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朗的最新纪录片作品《废都》

如题所述

“太震撼了,我可以公开地表态,《废都》绝对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高度,它的镜鉴意义对这个社会太重要了!”在纪录片《废都》的审定观片会上,著名文学评论家、茅盾文学奖评委李星如此表示。
《废都》纪录片从策划、拍摄到成片,历时三年之久,主创团队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制片人木南自1995年开始记录和收集了贾平凹大量影像资料,本片的导演则是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委员叶朗,为让影片更具表现说服力,制作团队反复推敲,数易其稿,有时为了获取国外《废都》最真实的现状,甚至还要远赴日本等地实地走访。 《废都》的创作时期,正是贾平凹人生中最低落的一段时期,父亲的离世、身体的病变、婚姻的解体让他内心极度焦灼。而社会转型期间,人们的集体迷茫更是和作家的心境契合在了一起,于是,被称为“奇书”的《废都》问世了。纪录片从小说《废都》的问世讲起,讲述了《废都》的创作过程,还有问世后产生的巨大影响,回顾了当年此书洛阳纸贵、好评如潮的局面。但很快小说就因思想超前、性描写直白大胆等问题遭到外界诟病。片中还揭秘了《废都》被批后,贾平凹“失踪”那段时间,作家的心路和生活状态。此外,纪录片还详细解读了《废都》重新出版的过程,从《废都》一本书,折射出社会大的文化生态和社会变迁,时代思想的变迁,可以说纪录片全方位记录了《废都》问世20年来中国文学乃至中国社会的发展。
整部纪录片没有一句解说词,摄制组采访了几十位评论家、作家、诗人、编辑、社会学家等,在中间穿插了著名播音艺术家张家声朗诵的《废都》片段。片中不仅有陕西知名作家评论家的评述,编导还采访了李敬泽、雷达等在京的评论家,还有李承鹏、蒋方舟等对《废都》记忆犹新的年轻人。对于《废都》中对知识分子堕落沉沦和性的描写,纪录片都通过专家阐述,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剖析。 曾执导《大寨纪实》《我眼中的毛泽东》等知名纪录片的青年导演叶朗是纪录片《废都》的导演,他说自己对于这样一部纪录片感到“如履薄冰,诚惶诚恐”,“因为即使过去了20年,经历了那么多沉浮,《废都》这样一部作品依然敏感。我们为什么要拍这样一部纪录片?虽然过去了20年,当下的中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又和20年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拍摄这样一部纪录片,其实也是为了回顾20年来社会伦理的变迁。”
如同《废都》当时的超前思想和对社会的深刻剖析一样,纪录片《废都》即使在现时代看来,也显得思想超前。叶朗说,他们尝试在片中解读《废都》这本小说和作家本人的关系,这部作品和20年文学生态的关系,解读这本书折射的精神状态,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心灵的迷茫,还有对未来的展望,“所以纪录片至少改了十次稿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