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人们生活情况。

如题所述

一、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状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与历史最高年份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50%,其中重工业减少70%,轻工业减少30%,煤炭产量减少48%,钢铁产量减少80%以上。粮食产量减少近1/4,棉花产量减少48%。铁路只有近万公里线路通车,3200多座桥梁遭到严重破坏。

由于前期国民党政府滥发货币,通货恶性膨胀,市场物价猛涨。1949年城市中失业人数约有400万人,农村灾民约4000万人,人民生活极端困难。

二、新中国成立之初采取的措施

1、平抑物价

当人们还沉浸在开国大典的欢乐中时,只隔了半个月,从10月15日开始,华北由粮食带头,上海由纱布带头,物价开始大幅上涨。纱布、粮食的价格在一个月内都上涨两倍以上,有的商品上涨到五六倍。

抗战后期以来,物价是民众特别敏感的问题,人心开始浮动。这是关系人民政权能不能站住脚跟的大问题。政务院在陈云同志统一调度下,采取有效举措把物价基本平抑下来。

2、救济失业

在城市,救济失业者成为民众极为关心的问题。旧中国留下了十分庞大的失业大军。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经济改组过程中一部分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工厂倒闭,更增加了失业人数。上海1.3万多家私营工厂中,开工户数只占1/4,失业者的生活极为困难。

政务会议两次讨论这个问题。在建立起人民政权、根本解决土地问题以后,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动员一切力量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这是一切工作的重点所在。到1950年9月底,全国失业工人和失业知识分子得到救济的已达半数以上。

3、处理自然灾害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自然灾害十分严重,当时绝大多数是水灾。1949年,全国被淹地区12156万亩,受灾民众4000万人。第二年,皖北连续7天大雨后淮河又大决口,津浦铁路两侧一片汪洋,被淹耕地3100万亩,受灾民众995万人,许多人挤在一块块高地甚至爬到树上求生。

毛泽东同志在看到受灾民众爬到树上被毒蛇咬死的报告后,流下眼泪,并且写下“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题词。“水灾是非治不可的,如果土地不涝就旱,那就是土改了也没有用。”这在当时是牵动全局的大动作。治理淮河工作全面展开后,很快就取得成效。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早期成就

1、1950年,土地改革法律颁布,全面改革土地制度在新解放区,完全消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持续了几千年,并使3亿农民很少或根本没有土地获得免费约7亿亩土地,大量的生产和生活的方式。

2、改变不良的社会习俗。新中国的第一部法律是《婚姻法》,规定了“一夫一妻制”和“男女平等”,废除了强迫包办婚姻,禁止小妾和童养媳,并限制了寡妇的结婚自由。党和政府还努力清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废除卖淫制度;禁止吸食鸦片;消灭土匪、匪徒等。

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到1952年底,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了77.5%。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145%,农业总产值增长48.5%,主要产品产量大大超过建国前的最高年产量。

社会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帝国主义特权在中国被废除,官僚资本被没收,封建土地所有制被消灭。

到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在国民收入的比例生产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19.1%,1.5%的集体所有制经济,公私合作经济的0.7%,6.9%的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的71.8%(主要是小农经济)。确立了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21
担惊受怕,无时不担心天灾人祸,人们思想愚昧保守,社会黑暗肮脏不堪。毛泽东同志不是说过有三座大山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让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活得没有尊严,国家没有出路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17
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还严重束缚着农业生产力。长期战乱和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遗留下来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农业减产,工厂倒闭,交通梗阻,物资奇缺,物价飞涨,投机猖獗,民生困苦,失业众多,国民经济严重衰退。

1949年与历史最高年份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50%,其中重工业减少70%,轻工业减少30%,煤炭产量减少48%,钢铁产量减少80%以上。粮食产量减少近1/4,棉花产量减少48%。铁路只有近万公里线路通车,3200多座桥梁遭到严重破坏。
第3个回答  2010-12-20
往事不堪回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