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轻重的成语

如题所述

爱毛反裘 反裘:反穿皮衣,指皮毛朝里。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邪?’”
本末倒置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出处:金·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然非知治之审,则未尝不本末倒置。”
比权量力 比较衡量两方面的权力和力量。也用来指衡量两方面的轻重。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上》:“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不分轩轾 不分高下、轻重。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居前不能令人轾,居后不能令人轩……臣所耻也。”
不识高低 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一回:“你这小畜生,不识高低!看棍。”
不知高低 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三:“那安妈妈是妇道家,不知高低,便向乐公撺掇其事。”
不知高下 指说话做事不知轻重。
出处: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先生,谢得您救俺也,只俺有句不知高下的话儿敢说么?”
不知轻重 不懂得事情要紧不要紧。
出处:《吕氏春秋·本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
不足轻重 犹言无关紧要。
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笔帖式为满洲进身之一途,今各衙门皆有,额设候补者又盈千累万,视为不足轻重矣。”
寸木岑楼 一寸长的木材同尖顶的高楼比。原意是起点不同就比不出高低,比喻轻重相比必须标准一样。后也比喻差距极大。
出处:《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弹斤估两 形容掂量轻重。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言真道假、弹斤估两的在日光中烜耀。惹得一市人都来观看,不住声的有人喝采。”
等闲之辈 等闲:寻常,一般。无足轻重的寻常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之辈。”
掂斤播两 掂、播:托在掌上试轻重。比喻在小事情上过分计较。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任凭人说短论长,他不怕掂斤播两。”
颠斤播两 较量轻重。常用以比喻品评优劣或形容计较微细之事。
出处:《绿野仙踪》第四四回:“起先不过房里院外吐些颠斤播两的说话,讥刺几句,使如玉知道。”
腹背之毛 比喻无足轻重的事物。
出处:《韩诗外传》卷六:“背上之毛,腹下之毳,益一把飞不为加高,损一把飞不为加下。”
鸿毛泰岱 比喻轻重相差极大。同“鸿毛泰山”。
出处:郭沫若《战声集·〈归国杂吟〉之三》:“四十六年余一死,鸿毛泰岱早安排。”
鸿毛泰山 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缓急轻重 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七:“古之人有至于张空弮、罗雀鼠而民无二志者,非上之信有以结其心乎?此又权于缓急轻重之间而为不得已之计也。”
剑首一吷 吷:象声词,形容声音微小。比喻言论无足轻重。同“剑头一吷”。
剑头一吷 剑头:指剑环头小孔;吷:象声词,形容声音微小。比喻言论无足轻重。
出处:《庄子·则阳》:“夫吹筦也,犹有嗃也;吹剑首者,吷而已矣。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
举足轻重 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出处:《后汉书·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剖腹藏珠 破开肚子把珍珠藏进去。比喻为物伤身,轻重颠倒。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元年》:“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
青口白舌 指说话不知轻重,触犯忌讳。
轻重倒置 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两者的地位摆颠倒了。
出处: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写文章做演说就不同了,这是专为影响人的,我们的同志反而随随便便,这就叫做轻重倒置。”
轻重缓急 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七:“古之人有至于张空弮、罗雀鼠而民无二志者,非上之信有以结其心乎?此又权于缓急轻重之间而为不得已之计也。”
轻重失宜 指对事情的重要与否处置失当。
权衡轻重 权衡:衡量。衡量哪个轻,哪个重。比喻比较利害得失的大小。
出处:《庄子·胠箧》:“为之权衡以称之。”《淮南子·泰族训》:“欲知轻重而无以,予之以权衡,则喜。”《淮南子·泰族训》:“欲知轻重而无以,予之以权衡,则喜。”《庄子·胠箧》:“为之权衡以称之。”
身外之物 指财物等身体以外的东西,表示无足轻重的意思。
出处:元·蒋子正《山房随笔》引刘改之(过)诗:“拔毫已付管城子,烂首曾封关内候。死后不知身外物,也随尊酒伴风流。”
随珠弹雀 用夜明珠去弹鸟雀。比喻做事不知道衡量轻重,因而得到的补偿不了失去的。
