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维 神道碑 文言文翻译

如题所述

韩维的《神道碑》全文翻译是:

先生姓曾,名巩,字子固。祖先是鲁国人,后世子孙迁到豫章,就在江南安家。从他的四世祖曾延铎开始,才成为建昌郡南丰县人。他的曾祖叫曾仁旺,被追赠为尚书水部员外郎;他的祖父叫曾致尧,曾任尚书户部郎中,直史馆,被追赠为右谏议大夫。他的父亲名曾易占,官任太常博士,被追赠为右银青光禄大夫。他自己的履历与所行之事,在国史和墓志铭文中都有记载。

韩维的《神道碑》具体原文如下:

公姓曾氏,讳巩,字子固。其先鲁人,后世迁豫章,因家江南。其四世祖延铎,始为建昌军南丰人。曾祖讳仁旺,赠尚书水部员外郎;祖讳致尧,尚书户部郎中,直史馆,赠右谏议大夫;考讳易占,太常博士,赠右银青光禄大夫,其履阅行实,则有国史若墓铭在。

作者韩维简介: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2-28
宋大儒曾巩神道碑
撰文:宋·韩维
原文:
公姓曾氏,讳巩,字子固。其先鲁人(【括号内注释为昭演按语,下同】古鲁国,在今山东),后世迁豫章(江西庐陵吉阳),因家江南。其四世祖延铎,始为建昌军南丰人。曾祖讳仁旺,赠尚书水部员外郎;祖讳致尧,尚书户部郎中,直史馆,赠右谏议大夫;考讳易占,太常博士,赠右银青光禄大夫,其履阅行实,则有国史若墓铭在。
译文:
先生姓曾,名巩,字子固。祖先是鲁国人,后世子孙迁到豫章,就在江南安家。从他的四世祖曾延铎开始,才成为建昌郡南丰县人。他的曾祖叫曾仁旺,被追赠为尚书水部员外郎;他的祖父叫曾致尧,曾任尚书户部郎中,直史馆,被追赠为右谏议大夫。他的父亲名曾易占,官任太常博士,被追赠为右银青光禄大夫。他自己的履历与所行之事,在国史和墓志铭文中都有记载。

