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一课历史背景

如题所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战败后,1945年10月25日,中华民国政府在台湾中国剧院为台湾日本法院举行了仪式。次年8月,台湾省行政长官办公室发出命令,称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节”,被称为“光复节”,被纪念。从那时起,“台湾的复苏”就被广泛使用。

1894到895年甲午战争后,台湾原为中国领土,由清政府割让给日本,台湾进入日本占领时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1943年的开罗会议上,盟军同意在战后将中华民国归还台湾。 1944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任命中央设计局成立“台湾调查委员会”,并任命陈毅为主席。调查委员会对台湾在日本统治下的经济,政治,民生,军事等方面进行了相当详细的调查。

战争结束后,坐镇重庆的政府就如何接管台湾提出了两点意见。一组建议应与其他“占领区”相同,并设立“台湾省”。另一派则主张在台湾建立一个具有军事和警察等特殊军事力量的“特别行政区”。

当时,中国领导人蒋介石先生采纳了陈毅“台湾收购计划纲要”的意见,并成立了负责接收台湾的台湾省行政长官办公室。所有行政办公室的行政人员最初设定为2,000人。但是,最终收购计划中的计划尚未完全实施。行政长官办公室的制度一直受到军事和政治权力的困扰,甚至被称为“新总督办公室”。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发表终战诏书,二战结束。同年8月29日日蒋介石任命陈仪为“台湾省行政长官”并于9月1日于重庆宣布成立“台湾行政长官公署”与“台湾警备总部”。同时命陈仪兼任“台湾警备司令” 

经过准备后,10月5日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前进指挥所于台北成立,接收人员分别在10月5日-10月24日分别由上海或重庆飞抵台湾。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于上午十点于台北公会堂举行。降方为日本国所属台湾总督府,而陈仪则代表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受降。同日,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正式运作,机关处所设于原台北市役所(即现在行政院院址)。 

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扩展资料: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开头交代了事情发生的背景和“我”当时的身份,然后叙述了在一所乡村小学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写在一所乡村小学的所见所闻,先写老师教孩子们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动人情景,再写在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场面,最后写作者在这所学校所见所闻的总的感受。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在课堂上,老师“一笔一画地写”,然后和孩子们“一遍一遍地读”,读得是“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下回到祖国怀抱的台湾师生强烈而真挚的爱国之情。

后面是在课堂上,不同的是,这是作者在师生爱国之情的激励下,情不自禁地走进教室,跟着老师一起读这句话。参观了学校里的中国伟人像之后,他为祖国历代伟人像重新出现在礼堂而激动;为教师和孩子们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而感动。由此,上了一节难忘的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难忘的一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2
巜难忘的一课》来源是这是抗日战争以后。
第2个回答  2018-12-01
苗族人投降到了台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