出处:《庄子·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以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泰山鸿毛 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未足轻重 指无关紧要,不值得重视。
问鼎轻重 问鼎的大小轻重。指妄图夺取天下。
出处:《左传·宣公三年》:“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无关痛痒 痛痒:比喻疾苦或紧要的事。指与自身利害没有关系或无足轻重。
出处:《朱子语类》卷一0一:“那不关痛痒底是不仁。”
无足轻重 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
出处:冯德英《迎春花》第四章:“这次清算对蒋殿人来说真可谓牛身失毛,无足轻重。”
无足重轻 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同“无足轻重”。
五雀六燕 比喻双方轻重相差不多。
出处:《九章算术·方程》:“今有五雀六燕,集称之衡,雀俱重,燕俱轻, 一雀一燕交而处,衡适平。”
闲曹冷局 无足轻重的清闲的官署。
轩轾不分 轩轾:古代车子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轾。不分高下、轻重。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居前不能令人轾,居后不能令人轩……臣所耻也。”
言高语低 说话不知轻重,没有分寸。
出处: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三折:“店小二云:‘小人早晚言高语低,耽待些儿。’”
以珠弹雀 用珍珠弹麻雀。比喻轻重颠倒,得不偿失。
出处:《庄子·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隐然敌国 敌国:相当于一国。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同“隐若敌国”。
隐若敌国 隐:威严庄重的样子;若:象;敌:匹敌,同等;敌国:相当于一国。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
出处:《史记·游侠列传》:“吴楚反时,条侯为太尉,乘传车将至河南,得剧孟,喜曰:‘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无能为已矣。’天下骚动,宰相得之若得一敌国云。”
铢两悉称 悉:都;称:相当。形容两者轻重相当,丝毫不差。
出处:鲁迅《伪自由书·不通两种》:“倘要保存上文,则将末两句改为‘警察队空枪亦一齐发声,乡民始后退’,这才铢两悉称,和军警都毫无关系。”
铢两相称 形容两者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
出处:茅盾《大题小解》:“于是指出何者为适如其分,铢两相称,何者被强调了非特殊点而忽略了特殊点,何者甚至被拉扯为‘四不像’。“
主客颠倒 比喻事物轻重大小颠倒了位置。
出处:施蛰存《滇云浦雨话从文》:“由此,从文有了一个固定的职业,有月薪可以应付生活。但这样一来,写作却成为他的业余事务,在他的精神生活上,有些主客颠倒。”
着三不着两 指说话或做事轻重不当,考虑欠周,注意这里,顾不到那里。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那珍大爷管儿子,倒也象当日老祖宗的规矩,只是着三不着两的。”
贵冠履轻头足 比喻主次或轻重颠倒。
出处:《淮南子·泰族训》:“今重法而弃义,是贵其冠而忘其头足也。”
有一搭没一搭 表示故意找话说。也表示可有可无,无足轻重。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九回:“宝玉有一搭没一搭的说些鬼话,黛玉总不理。”
眉毛胡子一把抓 俗语。比喻做事不分轻重缓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爱毛反裘】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本末倒置】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不分轩轾】不分高下、轻重。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

    不识高低】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不知高低】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寸木岑楼】一寸长的木材同尖顶的高楼比。原意是起点不同就比不出高低,比喻轻重相比必须标准一样。后也比喻差距极大。

    掂斤播两】掂、播:托在掌上试轻重。比喻在小事情上过分计较。

    腹背之毛】比喻无足轻重的事物。

    贵冠履轻头足】比喻主次或轻重颠倒。

    鸿毛泰山】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剑头一吷】剑头:指剑环头小孔;吷:象声词,形容声音微小。比喻言论无足轻重。

    举足轻重】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眉毛胡子一把抓】俗语。比喻做事不分轻重缓急。

    剖腹藏珠】破开肚子把珍珠藏进去。比喻为物伤身,轻重颠倒。

    身外之物】指财物等身体以外的东西,表示无足轻重的意思。

    随珠弹雀】用夜明珠去弹鸟雀。比喻做事不知道衡量轻重,因而得到的补偿不了失去的。

    泰山鸿毛】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无关痛痒】痛痒:比喻疾苦或紧要的事。指与自身利害没有关系或无足轻重。

    五雀六燕】比喻双方轻重相差不多。

    以珠弹雀】用珍珠弹麻雀。比喻轻重颠倒,得不偿失。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