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到底被过誉到了什么程度

如题所述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他被过于神化,他的功劳和本领本没有那么大,但是写书之人为了赞扬诸葛亮匡扶汉室的行为,大肆褒扬诸葛亮。天下之人都认同那些忠义之士,而诸葛亮可谓说是忠义的化生。他以拯救天下为继任,为了还于旧都,诸葛亮写下了《出师表》交给刘禅,证明了他自己一生的想法。随后在北伐的五次战争,诸葛亮精心尽力,为了蜀汉未来的着想,诸葛亮过度的操劳,最终死在了五丈原。一代名相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可以说是世人的榜样。写书一人罗贯中也十分欣赏诸葛亮,所以诸葛亮才被过度赞扬。

一,诸葛亮的形象,得到了世人的赞扬。在历史上身在蜀国的诸葛亮,为了国家尽心尽力,不敢有所怠慢。在千年之后,世人眼中的诸葛亮依然是百姓心目中的忠义之士,在书中的诸葛亮,他在赤壁之战的能力,其实是虚构的,他夜观天象,只是为了观察天气,并不是借来了东风。诸葛亮一度被世人认为是天下的英才,所以他被过多的赞誉。

二,在战场上,神化了诸葛亮的才能 ,忽略了将军的存在。在各种大大小小的战役中,诸葛亮都会给大将一个锦囊,在危急之时就可以打开。这大大提升了诸葛亮的地位,他的能力被过多的展示。在北伐时期,诸葛亮每次都会在初期占据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天气的影响下,蜀军大败归来。所以诸葛亮的能力被过多的展现。

不过诸葛亮在大家的心目中,诸葛亮依然还是忠义、聪慧的丞相,这是无法改变的。即使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过多的赞誉,但是诸葛亮依然会被世人记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6

诸葛亮在历史是一位文韬武略、深谋远虑、外交内政一把抓的的政治家,在治理蜀国有着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军事管理上严谨,在军事作战上其实败多于胜。但是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是用兵如神、是高大的、是伟岸的、是没有缺点的,《三国演义》对人们的影响特别大,人们认知中的诸葛亮就是从《三国演义》这本书中获得的,但是人们也忽略了《三国演义》是一本小说,并非是史料。

鲁迅先生曾经这么评价《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状诸葛之多智而似妖”,还真是一语言中,切入要害。《三国演义》这本书是小说,是经过渲染、迎合人们的小说,很多逻辑上是为了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能力已经超出了人类的能力范畴,只要他想就能将一切玩弄于股掌之中。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懂玄学,会奇门遁甲之术,在过度劳累病倒之后,可以点灯向天借命;官渡大战中,称霸北方区域的一代枭雄曹操却毫无还手之力,被诸葛亮玩弄手掌之中,想怎么揉捏就怎么揉捏;在赤壁之战中,能把"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的少将周瑜,连续气倒三次;诸葛亮还能仅仅靠一张八卦图就困住陆逊的十万大军,甚至一人靠一个八卦阵跟司马懿四十万大军对抗。还有舌战群儒、火烧博望,草船借箭,空城计、借东风、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神仙一般的操作,一个接着一个,简直是眼花缭乱,精彩至极。

但如果诸葛亮真这么厉害,为什么刘备还要托孤,为什么还要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没完成刘备遗志。小说始终是小说,没办法改变历史,再传神的人物最终也是来源于现实生活,而《三国演义》小说只是高于了现实生活。

第2个回答  2018-05-19
《演义》里把诸葛亮捧成了“智绝”,然而正史上的他也足智多谋,不过可能不像书上吹得那么神。六出祁山,火烧博望坡,八阵图,出师北伐,隆中对等都是史实,都体现了诸葛亮多谋善断,思维缜密。然而,像什么七擒孟获,水淹七军,巧借东风,空城计等就属于虚构内容了,这就近似于把诸葛亮捧成神。
这里引用鲁迅先生说《三国演义》里的一句话,“貌刘备之长厚而近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