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父母间的家庭暴力,子女该怎么做?

如题所述

一、首先什么是家庭暴力:

所称的“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

二、家庭暴力的范畴包括:

(1)夫妻间的暴力行为,如丈夫殴打、漫骂妻子,强行与妻子发生性关系或摧残妻子性器官等。

(2)父母对子女实施的暴力或虐待行为。

(3)子女对应赡养的老人实施的暴力或虐待行为。

(4)兄弟姐妹、叔嫂妯娌、翁婿婆媳之间的暴力行为。

(5)有亲密关系的男女间的暴力行为,如同居关系、恋人关系等,也都属于家庭暴力的范畴。目前家庭暴力主要表现在丈夫对妻子的暴力行为。

三、受到家庭暴力的受害人,子女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保护自己?

1、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人,子女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调解主要适用于比较轻微的家庭暴力。

2、子女要坚定的表达自己的立场,及时的与父母进行沟通调节,同时寻求法律的保护及时保护自己,同时与父母沟通化解中间的矛盾

(1)反家庭暴力法》规定,未成年人因遭受到家庭暴力,使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可以到寻求社会救助。每个地级市都有这样的安置站,临时照管未成年人。所以,儿童确实遇到严重家暴的时候,公安等部门以及他的亲友,都可以为了申请这样的帮助。

3、对于在校学习的学生受到父母的家庭暴力影响的话可以

  (1)向学校反映。未成年人,也别是在校学生,接触的社会面比较狭窄。学校有义务保护他们健康成长,遇到家庭暴力可以向学校老师反映。对于轻微的家暴行为,学校可以通过约谈等方式,进行劝导和告诫;如果是严重的家暴行为,学校也有义务向有关部门报告

(2)针对未成年人实施的家暴,如果情节恶劣,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施暴人的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

四、同时如果受到家庭暴力,子女对于来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尽一切可能地保护自己。

    别让仇恨占据你的生活

    交个真心的朋友。你需要倾诉。把一切的痛苦,要倒出来,才不会在心里囤积,才不会让它把你拖垮,找一个能够相互鼓励的朋友一起忘记烦恼

    不要有自卑感。你有资格和任何人成为朋友,只要你愿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03

提到家庭暴力,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就是男性殴打女性的场面,也不是说不存在男性被家暴,只不过是男性被家暴,这个比例太小了,所以说我们今天着重谈一下,在家庭生活中女性被家暴的问题。如果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感情不和经常家暴,其实对于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那么在你看来,面对父母间的家庭暴力,子女该怎么做?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下方分享你的观点。

一、我认为子女要坚定的表达自己的立场。

在我看来,不管是父亲家暴母亲还是母亲家暴父亲,作为子女,我们都必须坚定的表达自己的立场,首先我们应该告诉他们,家暴是一件不正确的事,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先动手的人肯定是不对的,其次我们应该告诉他们,看到父母家暴对于我们的影响,最后我们应该拿出我们的态度告诉他们如果不考虑子女的感受,也不考虑伴侣的感受,继续家暴的下场是什么?

二、子女可以充当父母之间沟通的桥梁。

任何一对夫妻都会吵架,婚姻中矛盾是无法避免的,但是我们在产生矛盾的时候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解决,为什么非得要用家暴呢?如果父母的情绪都非常激动,这个时候子女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充当他们之间沟通的桥梁,比如说发现他们家暴的时候,首先我们可以及时制止,先把双方拉开,最大程度的减少伤害,然后我们可以询问他们家暴的原因,看一看到底是谁的问题。双方都在气头上情绪肯定是非常激动的,分别进行调解,将他们的怒火降到最低。这个时候很多父母看在孩子的面子上,都会各退一步,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三、如果有必要,子女也可以走法律途径去维护弱者的权益。

但是也有一种极端的情况存在,如果家暴已经成家常便饭,不管是谁劝都改变不了这个结果,而且屡教不改,我认为这个时候在子女心中他已经没有了父母的形象,我们也不必因为考虑所谓的亲子关系就一直在忍让,这个时候完全可以报警用法律的方式去解决。在孩子心中肯定是愿意给父母机会的,也希望父母能够和解,但是如果有一方态度真的非常恶劣,而且家暴成瘾,这个时候一味的退让,只会给弱者带来更大的伤害,作为子女,我们有责任保护弱势的一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2-30

咱们先把问题梳理一下,“面对父母间的家庭暴力,子女应该怎么做啊”。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虽然平常接触到的婚恋情感问题比较多,但家庭亲子类的也会有。而这两类的心理问题,多半都是有联系的,那些在感情当中有重大问题的人,特别是女生会比较明显,他们的原生家庭多半是不幸福的,甚至会充满着暴力,吵架,紧张等等。那作为子女应该怎么做呢?

1.就事论事。

作为子女,我们通常都会很烦,父母跟我们讲道理。那么我们用逆向思维去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很烦,父母跟我们讲道理,那父母是不是也会烦我们给他们讲道理呢?答案也是一样的,在面对父母间的家庭暴力,我们一定要不偏,不以客观的看待这些问题和原因。如果不知道怎么入手去了解的话,你可以遵以下的这些问题去了解,就是了解这是个什么样的问题,怎么个家庭暴力是爸爸?打了妈妈呢?还是妈妈打了爸爸?因因为什么原因导致的?而施暴的这个人,他为什么会有这个动作?是为了发泄呢?还是为了什么?他发现的原因是什么?是工作不顺利呢?还是人际关系做错了?又或者还是两个人的感情出了问题,有一方外面出轨了?

