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保护器其原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1-24
漏电保护器俗称漏电开关,是用于在电路或电器绝缘受损发生对地短路时防人身触电和电气火灾的保护电器,一般安装于每户配电箱的插座回路上和全楼总配电箱的电源进线上,后者专用于防电气火灾。
  
  其适用范围是交流50HZ额定电压380伏,额定电流至250安。
  
  低压配电系统中设漏电保护器是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防止因漏电引起电气火灾和电气设备损坏事故的技术措施。但安装漏电保护器后并不等于绝对安全,运行中仍应以预防为主,并应同时采取其他防止触电和电气设备损坏事故的技术措施。
  
  漏电保护器的结构:
  
  漏电保护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检测元件、中间放大环节、操作执行机构。
  
  ①检测元件。由零序互感器组成,检测漏电电流,并发出信号。
  
  ②放大环节。将微弱的漏电信号放大,按装置不同(放大部件可采用机械装置或电子装置),构成电磁式保护器相电子式保护器。
  
  ③执行机构。收到信号后,主开关由闭合位置转换到断开位置,从而切断电源,是被保护电路脱离电网的跳闸部件。
  
  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
  
  漏电保护器主要包括检测元件(零序电流互感器)、中间环节(包括放大器、比较器、脱扣器等)、执行元件(主开关) 以及试验元件等几个部分。
  
  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的漏电保护器工作原理示意图。TA 为零序电流互感器,GF 为主开关,TL 为主开关的分励脱扣器线圈。
  
  在被保护电路工作正常,没有发生漏电或触电的情况下,由克希荷夫定律可知,通过TA 一次侧的电流相量和等于零,即:这样TA 的二次侧不产生感应电动势,漏电保护器不动作,系统保持正常供电。
  
  当被保护电路发生漏电或有人触电时,由于漏电电流的存在,通过TA 一次侧各相电流的相量和不再等于零,产生了漏电电流Ik。
  
  在铁心中出现了交变磁通。在交变磁通作用下, TL二次侧线圈就有感应电动势产生, 此漏电信号经中间环节进行处理和比较,当达到预定值时,使主开关分励脱扣器线圈TL 通电, 驱动主开关GF 自动跳闸,切断故障电路,从而实现保护。
  
  用于单相回路及三相三线制的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与此相同。
第2个回答  2014-01-24
当相线对地产生零序电流,通过检查元件,放大,促使电磁脱扣器动作,断开故障电源。漏电保护器的电器符号:RCD手携工具选择15mA以下的漏电保护器的电器。家庭用的选择15mA——30mA的漏电保护器的电器。
第3个回答  2014-01-24
主电源经过零续互感器检测漏电电流.小电流再经过放大送到漏电脱扣器.就实现了漏电跳闸
第4个回答  2014-01-24
利用剩余电流来动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