暂时在网上只看到这一段,有时间我再继续翻译,仅供参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7-13
【原文】
公姓曾氏,讳巩,字子固。其先鲁人,后世迁豫章,因家江南。
公生而警敏,自幼读书为文,卓然有大过人者。嘉佑二年登进士第,调太平州司法参军。岁余,召编校史馆书籍,又为英宗实录院检讨官。出通判越州,属岁饥,公兴积藏,通有无,老稚怡怡,不出里闾,鼓腹而嬉。擢知齐州,齐俗悍强,豪宗大姓抵冒僭滥,其尤无良者,群行剽劫,光火发冢,吏不敢正视。公属民为伍,谨几察,急追胥,且捕且诱,盗发辄得,市无攫金,室无冗坏,货委于途,犬不夜吠。
徙知襄州,州有大狱,久不决,公一阅,知其冤,尽释去,一郡称其神明。又徙洪州,岁大疫,公储药物饮食,在所授病者,民以不夭死。师出安南道江西者,且万人,公阴计逆具,师至如归,既去而市里有不知者。进直龙图阁,知福州,时闽有大盗数千人,朝廷赦其罪降之,余党疑不顺,往往屯聚,居人惴恐,濒海山林阻深,椎埋剽盗,依以为渊薮。公以方略禽获募诱,亡虑数百人,增置巡逻,水行陆宿,坦如在郛郭。召判太常寺,未至,改知明州,有诏完州城,公程工赋,裁省费十六,民不知役而城具。
元丰三年,知沧州,道由京师,召对,神宗察公贤,留勾当三班院。数对便殿,其所言皆安危大计,天子嘉纳之。四年手诏中书门下曰:“曾巩史学见称士类,宜典五朝史事。”遂以为史馆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公入谢曰:“此大事,非臣所敢独当。”上谕:“以此特用卿之渐耳,毋重辞。”
五年,大正官名,擢拜中书舍人,赐三品服。时除授日数十百人,公各举其职以训,丁宁深厚,学者以为复见三代遗风。今天子为延安郡王,其笺奏,故事命翰林学士典之,先帝特以属公。九月,以母丧罢。六年四月丙辰,卒于江宁府,年六十有五。
【注】
本文选自韩维《宋大儒曾巩神道碑》,文字有删改。
【参考译文】
公姓曾,名巩,字子固。他的祖先是鲁地人,后代迁往豫章,于是在江南安家定居。
曾巩从小就机智敏锐,读书写文章,远远超出常人。嘉佑二年考中进士,调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一年后,奉召编辑校勘史馆书籍,又担任英宗实录院检讨官。出京担任越州通判,正赶上当地发生饥荒,于是他发动人们拿出储存的粮食,互通有无。老人和孩子都安适自得,不出家乡,就能吃饱肚子,生活安乐。被提拔担任齐州知州,齐地的民风强悍,豪门大族触犯法令,官府赏罚失当,其中特别恶劣的人,结队剽掠抢劫,肆无忌惮发掘坟墓,官吏不敢严厉查办。曾巩把百姓聚集起来,小心稽查,迅速地逐寇捕盗,一边追捕一边诱引,盗贼一经发现就被擒获,集市上再没有夺取金银财物的恶行,百姓的居所也不再遭遇破坏,货物丢在路上无人私占,狗也不会因盗贼的骚扰而在夜间狂吠了。
调任襄州知州,襄州有一宗大案件,很长时间没有被裁决,曾巩一审查,得知其中的冤情,把监押的人全部释放,全郡的百姓称赞他神明。曾巩又调任洪州知州,当年瘟疫大流行,他储存药物食品,在官舍分给生病的百姓,百姓因此没有病死。经过江西前往征讨安南的军队,接近上万人,曾巩暗中筹备好迎接的物资,军队到来后就像回到家中,军队离开后,城乡的百姓都不知道。入宫供职龙图阁,担任福州知州,当时闽地有大盗几千人,朝廷赦免他们的罪过来招降,余党狐疑不归顺,常常聚集在一起,当地的居民担心害怕,强盗出没的地方临近海边,高山阻隔,森林深密,强盗杀人埋尸,抢劫偷盗,凭借高山密林建立巢穴。曾巩凭借策略擒获、招募诱引盗贼,大约有几百人,增设了巡逻队,百姓在陆路海路畅通无阻,就像在城市里一样安全。朝廷征召曾巩为太常寺掌判,还没有到任,又改任为明州知州,有诏书要求修缮州城,曾巩估算人员税款,节省费用十分之六,百姓不知道有工役而州城已经完工。
宋神宗元丰三年,曾巩担任沧州知州,取道赴任经过京城,皇上召见他回答问题,看到他贤能,把他留在三班院做事。曾巩多次在便殿回答皇上的召问,他所说的都是关系国家安危的大谋略,皇上赞许并采纳他的建议。元丰四年,皇上亲手写诏书给中书省门下省说:“曾巩历史方面的学问被士大夫称道,应该主管五朝史事。”于是任命他做史馆修撰,编修院管勾,太常寺掌判,兼管礼仪之事。曾巩入朝推辞说:“这是国家大事,不是我敢独自担当的重任。”皇上说:“这是特地任用你的原因啊,不要再推辞了。”
元丰五年,朝廷大规模厘正官名,曾巩被提拔任命为中书舍人,赐三品服。当时任命官职一天就有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曾巩分别拿他们的职责来训诫,叮咛恳切真挚,学者认为又见到了三代遗风。当今天子做延安郡王的时候,他的奏章,按照旧例让翰林学士主管,先帝特地把这件事交付给曾巩。九月,因为母亲去世罢官。元丰六年四月丙辰日,死在江宁府,时年六十五岁。
参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b911a20102vrcl.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