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水平作用变形限值是如何确定的?

如题所述

3.5 水平位移限值和舒适度要求
3.5.1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刚度,避免产生过大的位移而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使用要求。3.5.2 在风荷载或多遇地震标准值作用下,按弹性方法计算的楼层层间最大水平位移与层高之比不宜大于1/250。3.5.3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下列结构应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 1)甲类建筑和9度抗震设防的乙类建筑; 2)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的建筑结构; 3)房屋高度大于150m的结构。 2 下列结构宜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 1)本规程表5.3.2所列高度范围且为竖向不规则类型的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 2)7度Ⅲ、Ⅳ类场地和8度时乙类建筑。3.5.4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薄弱层或薄弱部位弹塑性层间位移不应大于层高的1/50。3.5.5 房屋高度不小于150m的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应满足风振舒适度要求。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规定的10年一遇的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结构顶点的顺风向和横风向振动最大加速度计算值不应大于表3.5.5的限值。结构顶点的顺风向和横风向振动最大加速度,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的有关规定计算,也可通过风洞试验结果判断确定。计算时钢结构阻尼比宜取0.01~0.015。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