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生育与其周围环境条件相统一的习性。 1、中国牡丹属于典型的温带树种。它们都集中地分布在我国西南部高山与中北部黄土高原和丘陵地带。尽管西南部地区位于暖温带至亚热带的气候带内,但是,这里的牡丹却都生长在海拔2500m以上的山地,与分布在我国中北部的牡丹一样,都是长久地生长在温带型的环境中。因此,它们都适应于温带的气候特点,并形成了喜欢温和凉爽,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宜高燥惧湿热;喜阳光稍耐半阴的共同生态习性。2、中国牡丹栽培品种既有典型的生态习性,又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虽然它们的原种分布既集中又相邻并多有重叠,然而由于种源不同,所在地的海拔高度不同以及具体土地环境条件不同等等,从而形成了难适应不同生态环境条件的不同品种群,并使它们具备了各自典型的生态习性。 中国牡丹野生种群除了具前述共同的生态习性之外,种群间还存在有两类不同的生态型。一类是分布在海拔2000m以下,年降雨量约1000mm之内,绝对最高温度大于30°C,绝对最低温度高于-19m°C生境条件下的矮牡丹、紫斑牡丹以及杨山牡丹(分布在较高纬度内),它们之间具有较近的生态习性,以更喜欢冷凉和干燥的气候为突出特点,耐寒性和耐旱性均强,对夏季和炎热也有一定的忍耐性;另一类则是分布在海拔约2000m以上,年降雨量1000mm以上,绝对最高温度小于30°C,绝对最低温度低于-10°C生境条件下的紫牡丹、黄牡丹、大花黄牡丹以及四川牡丹等,其彼此间生态习性相似,与前者相比,更喜欢比较温暖、湿润的气候,而耐寒性、耐旱性以及夏季炎热的忍耐性均较差。
中国牡丹栽培品种不仅保留有其原种新本的习性,而且在长期自然杂交和人工栽培选育下,获得了更加广泛的生态型的品种群。它们要求各自最适宜的生境条件,表现了各自突出的生态习性。
如中原品种群,由其栽培中心地的菏泽、洛阳及北京的主要气象因子中可以得知:这一地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冬季则寒冷晴燥,具暖温带气候特点,由此也形成了中原品种群性喜温和,具一定耐寒性、忌酷热,宜高燥惧湿涝的典型生态型的品种群。
西北品种群由其主产地的气象因子中也可以明显看出,该品种群具较强的适应性,与中原品种群相比,它们更喜欢冷凉,更耐寒耐旱,可列为冷凉型品种群。而江南品种群,因其主产地的宁国和铜陵,都地处皖南的低山丘陵地带,属于亚热带气候,冬季较温暖湿润 ,夏季高温多湿,空气相对湿度高达80%以上,生长在当地的牡丹都很健壮繁茂、花朵艳丽、花期早、枯叶晚,说明该品种群更喜欢相对温暖湿润的气修,能耐高温多湿,具备高温多湿生态型的特点。
西南品种群,目前品种数量虽不多,亲缘关系也不十分清楚,但品种习性颇有特色,即耐寒性不强,惧夏季炎热和强光照射,要求空气湿度高,喜欢更疏松并呈微酸性的土壤。这是它们长期适应其主产地四川彭州地区和云南丽江等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温暖湿润生境条件的结果,当属于高山温暖多湿生态型的品种群。 综前所述,可知影响中国牡丹正常生长发育的主导因子应当是温度和湿度(主要为空气湿度),不同的种和品种群对它们的反应都比较敏感,都有其适应的范围,超出此范围时,生长发育便会受到影响,如西南品种群向中原地区引种,常因夏季炎热,能开花。又如中原品种群内许多品种向青海与黑龙江北部地区引种,常因冬季温度过低,无法自然露地越冬或地上部分枯死而呈宿根状态,因此必须保护越冬才能正常生长;而向江南地区引种,又因高温多湿,致使生长发育不良,但某些品种却能适应并正常开花。这说明,同一品种群的不同品种间对同一生态因子的反应与适应程度也不相同。 中国牡丹各品种群对光因子与土壤条件的要求均不甚严,并有较强的适应性。绝大多数品种喜欢阳光充足,稍耐半阴,如在花期有侧方遮荫,开花效果更好,花期亦可适当延长,特别是对一些不耐日晒的品种更是必要。西南品种群向北方地区引种栽培时,亦有较强的适应性。绝大多数品种喜欢阳光充足,稍耐半阴,如在花期哟有侧方遮阴,开花效果更好,花期亦可适当延长,特别是对不耐日晒的品种更是必要。西南品种群向北方地区引种栽培时,亦需遮阴,防止午间,尤其是夏季的强光照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