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不被家长尊重隐私的孩子,长大后都怎样了?

如题所述

隐私,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无论是朋友之间,还是亲子之间,人与人相处,都应该给予对方空间,尊重对方的隐私。这本应该是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然而有些家长却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们认为孩子不应该有秘密瞒着家长,总是试图去窥探孩子的隐私,带来了让人心酸的后果。

小刘是一位14岁的女孩,正在初中读书。由于自小父母离异,她和妈妈一起生活。刘妈妈对女儿非常关爱,事事照顾周全,与之对应的是,她对女儿的占有欲也极度的强烈。刘妈妈把女儿视为自己唯一的亲人,希望女儿能够永远如同婴儿那样依赖自己。

可是这种强烈的爱,却给小刘造成了负担。在小刘的记忆中,自己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没有隐私空间了。一切事情都必须和妈妈汇报,不能写日记,否则会被偷看;也不能有自己的秘密,否则妈妈会伤心。

随着年纪的增长,已经是少女的小刘依然没有隐私,一切行为和物品都在妈妈的管控之下。虽然感恩妈妈的付出,却也在这种高压的母爱之下感到窒息,这让小刘越来越沉默,和妈妈之间也疏远了距离。

尊重隐私,是一名合格父母的基本准则。孩子拥有了独立的空间,才能更好的完善自我,学会成长。而那些从小没有被家长尊重过隐私的孩子,往往会在管制之下受到伤害,长大后通常会面临以下两种遭遇。

没被家长尊重隐私的孩子,长大后会有哪些遭遇?

1,亲子关系糟糕,无法信任

隐私没有被家长尊重过,孩子的独立意识被压制,将会导致亲子关系僵持。随着孩子的逐渐成长,自我意识到慢慢完善,这种僵持也就会越来越糟糕。孩子愤怒于父母的强势,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而父母则伤心于孩子的“叛逆”,认为孩子不信任父母。

所以很多幼年时被父母侵占隐私空间的孩子,即便长大了,也依旧没有办法信任父母,与父母的关系再也无法恢复如初。

2,心理防线增高,交友困难

当孩子自幼习惯了隐私空间被父母侵占,将会无法信任任何人。毕竟父母是孩子来到人世最亲密的对象,如果父母在孩子心中都不再值得信任,又怎么可能敞开心扉信任他人呢?

随着孩子心理防线的增高,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很难放下心防,无法以真诚的态度和人社交。因此将会造成孩子交友困难,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

幼儿时期是孩子一生的基础所在,家长在此期间对于孩子的影响,将会伴随孩子的人生,很难消除。如果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隐私尊重,在成人后依然会被这种情绪所困扰,给各方面生活带来阻碍。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家长应该学会有界限感的和孩子相处。

在幼儿时期,家长应该如何有界限感的和孩子相处?

1,性别差异带来的相处界限

家长应该和孩子保有性别差异带来的界限,也就是说,母子、父女之间,应该随着年龄渐长而留有相处界限。同时也要教会孩子和异性相处需要注意的事项,让孩子理解性别差异,不要存在过于亲密的举动。

2,独立思维带来的空间界限

随着孩子的成长,自我意识觉醒,想要独立自主的心态也会越发强烈。这是孩子成长必经的阶段,家长需要尊重孩子独立思维的完善,为孩子提供有界限感的独立空间。让孩子有决定自己事务的权利,教会孩子成为一个有担当的的人。

3,尊重个人带来的隐私界限

隐私界限同样不容忽视,有些家长觉得孩子的生命是自己给予,孩子的生活依赖着自己,所以小孩子是没有隐私的,一切事情都可以让父母知晓。这种想法非常片面,孩子也同样拥有隐私权,也应该留有个人的空间。

家长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应该掌握好界限感的尺度,与孩子建立有距离,却也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这需要家长控制好自己的窥探欲望,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独立个体,保护好孩子的隐私,让孩子获得更多的信任和安全感。

家长应该如何做,才能保护好孩子的隐私?

1,让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

家长应该让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不仅仅局限于在心理上允许孩子有秘密,在生活中也要给孩子安排一个独立的房间,让孩子有自己的“秘密基地”调节内心情绪。如果家庭条件不允许,可以分配给孩子一个独立的柜子,让孩子放置属于自己的物品。当然,家长需要注意不要随意翻看。

2,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交友

孩子的交友自由同样是隐私的一部分,有些家长觉得近墨者黑,如果孩子和不好的同伴接触,就会学坏。然而事实上,这个好坏的判断标准完全来自于父母的主观意愿,并不是孩子的真实想法。家长需要尊重孩子的交友权,不要过多干涉,让孩子自由的交朋友。

3,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

孩子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朋友,有了固定的社交环境,自然也就会拥有不想告诉父母的秘密。有些家长对此不能理解,认为孩子年幼,应该把一切事务都和父母分享,他们接受不了孩子因为成长而渐渐疏离。但是,有秘密是孩子独立自主的标志,也是孩子成长的必然现象。家长应该对此保持理解的态度,尊重孩子的秘密,不要逼迫孩子必须坦诚。

歌德说过:“每个人的天性中都有某种不便公开的成分,假如公之于众,必将冒犯别人。”

家长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应该学会尊重孩子的隐私,给予孩子独立的空间,学会有界限感的相处。不侵占、不窥探,尊重孩子,也理解孩子。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尊重中获得安全感,提高亲子关系的信任度,反而会让亲子关系更加紧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2
长大后他们的内心非常的敏感,特别的脆弱,也容易玻璃心,而且也会变成极度自卑的人。
第2个回答  2021-01-21
长大以后他们一般不会跟家人太过于亲近,因为他们都非常的渴望有自己的自由空间和独立隐私。
第3个回答  2021-01-22
一种是会有比较恶劣的亲子关系,另外一种则是人际交往会比较困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