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残疾人是弱势群体

如题所述

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的产生,有其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深层次原因。从全国看,经济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残疾人的弱势状况就更为明显。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机构设置不合理,机制体制不建全,残疾人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维护。随着社会的变革,残联特别是基层残联受大环境的影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功能逐渐丧失,工作困难重重。在现行体制下,残疾人联合会是残疾人的服务机构,性质是群众团体,作用是联系、协调、服务,本身既不是行政主体,也无行政执法资格,从而形成了“弱势机构,管理弱势群体” 的恶性循环现象。
2、认识不足,渠道不畅,残疾人就业问题异常严峻。残疾人当前的就业模式有三种:一是集体就业,将残疾人集体安排在福利企业之中。福利企业数量有逐年减少的趋势,其原因是:结构单一、机械老化、缺乏资金、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素质偏低,生产政策严重滞后,福利企业申办主体为国有或集体企业,投资主体限于民政部门、乡镇政府和街道办,部门之间政策不一,限制了福利企业发展。二是按比例就业。目前我国规定企业按照不低于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对不安排或未达到标准的企业征缴残疾人保障金。有些企业为完成任务而雇佣“名义”上的残疾人挂靠在该企业,实际并未上岗,每月仅发给其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的工资。对残疾人安置的岗位也较低,对残疾人的能力认识不全面,另一方面有些企业虽然雇佣残疾人工作,但当国家检查达标后,便立即辞退,以避免交纳残疾人保障金。残联仅靠软弱的联络、协调职能,去“乞求”强势单位给面子、给人情安排残疾人就业。三是自主就业,由残疾人员自己经营一些传统的门店或摊铺,象报亭、修鞋铺等,但由于多种原因影响,竞争力大都不强。
3、手段乏力,职能错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严重不足。残疾人保障金收不上来,残疾人的就业、康复、教育、培训、生存与发展、残疾人危房改造都将成为空话。 执法力度弱、社会缺乏人性化关怀,许多工作停留在表面。

2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2
身体有缺陷,但是不少残疾人是身残志坚的比正常人还活的好应该是吧,所谓“弱势群体”一般指,在社会中地位低、收入低、没保障还没有说话资格的人群。“关注弱势群体”就是这么一说,你还当真了吗?!“弱势群体”通常是一个社会的大多数人群,但由于利益分散很难真正凝聚起来。经常喊喊“关注弱势群体”让社会大多数人觉得还有人关心他们。可以避免被少数人挑动那些活不下去或生活困难的人闹事。看到困难的,力所能及的帮衬一下,助人为快乐之本。
第2个回答  2019-04-02
把残疾人规划为弱势群体是因为他们有着先天性或后天性的身体上缺陷,不能从事正常人的一些工作,所以在某些方面就给予他们特殊的待遇。不过有些残疾的人他们的意志和生活能力都很坚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过得比常人还好,生活得更精彩
第3个回答  2019-04-02
这个太模糊了。
弱势群体,政治经济学新名词,指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由于群体的力量、权力相对较弱,因而在分配、获取社会财富时较少较难的一种社会群体。因而他们处于较贫困状态。比如农民,农民工,残疾人。
弱势群体根据人的社会地位、生存状况,而非生理特征和体能状态来界定,它在名义上是一个虚拟群体,是社会中一些生活困难、能力不足或被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散落的人的概称。

如果一个瘸子家财万贯,他算弱势群体吗?显然不能算。只能算残疾人。
如果一个贫穷的正常人,干什么都四处碰壁,被拒之门外。由于没有社会地位,这才叫弱势群体。
大家为什么嘲笑银行呢。因为银行居然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要钱有钱,还充当着社会账房管家的角色。这也是搞笑的。
第4个回答  2019-04-02
身体有缺陷,但是不少残疾人是身残志坚的比正常人还活的好应该是吧,所谓“弱势群体”一般指,在社会中地位低、收入低、没保障还没有说话资格的人群。“关注弱势群体”就是这么一说,你还当真了吗?!“弱势群体”通常是一个社会的大多数人群,但由于利益分散很难真正凝聚起来, 把残疾人规划为弱势群体是因为他们有着先天性或后天性的身体上缺陷,不能从事正常人的一些工作,所以在某些方面就给予他们特殊的待遇。不过有些残疾的人他们的意志和生活能力都很坚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过得比常人还好,生活得更精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