简单来说就是这个是它是什么?他它为什么这样?把前面两个问题了解清楚了,然后再去问怎么办?怎么找解决方案的时候就会比较清晰了。

2.“施暴者”写保证书和受害者自我反思。

对于这种家庭问题,肯定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是两个人都有问题。而这里面的问题主要是感情问题,两个人感情不和谐了,经常吵架冷战,导致的矛盾。而使用暴力就是这个矛盾的爆发点。

但怎么说,在家庭当中是以暴力的都是不对的,所以得让是以暴力这个人写一份保证书,保证之后不能再使用暴力,如果再一次触犯了怎么办?有什么样的惩罚都理清楚。并且反思清楚自己的问题在哪。

另外被暴力的那一方也要找出自己的问题出在哪,自己需要改变哪方面。改善两个人的夫妻感情的第一点就是要学会自己反思。

3.家庭成员定时沟通。

很多家庭问题是因为缺乏沟通不会导致的,特别是夫妻双方,一定要有经常沟通的习惯就是什么。哪怕一开始的都是闲聊天再到之后的深度沟通,对于彼此多一些了解,多一些宽容,这样慢慢的也就能改善两个人的感情,从而影响家庭氛围。

第3个回答  2023-07-18
面对父母间的家庭暴力是一种困难和复杂的情况,对子女来说可能是一种心理和情感的负担。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子女应对家庭暴力:

保持安全:子女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如果暴力事件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子女应尽量远离暴力现场,确保自己的安全。可以寻求邻居、亲戚、朋友或当地的支援组织的帮助。

寻求支持:子女应该寻求专业的支持和咨询。可以向学校的辅导员、老师或心理健康专业人士寻求帮助。此外,当地的家庭暴力支援组织和热线也可以提供支持和指导。

不要自责:子女不应该把家庭暴力归咎于自己。暴力行为是施暴者的责任,而不是子女的过错。子女需要明白他们无法改变或解决家庭暴力问题,但可以寻求帮助来保护自己。

寻找情感支持:与朋友、亲戚或其他信任的成年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情感支持可以帮助子女减轻心理负担,并获得理解和支持。

学会应对技巧:学习一些应对技巧可以帮助子女在面对家庭暴力时保护自己的情感和心理健康。这可能包括深呼吸、寻找安全的地方、与他人交流等。

保持学业和兴趣:尽量保持正常的学业和兴趣爱好。这可以为子女提供一种逃避家庭暴力的方式,并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

寻求法律援助:如果子女感到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当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或家庭暴力支援组织可以提供相关的法律建议和援助。

重要的是,子女不应该独自承担家庭暴力的后果。他们应该寻求帮助,并与专业人士和支持组织合作,以确保自己的安全和福祉。
第4个回答  2021-12-30

相信一定会有一些孩子们的家庭正处于家庭暴力的阴影之中,作为热心网友也希望能为这样的孩子进一些绵薄之力,也就是来盘点一下面对父母之间的家庭暴力行为,作为子女应该如何做:

1、认清家庭暴力行为的实质

     我最好的朋友曾经就是经常目睹父母互殴,然后父亲把母亲打倒在地,母亲久久不能起身。根据他自己说的,他小时候一度觉得双方都动手了,就是公平的打架,长大了才知道其实不然。在两性之中,女性跟男性相比,力量相差悬殊,男女打架,女性一般来说都会是劣势的一方。所以说白了,这就是父亲对母亲的家庭暴力行为。所以在这样的斗争中,一定要维护母亲的人身安全,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施暴者可以下多重的手!



2、及时寻求帮助

   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期生活,无论是对母亲还是子女本身的身心健康,都是极为不利的。所以作为子女,一定要在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及时向相关机构和部门寻求帮助,必要的时候可以果断报警。我最好的朋友就非常懊悔,小时候看到父亲家暴,他没能及时报警,结果导致母亲被打住院,修养好久才能出院。当然了,他母亲也是一个非常勇敢拎得清的女人,出院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跟家暴男离婚了。

3、劝导母亲

  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那就是母亲默默承受着家暴带来的痛苦,就是不敢离婚,或者是产生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种情况下,就要开导母亲,并向相关的机构寻求心理上的疏导,帮助母亲尽快离开施暴者,一般来说这种情况都是相当严重了,已经是救助不及时了,才会发生心理层面的变化。据我朋友的母亲说,她当时也是很害怕的,但是她及时克制住了恐惧情绪,才能顺利逃离魔爪,重获新生。

4、离开施暴者能活得好得多

    朋友母亲曾经也是全职太太,离婚的时候也曾经担心能不能顺利把年幼的孩子抚养成人,结果就是虽然很辛苦,每天需要打两份工。但是日子却是充实而有尊严的,她甚至觉得像是重新活了一次,她也曾经一度找心理医生治疗过很久,万幸的是她足够勇敢,顺利走出了心理阴影。她后来和工作的超市老板走到了一起,都拥有一次失败婚姻的两个人第二次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最后,愿世上没有家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