
九、海外东莞会馆
1、马六甲五邑会馆Maliujia Wuyi Huiguan
马六甲五邑会馆,马来西亚华人地缘社团。创立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闰三月,由梁连灏、黄石芝、姚振生、萧泳槐、黎润佳、和珍号东主等领头,旅居马六甲的南海、番禺、东莞、顺德、香山(中山)等五邑华侨发起组织。现存古碑记载,有174名五邑华侨捐款,1899年购得馆址于打金街(原名金榜已利)。1953年会员有千余人,其中番禺籍有300人,南海、顺德籍各有150人,是年参加泛马来亚番禺会馆联合会。为便于活动,南海组、番禺组、顺德组、东莞组、中山组,各组设职员若干名。1948年秋会馆成立有22人组成的铜乐队,服务于华人社会,历届华校联合组织运动会,各侨团学校举行庆典时去奏乐助兴。1983~1984年会馆主席邓果涵,副主席麦耀崧,名誉顾问邓标涵、吴章之、梁雅雄。番禺组主任梁雅雄、副主任陈耀森。
马来西亚东安会馆至今已有113年的历史。1955年,分布在马来西亚13个州的十多个东安会馆联合起来成立了东安会馆联合会总会,将全马来西亚的东安乡亲团结在了一起。包括:槟城东安会馆(槟城,1892年)、雪兰莪东安会馆(吉隆坡 1882年)、芙蓉东安会馆(芙蓉、1896年)等。
2、星洲东安会馆
新加坡华人地缘社团。由来自广东东莞、宝安人士组成。成立于1876年。原馆址在东豆腐街,1919年购置牛车水新桥路285号馆址。1966年加以扩建。成立以来,在造福乡亲,服务社区,特别是在推动剧艺方面,做出重大贡献。该会馆于1994年3月24日迁至丹戎巴葛区武吉巴梳21号。
3、澳洲悉尼保安堂和荫德堂
《新金山》第十一章《社会组织和县》中,有“在雪梨,最早由东莞于1875处建立了保安堂和荫德堂”的记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