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有哪些功效和特点?

如题所述

食疗是以祖国医学和饮食文化为基础。因此,食疗所产生的功效和显现的特点可归纳为提高身心素质、优化生活质量,其具体功能可分为:充饥强体、美容养颜、养气生血、平衡阴阳、扶正祛邪、预防保健、疗疾治病、延年益寿,如此等等。

一是食疗的双向性。食疗是通过饮食的途径达到其目的,如孙思邈指出:“食能排邪而安五脏。悦神爽志以资血气”,最大特点是能起到既是饮食,又是药物;既能充饥,又能疗疾的双向作用。其双向作用还是偏于疗疾。从“药食同源”到“药食同功”。如百合粥,是以百合、大米、冰糖所组合,对胃阴亏虚患者,有养阴益胃之功效。百合在饮食谱中是一道具有地方特色的“土菜”,在药中是一味有养胃滋阴的药物,这就是它的双向作用,配以大米与冰糖做成粥,就是一个完整的食疗方。

二是食疗的简廉性。饮食不仅是维系人体生命的必要手段,而且通过饮食渠道又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可谓两全其美。所以应用食疗方法是提高身心素质、优化生活质量的最佳方式,并体现在简和廉两个字上。“简”就是简便,一日三餐的正常饮食即能得到补益身体的功效,无需再去求医问药。《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美其食”就是指“食疗”美,指的是饮食的“色、香、味、形”的协调统一,按不同需要,选用不同食疗方。所谓“廉”指的是经济上的省俭。既是食物,又是药物,如能持之以恒应用食疗方法,就省去了药费的支出。如:淮山、苡仁、枸杞、核桃、龙眼、猪肝、羊肾、猪脊骨、乌龟肉等等,都是日常生活中的餐中佳肴和食品。用之得法,可充饥健身,相得益彰。

三是食疗的广泛性。推广和普及食疗是当今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随着食疗作用日益明显,其运用范围也日益大众化。使人们易于接受,乐于接受。这是因为食疗具有“未病先防,未衰先养”的特点。时下,无论是家庭用餐,还是社会用餐,菜肴中的食疗谱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糖尿病患者,规律地食用“山药萸肉粥”(淮山药、山茱萸、大米),就能起到滋阴固肾的作用,山药与茱萸都是可食药物,制作简单,食用方便。

四是食疗的地域性。我国地大物博,风土人情、气候习性都有较大差异。如东南西北、春夏秋冬、寒热温凉、甜酸苦辣诸方面都在食疗谱中体现其地域的针对性。北方多寒,南方多湿、春寒夏炎,秋凉冬冷,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食疗的组方与制作。佐料是食疗中不可缺少的,北方人以大蒜为主,而南方人则以辣椒为主。狗肉既是餐桌上的佳肴,又是食疗中的上品,它具有助阳补肾、强健体魄的功效。可是,无论南方人还是北方人,炎热气节都不能食。食则就如火中添炭,但在冬天吃上则如雪中送炭,恰合时宜。其时,《素问》载“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民嗜酸而食月付,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这就从地域寒湿的差异对食疗提出了区别对待的要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