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洛夫的教育思想

他是第一个应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编著教育学的教育家,那么他具体的思想历程是什么,提出的背景?

凯洛夫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

①关于教育的本质和作用。他根据关于人类起源于劳动和劳动创造人的理论,明确提出教育也是起源于劳动,教育是从人类社会的实际需要中产生,是客观的必然。同时,他指出教育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永恒的范畴。而在阶级社会中,教育的历史性和阶级性彼此相联,教育同该社会中政治经济及社会关系也紧密相联。

②关于共产主义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强调苏维埃学校应该进行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苏维埃国家的积极建设者和勇敢的保卫者。

③关于教学理论。肯定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和人类在其历史发展中认识世界的过程具有共同之点,因此教学过程应在科学的认识论的指导下进行。强调上课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充分肯定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并强调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

凯洛夫在改革苏联的国民教育和发展教育理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发展教育科学的计划,建议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充实和扩大教育研究机构,并为普通学校和高等学校主持编写了多种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发表了许多论文和报告。他主编的教科书《教育学》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第一部比较系统的著作,50年代在中国教育界广为流传,并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拓展资料:

凯洛夫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主张,集中体现在《教育学》一书中。对教育的几个基本理论的论述

1.关于教育的起源和教育的阶级性、历史性问题。

凯洛夫根据恩格斯关于人类起源于劳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以及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的科学论断,指出“在劳动过程中,教育也发展了”。

明确提出教育起源于劳动。这种观点与资产阶级教育学中把教育起源归结为无意识的本能模仿,从理论上划清了唯物与唯心的界限。他根据教育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时期的史实,说明“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作为永恒范畴的教育,它在内容、方法及其组织形式上,又随着时代与生活的变化而变化,说明“教育又是一种历史的现象”。

在阶级社会中,教育的历史性与阶级性紧密相连,“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目的,利用教育来巩固它的阶级统治”。

这一属于教育本质规律的问题,资产阶级教育是不敢公开承认的。

2.关于教育的作用问题

凯洛夫从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两方面对教育的作用作了精辟的论述。

首先,他指出:“教育永远是社会生活的重要机能。”

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教育既“成为反对剥削者斗争的有力武器”,又“成为建设共产主义新社会的武器”。

教育对社会的作用“是前所未有的”。

其次,凯洛夫更为广泛地论述了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他承认遗传素质是一个人发展的前提,但决定一个发展的是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他辩证地分析了遗传、环境和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批判了“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并对那种高估计教育作用的“教育万能论”也进行了批判。他说:“教育给予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不能给予的一切”。

他的结论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关于教育目的的任务问题

凯洛夫认为,苏维埃学校应该进行共产主义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面成发展的人,培养共产主义社会的积极建设者。”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把教育的基本任务规定为:体育、智育、综合技术教育、德育、劳动教育和美育。这六个方面的任务都要得到实现。

凯洛夫把教育的任务归纳为“六育”,中间有一个发展过程。《教育学》前一个版本提出的是“五育”,缺少“劳动教育”。当时他认为“智育即教养,应占第一位。

这种提法欠妥当,后一个版本作了修改。不过他一贯重视智育,狠抓学校的教学质量,促使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进而推动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五十年代原苏联最早把地球卫星送上天,震惊世界,这与凯洛夫长期倡导的狠抓智育是密不可分的。再一个就是他坚持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的观点,反映了学校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20
  凯洛夫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①关于教育的本质和作用。他根据关于人类起源于劳动和劳动创造人的理论,明确提出教育也是起源于劳动,教育是从人类社会的实际需要中产生,是客观的必然。同时,他指出教育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永恒的范畴。而在阶级社会中,教育的历史性和阶级性彼此相联,教育同该社会中政治经济及社会关系也紧密相联。②关于共产主义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强调苏维埃学校应该进行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苏维埃国家的积极建设者和勇敢的保卫者。③关于教学理论。肯定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和人类在其历史发展中认识世界的过程具有共同之点,因此教学过程应在科学的认识论的指导下进行。强调上课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充分肯定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并强调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凯洛夫在改革苏联的国民教育和发展教育理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发展教育科学的计划,建议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充实和扩大教育研究机构,并为普通学校和高等学校主持编写了多种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发表了许多论文和报告。他主编的教科书《教育学》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第一部比较系统的著作,50年代在中国教育界广为流传,并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然而,凯洛夫也对中国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理论使中国教育界意识到,自我的教学内容是不够的。在解放前,国语甚至科举考试往往将重点放在文章(写作)中,受凯洛夫影响,又加入了基础知识的内容,成今日规模。
  21世纪现在世界范围内教育学的理论的来源,研究实践的领域依然是把西方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经济发展为核心的以学校教育为主要手段的发展模式上,这种模式对发展经济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所起的巨大作用和贡献是不言而知的,现在的问题是素质教育也就是人格魅力问题。
  社会解决经济问题后如何实现健康发展问题,这应该是未来教育学应该考虑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健康是生理、心理和适应力的结合体,不健康的人群不仅仅伤害自己和别人,也在破坏和浪费人类地球上的资源和财富,所有不健康的现象和行为给人们带来的损失和负面消极影响绝对不亚于物质财富。人的思想意识的教育问题,西方经济和社会学家们现在是不能也没有彻底解决的。这就是教育发展的方向。
  人的知识,能力,技能和思想境界及幸福和谐的家庭,加上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个人伟大成就的根本,现在以学校和社会主流,以应试和经济为表象的教育是不太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研究素质教育的理论及具体实践方式是教育的重心。
  完成教育中心的转移问题是面临当代教育工作者的主要问题。这是个本世纪必须要解决的共识问题。
  凯洛夫一生著述甚多,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他主编的《教育学》一书(有俄文1948年和1956年两个版本)。
  凯洛夫《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是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形成的。关于《教育学》的思想渊源,作者曾在书中指出,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作为科学一般方法论基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以及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关于文化和教育的学说;(2)经过批判地改造过了的教育学的历史遗产,学校及其他教育机关的工作与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苏联进步的教育学对于科学的贡献;(3)苏联学校及其他教育机关的现代工作经验以及家庭教育的经验。”①凯洛夫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的领会、研究和吸收工作。这三个方面是30年代联共中央为调整和整顿普通教育作出的各项决议的精神,以实施这些决议为主要内容的苏联教育经验和经加工整理的教育历史遗产特别是在资本主义上长时期形成的教育理论遗产。这三者是凯洛夫教育思想的主要来源和依据。正是这些重要的来源和依据,构成了凯洛夫《教育学》的基本体系和具体内容。这三个方面的地位是有所不同的:联共中央决议精神是凯洛夫《教育学》的核心部分;苏联教育经验则是用以验证中央决议的必要性和正确性的;至于教育历史遗产特别是西方传统的教育理论主要是作为充实和丰富〈教育学〉的具体内容而选用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