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大臣自称奴才?

汉臣是自称臣的是吧?为什么堂堂满臣要自称奴才?

这是因为一方面,相沿日久,已成为习惯;另一方面,满清入关以前属于“化外蛮夷”,文化程度有限,他们弄不清汉人儒家文化多如乱麻般的长幼尊卑,包括“臣”和“奴才”等一大堆乱七八糟称谓间的关系。

再一点,在满人心理上,奴才是自己家里人,经常在家里走动,当然要比那些关内汉人大臣亲近、可靠。所以,在他们看来,“奴才”当然就比臣高一等了,那些汉人大臣是不够“奴才”资格的。汉臣如果自称为“奴才”就算“冒称”,往往要受到“严旨申饬”。

例如乾隆三十八年,满臣天保和汉臣马人龙,共同上了一道关于科场舞弊案的奏折,因为天保的名字在前,便一起称为“奴才天保、马人龙”。乾隆皇帝看到奏折后大为恼火,斥责马人龙是冒称“奴才”。于是,乾隆规定“凡内外满汉诸臣会奏公事,均一体称‘臣’”。

扩展资料

在清朝入关之前,“奴才”一词是满族属下对上级的自称,属于民族专用词汇。入关后,一开始时有些汉人也学满人自称奴才。但是鉴于“奴才”在汉语中是贬义词,有一些汉族官员不用这个称呼。

这样就使得一起面见皇上请安,或者满汉官员联名上奏折时难免出现混乱,所以清廷下令汉人不许自称奴才。

后来,不同时期不同皇帝都有口头或旨谕规定,汉臣必须称“臣”,不许称“奴才”,满臣四品以下也必须称“臣”,不许称“奴才”,文官与武将有别,公事奏折与请安问候的私事书信有别等。

清代文献中就有不少关于某人给皇帝的奏折中用错“奴才”和“臣”,遭到朝廷“严旨申饬”的记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奴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03

“奴才”是指待奉主人的仆人。奴才一词在春秋就已经出现了,只是对下人的一种称谓而已!

明朝时期,太监称为“厂臣”、“内臣”,大臣统统自称为“臣”,并无奴才称谓。

清朝前期,仍沿用明时的称谓。然清朝皇帝也为了方便统制,大肆禁锢民众思想,强迫汉族及其他民族改俗易服,开始只有皇宫内的太监、侍女便自称奴才。但到雍正时期,这些风气开始蔓延,一些家臣也开始自称“奴才”,一是自我贬低讨好主人,二是外人和主人觉得自个比别人对主人更忠诚,而关系也比一般人更加亲密!朝中的王公大臣在面对皇帝及皇帝的妃嫔时也开始统统自称奴才,以显示自己对皇帝及妃嫔的无限忠诚。至此,奴才便成了王公大臣及下人的邀宠的专用名词。

王公大臣不称“臣”而称奴才,而“臣”一词只有在官方奏折上才能看到了。从一些反应满清时期的影视剧中,大家也可以看到开口闭口均称奴才。可谓是满清一朝全国上下皆奴才,同时也佐证了清朝时间满族对其他民族所进行的封建奴化专制统制。

现在“奴才”一词一般用于讽刺,贬低。含负面意义。

第2个回答  2014-05-27
满臣自称奴才。这是因为清朝实行八旗制度,八旗制度其实是奴隶制残余,旗中以旗主为尊,别人都是旗主的奴才,奴才要对主子绝对忠心,主子也会栽培提拔奴才。别看满臣自称奴才,其实那表示与皇帝关系近。汉臣也有自称奴才的,汉八旗的旗民就可以自称奴才,没有旗籍的汉臣想自称奴才,那也是不许的。 真是践踏尊严啊!
第3个回答  2019-11-22
大清朝真实的历史,满清皇帝是不允许臣子自称奴才的噢,奴才是家里人,亲近。臣子是外人。家是家事,国是国事。还有,对于满族文化来讲,奴才并不是贬义词,而是亲近的身边人的意思。但以汉族文化来理解,就包含贬义了。这一点,乾隆皇帝也有所顾及。他明确规定了,汉臣不能自称奴才,所以一些影视剧的播放,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明清专制集权制度越发成熟,就意味着统治阶级压迫剥削人民越厉害,严重禁锢人们的思想,阻碍思想的萌芽
第4个回答  2020-09-20
因为清朝只有百分之五的人是奴才!百分之九十的人还不如奴才!!奴才是这一阶层的统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